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等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薛仁贵听到这话明显一愣,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对于大将军的名讳,凡是想要在军中报效,做出一番功绩的大唐之人,大将军就是军神。
而大将军也不愧是军神之称。
正当薛仁贵想说什么的时候,李宽摆摆手,缓缓说道:“仁贵,你不用说我也清楚。拜师大将军,这个交给我来安排就行!”
“对于你,你只需要在七八月份的武科举中一举夺魁!”
“王爷,我...”薛仁贵张了张嘴,接着问道:“王爷,我还是喜欢跟着您这边。”
“王爷,您不是说了皇庄中的温室大棚还是百亩良田是大唐未来百年、千年的大计,我还是选择这边。”
“从军的话,等王爷您不需要我的时候在去从军。”
李宽看了看他,心里很是满意,但还是这般说道:“仁贵,皇庄虽重要,但只要七八月的时候农作物成熟之后,那么一切都不需要本王操心。”
“七八月,还有三四个月,这丝毫不耽误你去参加武科举。”
“再说,本王已经为你报名了。护卫队暂时你一人报名,大牛他们还需要守护皇庄!”
“守护皇庄,估计等种子成熟之后,守护皇庄的任务不会在本王手中,而是在陛下手中!”
“粮食,这才是我大唐的根本!”
“粮食是根本,但也需要其他的配合...至于其它的,哎...”
说道最后,李宽长叹一声,接着也不多说。
良久,李宽摆摆手让薛仁贵继续去巡逻皇庄,不要让无关人员闯入。
......
贞观四年三月,唐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突至苏尼失兵营,俘颉利,送往长安。
苏尼失随之降唐,于是漠南之地尽为唐有。
四月,颉利到长安,太宗痛责颉利不守盟约,多行不法,致使政局混乱。
****受突厥之辱,听说擒获颉利,召集太宗与贵臣十多人以及诸王、妃、公主在凌烟阁设酒庆祝,高祖喝到兴头上自弹琵琶,太宗随乐起舞,公卿大臣起身祝寿,至夜始罢。
今天正式大将军归朝之日。
大将军归朝,长安城热闹非凡。
尽管这般,李宽还是待在皇庄,在温室大棚与严格管理的一百亩田地中培育、种植新的农作物。
李宽已经将自己当做是农户,他不再是一个王爷。
对于朝堂之事,暂且不予理会。
接下来的几天,李宽都没有让护卫队的人去朱雀街,让护卫队的人日夜巡逻皇庄,百亩农田种植的农作物长势喜人。
今年看来是一个丰收年。
不仅仅是百亩新农作物的天地,皇庄其它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田地长势也非常喜人。
开春之后,没有遇到恶略的天气。
大将军归朝之余,皇庄派出去的府兵也回来了不少,但并未进城,而是在城外安置。
再者,就算是大将军大胜归朝,刚打下东突厥,并不是将全部兵马撤离,大部分的兵马都留在那。
武将也大部分留在那等待陛下的安排。
归朝的武将不多,大将军是必须的,还有很多将军并未归朝,而是在东突厥镇压反抗势力。
第二个则是以防西突厥,及其大唐四周敌国的窥视。
是故,回到皇庄的人不多,第一批回到皇庄的都是伤员...李宽让他们自己回家,至于皇庄的情况不让他们知道。
温室大棚、百亩良田...这一些都是为了天下百姓!
不管他们是谁,都不能进入温室大棚。
至于百亩良田,也有专门的人打理,严格管理,不能有丝毫懈怠。
大将军归朝之后,陛下并非没有派人让李宽进宫,李宽一律以解决大唐千万百姓的吃食问题拒绝进宫。
对于这个理由,陛下也无可奈何,只要他别闯祸就行。
唐灭东突厥后,投降唐朝的突厥有十万多人,李世民最终采用温彦博安置突厥降众的策略:“全其部落”“以实空虚之地”,将突厥降众安置在幽州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南)一带;
分突利故地设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故地为六州,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以阿史那苏尼失为怀德郡王,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
李世民为嘉奖思摩对颉利的忠心,封他为右武侯大将军,不久又委他为北开州都督,使他统帅颉利原来的部众。又拜右卫大将军史大奈(突厥人,赐姓史)为丰州都督,其余酋长都拜将军中郎将,共计拜五品以上官的一百多人。
突厥人入居长安的多达近万家。
这一些李宽都没有参与。
本来李宽是计划参与东突厥的安置,但因为太过于天真,提出的三个新部门几乎折腰,这让李宽不敢轻易提出其它建议。
于是乎,李宽整天都待在皇庄当一个农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
尽管李宽一直呆在皇庄,并未进入长安城,但对于长安城发生的大事,李宽让万管事每天都去打听,然后告知他。
和亲,并未出现。
这让李宽松了一口气!
这是朝堂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为首的一批文臣不许和亲,并且再次将李宽说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十二个字否决。
文臣的这般统一也让归朝回来的大将军、一众武将目瞪口呆...待得知是楚王李宽的建议,又不得不佩服。
这十二字对武将而言,这就是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