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墨吃蓝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引子
公元前
年,重病卧床的秦孝公拉着儿子嬴驷和多年好搭档商君的手,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要继承祖宗的遗愿,带领秦国走向强大;然后又用充满真诚的双眼看着商君,假若这个儿子不成器,商君可以自立为国君,吓的商鞅赶快跪倒在地上。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战国策》)
秦孝公弥留之际,将国君宝座传给了嬴驷。樗里疾英勇善战,足智多谋
除了嬴驷外,秦孝公还有一个很出色的儿子,樗里疾。当时的秦国有句谚语“力则任鄙,智则樗里。”,任鄙是秦国非常有名的大力士,能和任鄙的力气相比,可见樗里疾的智谋也非同一般,是个罕见的人才。《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中是这样说的:
影视中的樗里疾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樗里疾不仅多谋,还非常英勇善战。公元前
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伐秦,樗里疾率领秦军迎战,在修鱼重创三晋联军,斩首
万;公元前
年,楚国
余万重兵犯秦,樗里疾再次出场,兵分三路,在丹阳之战中大败楚国,再次斩首
万。不客气的说,樗里疾是秦惠文王时期最杰出的将领。
秦昭襄王继位之初,樗里疾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各方争夺的焦点。嬴驷手段狠辣,年少轻狂
相比较樗里疾的英明才智,嬴驷的表现就逊色多了。
商鞅变法初期,秦国上下反对声颇多,正在关键时刻,年少的嬴驷被人挑唆,违反了新法。按照年龄推算,当时的嬴驷应该不到
岁,教唆小孩子犯罪,真是卑鄙无耻啊;不过换个角度,历史上有多少英明君主,在孩童之时就表现出精明的样子。
换句话说,嬴驷的资质并不是很好。
长大后的嬴驷,表现也差强人意。公元前
年,魏惠王和齐威王相约彭城相王,嬴驷也去凑了把热闹,结果怎么样?白白被嘲笑了一番。以当时秦国的实力,虽然经过商鞅变法,但恐怕还不是魏国的对手。秦孝公为什么选择嬴驷
嬴驷虽然年少轻狂,但身上有三处樗里疾不具备的特质,决定秦孝公最终选择了他。
一、嬴驷是嫡子
嬴驷是嫡子,樗里疾是庶子。虽说战国时期各国都没有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秦国历史上也有兄终弟及的习俗,但嫡子的身份还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秦孝公需要慎重对待。
秦孝公的父亲继位时颇经历了一番磨难,秦孝公末年局势十分微妙,为了国家安定,选择年长的嫡长子是最佳选择。
二、嬴驷身上有樗里疾没有的霸气
战国时期,各国战争频繁,能够处理复杂局面,自带睥睨天下的霸气,是国君的必备素质,恰好嬴驷身上就有。
嬴驷霸气十足
、干净利落地处置商鞅
秦孝公去世后,新君首要面对的就是怎么处置商君。商君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另一面,变法完成后,商君的存在对国君的权威构成了威胁。稍一不慎,就会损害秦国的形象,甚至陷入动乱。
嬴驷选择了静观其变。与其贸然出手,还不如让问题暴露出来,自己再顺水推舟,因为他知道有些人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果然,不久后,公子虔门人告发商鞅谋反,商鞅被迫出逃,进而起兵造反。
这时候,嬴驷出手就合情合理了,既不会落下诛杀功臣的罪名,同时也安抚了老世族,一箭双雕。
、善于处理复杂的局面
嬴驷在位
年,复杂危机局面大约有
次:登位之初算一次,五国伐秦算一次,楚国大举侵犯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