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流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端午节,传说是与龙有关的节日。
因为“端”有开端之意,所以汴京百姓一般称五月一号为端一,五月二号为端二,依此类推,五月五号即为“端五”,而“五”与“午”通用,故称“端午。”
一大早,赵明诚就被赵母赶去大门口摆放端午用品,先是把艾草与菖蒲等一些可驱邪的花草都捆在一起,然后悬挂在门上,就像在大门口插了一把锋利的大宝剑一样,煞是威风。
挂好后,赵明诚又去取了艾草扎成的小人用工具钉到门上,有些人家也会用艾草扎成的老虎,其目的都是为了辟邪。
忙活好这些,赵明诚再去取茶酒、粽子和用糯米粉制作的五色水团,作为供品放在门口。
赵明诚跑前跑后可算是全部搞好了,回到大堂内,正撞上小霸王和两个侄儿手里拿着九子粽在追追打打,小霸王一直在囔囔“追上了吃粽子,没追上请吃屁。”
这种九子粽是由九个粽子从大到小用细绳串在一起,因粽子的谐音为“中子”,所以称其为九子粽,表达了百姓对多生儿子的一种期许。
而此时的赵府女眷则在忙碌着准备端午物品,嫂子们负责包粽子,赵母则和两个妹妹在做香包,赵明诚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制作流程,属实有点好奇。
这种香包用紫苏、菖蒲、木瓜放一起,切成细碎的茸末状,加上朱砂、雄黄与香药等物进行拌和,再塞入香包内作为填充物,最后拴上五色丝线系紧,这就完成了一个香囊的制作。
赵明诚见完成了不少,就拿了两个,也不嫌弃其样式偏女性化,选了一个鱼形的就戴在身上,和赵母打过招呼后,出门前往太学了。
刚出大门,赵明诚就撞见了周侗父女两,二人都提着一袋各式武器,看打扮应该是去哪里为端午助兴。
周侗见了赵明诚倒是对其友好的抚须一笑,周女侠想去金明池看戏的,被老爹拉走助阵自然是不爽,虽看见赵明诚后停下了脚步,却一直不看他低着头踢着石子生闷气。
赵明诚见了也有些好笑,没想到周女侠也有这种女儿家的一面,还怪可爱的,就顺手掏出一个香囊递给了她。
周女侠没想到赵明诚这样的木讷读书人也会送人礼物,手忙脚乱的接过后,也给了他一个做好的香囊。
赵明诚笑嘻嘻的接过,还闻了下里面的味道,果是香气扑鼻,沁人心脾。
别过二人后,赵明诚一边看汴京城内浓烈的节日景象,一边继续赶路。到处可见互相赠送辟邪之物、邀请邻人好友赴宴的士人百姓,为的也都是一起欢度今天的端午佳节。
至于寺庙观宇则以经竹筒、辟邪符袋等分送给施主,而医家们则是送雄黄、乌发油等物给一些老主顾,寓意百病不侵,同贺节日。
大街小巷都沉浸于节日的氛围中,好不热闹,不管是不是熟识之人,相互碰见都会道上一句“端午安康”。
而这些路人或手臂或手腕,都缠有五色彩丝,赵明诚自然也有,随着人流穿梭,整条街都是这种彩丝飘扬,就像踏入了五色海洋,甚是好看。
有诗云,“九子粘筒玉粽香,五丝系臂宝符光。”
原则上来说太学生端午节是没有假的,可架不住百官要放假啊,太学里的学官当然也不例外。
而太学也很懂学生们,早早的就把端午这天的课程安排为早读、读书、、读书、,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该干嘛干嘛,所以赵明诚今天点个卯后就可以随意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