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殊不知,席间一番谈话尽被舱外一名船工听了去。
当夜独孤不眠于船舷,未觉此船工竟悄至身侧,轻声道:“方才宴席之间,公子大义实是令人敬佩!不忍见公子受困于此,小人曾行走真源县令张大人营中,张大人一心抗贼,公子若有需要,小人愿为驱驰。”
船工口中所言张大人,乃是真源县令张巡,早年中第之后,与其兄监察御史张晓齐名,在京中皆名重一时,后又以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县令,为官清正,政绩优良,任满回京后却因不附杨国忠又遭外调,出任真源县令。
独孤未敢即刻便轻信此人,但思虑再三,决定赌一把运气,写下一纸书信封于蜡中,交由他趁着半夜下锚时便溜下船去,赶往张大人营中报信,约定半月之后仍回雍丘县官埠接头定计。
按独孤的打算,既然李庭望等人有心拉拢,一路上必不会过分为难。而且听得出来,那李庭望与高不危二人虽同来劝他归附,但各自说辞的出发点却大为不同。李受命察略江淮,人生地不熟,希望得人相助,而高则是一副军师的算盘,想的是为日后的潼关攻坚战谋得头功。独孤若能从中利用,必能牵制住他二人。
从那日起,但凡途中李庭望问起沿运河一带的州县情形,独孤也便多多少少向其介绍一番,也让他认为自己似有动心之态。数日后,终于接上了仍在武进焦府上修养的阿碧母子,连同母亲长孙氏一道送至越州老家安顿妥当。
独孤心里明白,眼下北方的局势一触即发,片刻不容再等,于是主动找上门,答应了往潼关劝降守军,但这话他只说给了李庭望一人。那李庭望听了自然欢喜,自从那夜船舱宴席间,听高不危一番话亦觉得甚是有理,本来察略漕运这种差事他就不在行,相比之下,还是攻下长安,生擒唐皇才是他更想得的功劳。
于是当日他便决定带独孤一道返回洛阳安大帅处复命,而高不危听闻后,果然感觉被李庭望抢了先机,满脸的不悦。
待回程行至雍丘县官埠停船暂歇,独孤如约与那送信的船工接上了头,船工捎来了真源县令张巡的亲笔回信。见张大人在信中具言一举夺下雍丘县城的计策,独孤很是兴奋,阅毕便将信纸焚尽,遣船工即刻回复张大人,自当依计行事。
原来,半月前独孤一行走后,雍丘县令令狐朝已公开向叛军投诚,并率军攻打襄邑县,俘虏了数百名官军士兵关押在雍丘。张巡的计策是,派人混入县城中,想办法放出被俘虏的官兵为内应,自己则带兵从外攻打城门,一举拿下雍丘县城。
眼下的问题是,令狐朝亲自督军守城,若他在,内应很难成事。张巡要独孤做的,便是想办法将令狐朝骗出城去。
独孤因为见过之前许叔冀写给亲家武进县焦老爷的家信,便模仿其手迹,杜撰了一封许太守私下留给自己的书信,大意是说他与女婿令狐朝合谋诈降于安禄山,为的是联合河北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待安禄山出兵长安时,乘其后方空虚,收复洛阳,并希望独孤传信于哥舒翰,相约待洛阳收复之后,朝廷官军即从潼关出兵,与其两相夹击安禄山叛军主力,一举歼灭之。
独孤特意当着高不危的面将密信展示给李庭望,&#
;&#
;&#
;u
.看完后他惊出一声冷汗。高不危急于建功,从旁一把抢过信去又细看了一遍,一口咬定确是许叔冀的笔迹无误,不等李庭望安排,当即便下令于雍丘县城外设伏,诱令狐朝出城来见,将其捉拿后再往灵昌郡,生擒他岳父许叔冀,一并押回洛阳交安大帅发落。
不想此招果然见效,令狐朝只以为是李庭望等人察略江淮漕运顺利而归,亲自出城来迎贺,却听高不危在旁一声令下,身后两名兵士忽地上前来,便将其摁倒在地。
令狐朝被押跪着,大惊之下正欲当面对质,忽哨兵来报,四周山坡上满是官军旌旗。众人惊愕,皆四下远眺,确似入了官军包围,又见城中不知何时已是浓烟滚滚,大火冲天,有人正在冲杀城门守兵。跪在地上的令狐朝幡然醒悟过来,大喊一声:“不好,我们中计了!”顿时所有人都慌了手脚,乱作一团。
待李庭望反应过来,恼羞成怒,与令狐朝一道,带着仅有的几十人马,想赶在官军之前杀回城去。可是勒马城下,只见城头上原本挂着的令狐帅旗已被斩落,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张字帅旗,旗下站着的正是真源县令张巡本人。
李庭望气得脸色铁青,怒目朝向一旁的高不危,此刻已是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令狐朝还是不依不饶,骑在马上撕开嗓子便大骂张巡小人奸计得逞,不料从城头上抛下两个圆物来,差点砸中他面门。令狐朝闪过后定睛一看,惊得一口气没接上来,直接从马背上仰摔下去,吐出一口鲜血来。原来抛下城来的竟是两颗人头,正是令狐朝的妻子与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