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表哥吴合良 (第1/2页)
保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沟村有个曾经给人当过账房先生的赵姓之人,花甲之年回到小沟村,在村内教一些孩子认字识文,村民们就给一些粮食做为酬薪。赵先生也跟小宝姥姥沾亲,小宝娘也让三个儿子跟赵先生学认字识文,到了年头上了就给赵先生几十斤的粮食。
吴和尚正名叫吴合良,他在五台山的一个庙里当了五年的武僧,五年之中也学会了几手武艺。还俗回家后开始还留着光头,人们就开始叫他吴和尚,后来叫的吴合良又留了头发,但人们叫顺了和尚这个名字。
小宝的大哥大宝很喜欢武术,就找比他大一岁的吴合良表哥学习武术,那几年,大宝、二宝、小宝兄弟三个在地里的活不忙时,除了跟赵老先生学认字识文,就是让表哥教武术。大宝对学文学武都很用心,小宝那时候也小又贪玩,所以学习上不太上心,常常让老先生责怪他,武术倒是跟表哥学了几招,但没有大哥学的认真学的好。二年后赵老先生病故,表哥吴合良外出做生意,一走将近十年没有见过面。
三年后,吴和尚的爹去晋陕西口地区收皮子,途中遇到土匪抢劫,他爹也让土匪开枪打死了。半年之后他娘也伤心郁郁过世,二十岁的吴和尚就自己一个人继续在外做皮货生意,一年后他参加了共产党,以商人的名义活动在天津、保定一带。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受共产党组织委派回到灵平县地区,开展抗日斗争。
吴合良担任灵平县委副书记和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县游击大队从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内,人数从七、八个发展到五十八个人,武器从一把独撅子、三把老套筒、五把猎枪、十个红缨枪、十把大刀,发展增加到有驳壳枪一把、中正式步枪三个、汉阳造步枪五个、三八大盖二个,其他杂牌仿制长短枪九个。五十八个人的县游击大队,只有一半人有枪,而且各种子弹不到二百发,平均每支枪才有三、五颗子弹,可见游击大队缺枪少弹的日子多么难过。
战斗在灵平县城的共产党员韩若兰和徐晓玉,通过联络员带来的天大的好消息,她们给县游击大队找到了武器弹药,数量大约是十来支。吴合良知道后高兴死了,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就盼着那天去取枪的日子,没想到今天在八里沟的娘娘庙,碰到送枪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小表弟,快有十年没见过面的张小宝。
这一晃八、九年了,吴合良对小宝的模样不记得了,再说快十年的时间,人的长相也会有变化的,不过吴合良知道他有三个柳林湾村的表弟。
"哎呀呀,你是小宝表弟呀,你现在比小的时候长得俊多了,样有样的、个有个的,你不说我还真认不出来了。"吴合良很高兴的说。
"吴大队长、小宝兄弟,原来你们认识啊,还是亲戚呀,这、、、、、、这、、、、、、也好,我也不用给你们再介绍了。小宝,把你们的枪、子弹拿出来吧,吴队长他们也带来了二百多斤粮食。"韩若兰没有想到吴队长和小宝是表兄弟,这下子怎么事情也都好办了。
"有明哥、臭蛋、大林,你们把枪和子弹都拿过来。"张小宝对吴合良说:"表哥,真不好意思呀,俺不知道表哥是干共产党的,更不知道表哥你就是灵平县游击大队的大队长,不然的话,俺会多带几支枪给你们的。"
"哎,看你说的表弟,这十几支枪、几百发子弹和这些手榴弹、手雷,足够县游击大队用的。想不到呀,我们听说灵平县城西有支打小鬼子的队伍,特别的能打,原来就是你呀。你们从小鬼子那弄到这么多的东西,这把二十响的大匣子真不错,哥就用这把枪,今后咱哥俩个就来个比赛,看谁杀的小鬼子多。"吴合良把二十响的盒子炮掖到腰里,又把那旧的驳壳枪拔了出来,回头冲着后面的人喊了一句:"张老牛,让他们把粮食背过来,这把枪归你了。"
"表哥、若兰姐,俺给你介绍一个人,让你们认识认识。"张小宝对着大林说:"大林,快去娘娘庙后边把郭营长请出来。"
郭营长在娘娘庙躲了一会儿,听不出外面有什么异常的情况,而且双方说的还很亲热,郭营长没等大林走过来叫他,他自己先从庙后走出来了。
"来来,表哥、若兰姐,他是咱们八路军独立团三营的郭仲涛营长。"
"郭营长好。"吴合良、韩若兰同时开口叫了一句。
"郭营长,这是灵平县城关小学的老师韩若兰。"张小宝先给郭营长介绍的韩若兰,然后再介绍的表哥吴合良:"郭营长,你说对了,他就是灵平县游击大队的大队长吴合良,是俺姥姥家小沟村的,也是俺的表哥。"
郭营长和韩若兰、吴合良先后握手说:"同志,你们战斗在敌后区,辛苦了。"
"郭营长,咱们是一家人,八路军的主力独立团开过来了,咱灵平县的老百姓就有了主心骨了,也就看到希望了。"韩若兰说的很诚实。
"是啊,独立团打过来了,县游击大队也有了依靠,加上俺表弟他们,今后灵平县的小鬼子的日子不会好过了。"吴合良看到郭营长是八路军独立团的,心中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