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兵没多想,转头就让亲卫去把左啬夫找来。

没想到才没过一会儿亲卫就跑了回来,报:

“禀啬夫,属下被拦着未曾见到左啬夫。”

沈兵一听就气不一处来。

特么的好大的架子啊!

这要是刚上任就被左啬夫骑在头上,往后还要不要混了?

当下就带上几名亲卫和仞一起气势汹汹的前去寻人问罪。

远远听到一阵乐器声,循着声音寻到一处帐蓬前发现周围至少有五十名亲卫护着,沈兵一下就懵了……

什么情况?

自己这个啬夫才只有五名亲卫,这左啬夫就有五十名亲卫?

仞或许是知道得多些,就上前拦住沈兵小声劝道:

“啬夫稍安勿燥。”

“会有如此排场之人非富即贵,这左啬夫怕是到军中承功的!”

沈兵眉头一皱,问:

“承功?”

仞解释道:

“便是挂个空职不出力,只待功劳够了便回去承袭爵位!”

沈兵“哦”了一声。

商鞅变法规定贵族子弟没立军功就无法继承父辈的爵位,也不能享有特权。

这法律会催生出一批挂空职的人。

实际上沈兵认为这制度有些强人所难。

商鞅是为求公平于是简单的一刀切。

但很明显武官比如王翦、杨端和等人,他们的后代就很容易做到这一点。武官有经验、有遗传、有传统还有资源和人脉嘛。

但若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他们的孩子打从娘胎里生出来就舞文弄墨……你让他们上哪弄军功去?

真像普通百姓一样穿上盔甲去打仗?

那只怕几场仗下来军功没弄到人却没了。

所以文官的爵位想有人继承得生多少个孩子且还是男丁才行?

于是就有相当一部份文官后代在军营里挂空职“承功”。

这其中不用直接上战场的后勤部队比如工兵就是一个香饽饽。

咸阳方面也知道这事,但这属于法律不健全之处,真要严格起来,只怕文职都没人当了,于是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时这左啬夫蒙良只怕就是这样一个文官之后,而且在军中还能携亲卫五十护身想必身家不薄。

沈兵可不管这许多,他径自上前掀开帐蓬。

这其间看守又想阻止,却被仞挡着叫道:

“啬夫来此寻左啬夫有要事相商,谁敢阻挡?”

看守一听这话就不敢动了,只拱了下手就让到一旁。

这真有些讽刺,来找自己属下似乎还要通报?

进门后声音就更响了,正中一人正拿着竹尺在乐器上敲敲打打发出优美浑厚的乐声。

后来沈兵才知道那叫“筑”,是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乐器,便是嬴政也乐此不疲。

另一头摆着案桌,另一侧端坐着一名头戴板冠的年轻人,旁边放着酒具和小菜,正半闭着眼一边欣赏乐声一边跟着节奏轻轻拍打案桌,似乎陶醉其中便连沈兵等人进来都没发觉。

沈兵“嗯哼”了一声。

乐声乍停,那年轻人突然看到沈兵几个人站在面前却被吓了一跳,差点就坐倒在地,然后故作镇定却面带惊惶之色喝问:

“来者何……”

还没问完便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沈工师,久仰久仰!”

沈兵有些奇怪:

“你认得我?”

年轻人起身拱手笑道:

“工师说笑了。”

“砲师工师沈兵早已全军皆知,我蒙良又岂能不知?”

仞在一旁插嘴道:

“左啬夫不应称工师,应称啬夫了!”

蒙良一脸不解:

“啬夫?”

随后便喜出望外:

“你的意思是说……工师已是啬夫了?”

“妙极妙极!”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铃铛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简介: 大铃铛书友Q群:429537593 欢迎加入 重生到秦朝末年,眼看秦始皇就要东巡而死于途中,李肇决定先从秦始皇身上赚些快钱,再远离这个地方,殊不知,秦始皇竟然能听到他的心声,给他封爵封官,将他绑定于大秦。 秦始皇说:“你敢溜,没收你千万财产。” 李肇害怕了,说:“陛下,我不溜了,我愿意给你养生品,助你延年益寿。” “给你出谋献策,改变大秦即将灭亡局面;给你现代化
其它 连载 253万字
我到明朝开特区

我到明朝开特区

宸翕
我到明朝开特区简介: 骚年! 见到我天朝上民,还不献上你的膝盖!
其它 连载 210万字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黄石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简介: ; 好汉不吃眼前亏!奶奶滴!老子就喜欢做乌龟!魏小宝发出感慨,毅然被招安。 做了清国的芝麻小官,每天混日子,不料飞来艳福,被清国公主看上,成就一段小宝与建宁的佳话...... 老子就是强盗出身,咋滴?不服吗? 莫名其妙做了现成驸马,跳梁小丑摇身变成国家栋梁,三言两语玩转朝廷,粗鲁语言顿时风靡朝廷上下,兼又有绝世美女真情投怀送抱...... 天啊,这是啥世道!小小山贼玩转世
其它 连载 115万字
唐朝九千岁

唐朝九千岁

霜之小漠
唐朝九千岁简介: 苏阳有幸见到了一名传说人物。 明天的新太子,两个月后的新皇帝,未来的天可汗。 女皇武则天的公公,玛丽苏男主Pro Max版,大唐外挂第一人。 比《薛定谔的猫》还早一千年《贞观的史书》发起者,帝国最强の天龙,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前,假宦官苏阳正式踏上了大唐之路。
其它 完结 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