泗水流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府宅邸内,赵明诚与赵挺之父子俩在大堂对弈,不是围棋,而是中国象棋,昨天刚由赵明诚以小象戏为原型稍加更改其规则,使其与后世象棋一致。
赵明诚一做好就与赵父切磋,赵父也对这种看似与小象戏一样,但内在完全不同的新博戏非常感兴趣,二人从早上一直下到现在。
很多人以为现代中国象棋是在楚汉争霸时期所定型,其实不然。象棋源于先秦的六博,从汉代的雏形,到南宋基本定型,但北宋时象棋却逐渐演变分化为多种棋型,比较知名且有影响力的当属宝应象戏、七国象戏、广象戏、九九象戏、大象戏、小象戏等。
其中宝应象戏的棋盘是金属的,棋子是立体的,至少有相当于马、将、车、卒的“天马”、“上将”、“辎车”、“六甲”的四种棋子,两军对垒,开局先走马,再进卒,后出车,“上将”则可以支应前后左右四方。
七国象戏是司马光根据战国七雄设计的,和跳棋差不多,可三到七人游玩,根据人数还可以进行合纵连横,用的是围棋盘,即纵横各十九道。
广象戏棋子九十八枚,棋盘纵横各十九道,乃苏门四学士晁补之所创。
九九象戏又称“小将棋”,棋盘为
×
方格组成,是二程的程颢所设计。
剩下的大象戏与小象戏则是北宋士人百姓游玩最多的类型,在与大象戏相争百余年之后,小象戏终于在北宋晚期成为主流。
此时的小象戏棋子已经与象棋无异,正面为字,反面则是释义字的图案。
比如“将”就是一个腰悬长剑坐着的将军,“士”是上着戎装、下穿裙子的女将或宫女,“象”则就是一只大象,“车”不是春秋的那种乘车,而是带有飞轮的辎车,“马”是飞跃于空中的马,“炮”是飞石,“卒”是手执长矛的宋人士兵。
“哈哈,将军!明诚你还是嫩了点啊,以后要多读兵书,你改的这象棋谙合兵法之道,可以使用不少精妙的战术构思及战术组合,这些可不是你读经书能学会的,兵法之道,在于奇诡!”
赵挺之赢了赵明诚自然很开心,不仅能维持一家之主的威严,还能趁机教导一下儿子,当真是极好的。
而一旁的赵明诚连输三把,胜负心起来了,拦下准备离局的赵挺之,硬是要继续下,赵挺之好笑的看着赵明诚,倒也没训斥,父子二人也许久没玩这么开心了,又不值班,索性就陪着赵明诚继续新开了一局。
下了又一会儿,赵明诚又陷入僵局,趁赵明诚苦思时,赵挺之突然问道,“明诚,晏知府举荐苏东坡和你有关吧?”
赵明诚脑袋还有点懵,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可很快赵明诚就意识到不对,又连忙摇头,看到赵挺之满脸藏不住的笑意,赵明诚自然明白这事肯定是糊弄不过去了,于是苦笑着说道,“爹你又套我话!”
许是觉得赵挺之对此并没有太大意见,赵明诚于是大着胆子说道,“爹,我知道你与东坡先生有旧怨,但贬谪到儋州确实太过了,他如今年纪也大了,当不了几年官了,更是不容于两党之间,官家多半也只是怜惜他的治水之能.....”
“行了,明诚你也别继续解释了,爹又不是老苏头那般顽固不化之人,他一介半只脚入土之人,爹还不至于与他怄气,爹只是在猜官家的用意。”
赵明诚面上不说,内心却疯狂吐槽,还说不怄气,这话里话外都嘲讽着苏轼,父亲啊,就是傲娇!
“爹也注意到了啊,最近蔡卞党羽多番被贬,而一些游离于元祐旧党之外的人员陆续被启用,这其实蕴含了不少信息。”
赵挺之快速落子后,戏谑的说道,“明诚还能分析朝堂局势?何不说来听听,为父帮你把把关,看看你是不是真懂。”
“爹你这就小瞧人了吧,听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