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流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佶也不扭捏,从十道比试项目中随便抽了一个,然后展示给大家看。
“集句,就是集合古诗文句做成诗词,讲究意贯而对偶。”赵佶简要介绍了一下题意,“你们哪边先开始啊?”
赵明诚无力吐槽,这放后世不就是抄袭吗?还是古人文雅啊,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是偷呢,这是借。
潘意那边叽叽喳喳的讨论,估计是在比较谁做的比较好,过了一会有人出列了。
是向子諲,也是熟人了,在曲水流觞上有幸见过,不过二人没啥交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瞳瞳晓色上林庐。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苏轼)
青春不染白髭须。”
向子諲一念完,对面就疯狂拍手叫好。
正席上的李格非也抚须赞扬道,“荆公的诗融汇上东坡的诗,竟如此的情交意融,属实集句佳作。”
然后大家都看向赵明诚这边,后者神态自然,出列开始发大招。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前者《易经》,后者《论语》)
小人请学樊须稼。(《论语》)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诗经》)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前者《论语》,后者《孟子》)
东西南北之人也。(《礼记》)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论语》)”
对方水准这么高,赵明诚也不好随便从国学大全里将就一下,所以用了辛弃疾的这首旷世集句之作。
这词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可能太过晦涩难懂,整首词全是取的经史子集之句。
但在北宋,士人无不熟读四书五经,这就显出此词的厉害之处了。
与仅仅是集前人诗句的向子諲比起来,辛弃疾这词是集经史子集之句,更显功底。
而在场之人无不是苦读四书五经之人,此时竟鸦雀无声,显然是被这词镇住了。
“儒家经典,信手得来却不显突兀。所集之句经增删后韵律齐协,竟然不见丝毫斧斫之痕!”李格非对这词是极尽推崇。
连一直未言语的晏几道都忍不住赞叹道,“此集句词乃千古奇篇也。”
这局正席讨论后一致认为算是赵明诚胜了,向子諲也未有异议告退回座位了。
向子諲上次曲水流觞就已觉赵明诚诗词之才有过人之处,这次更加是心服口服。
他虽是念在向家与潘家世代交好才出手一助的,却对结果并不怎么在意。
等赵明诚回到座位,李清照与赵拾都看着他,显然是想不到其实力如此之强,直接借四书五经填词,这是何等的才情。
拿下一局后,赵佶暗自高兴不已,连忙趁热打铁,又抽了一题。
“哈哈,这题有意思,墨戏!两位请选一人随兴泼墨为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