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小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三章该死的强盗
这年的冬天很冷,家里又没有什么多余的吃的了,今年种下去的东西收成不好。因为主家一家都搬到县城里去住了,但在收粮的,主家来的人是超额的收了。说是提前收明年的,要不交的话,明年就不佃给你了。
佃地的人家没办法,自己没有地。而且现在时局也不好,到哪里都佃不了地了。你找主家都找不到,而且那佃租还高得很。如果自家现在放弃这边,可能来年都没有地可以佃了,那一家人可就真的只有去讨口了。
所以,还是只能忍气吞声的把今年收起来的粮都交了,只留下一些红薯根和一些因为没晒干有些发霉的小麦了。
每天吃的,也就是二丫头带着小的们去找回来的一些野菜,而且现在野菜也是越来越不好找了,因为家家都没有吃的,各家的大人孩子都在各山沟来回的找。就连那乱葬堆那边都有人去找了。
家里有男子的,去山上找田鼠,找蛇,去田里找泥鳅。找黄鳝。反正是能吃的,大家都在找。三十出头的张明路愣是头发都花白了。
大哥和嫂子吵了一架,还是没能把老娘接去。这两年的日子大家都难过,但相比起来,大哥家就好多了,因为他的孩子都大了。女儿出嫁了,儿子一个做了学徒,一个跟着他们舅舅走南闯北去了。还有一个就在家务农。
大哥是知道张明路这里的情况,再说,老娘是大家的老娘,不是张明路一个人的啊,老娘都坐在床上几年了,大哥和三弟都不管,最多就是收成好的时候多拿点粮食来,但这些年来,也没碰到两个收成好啊。
大哥还是想帮帮张明路,可是家里的老婆不答应,好说歹说,吵了一架,最后只同意给张老二家送了一背篓的红薯过来。还都是些有了疤的红薯,吃起来都有种生水的臭味。
但对张明路一家人来说,这就是救命一样的东西。
张三婆再也不骂人了。她再不懂,也知道现在这个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光看看张明路的二儿子,才几岁的孩子,一饿了就去拿着瓢舀一瓢水,咕咕的吞下去,一个孩子身上瘦得皮包骨头,那肚子却一直是圆鼓鼓的。都是喝水胀大的。
张三婆天天都咬紧了牙,就连偶尔三丫头去给她拿换洗的衣服来洗,她也不再骂说不要三丫头进她的房间了。
最后还是三丫头接手了照顾她的生活了,她除了恨恨的看着三丫头,只能无奈的接受了。因为二丫头的劳力好,随着父亲上山,多少还是能挖两分地啊。
张明路带着福子和二丫头还有张二娘,天天起早贪黑,一年下来的收成别说交给地主,就是不交也不够吃,主要是那个年代的种子,都不是经过良种培育出来的,都是自家上年的收获留下来下年种。产量也就是超低。
三丫头就成了家里做家务的顶梁柱了。带着四妹妹和二弟把家里的事都给做完了。
大姐出嫁的第二年秋天,又到了秋收的时候,虽说收成少,但这也是一年里大家忙得最开心的日子了。因为这次收回来了,多少家里还会有点点吃的了。
大姐夫也来帮忙了两天,只是大姐夫这次来带来的消息不太好,大姐小产了。他们家送去看了大夫,大夫说大姐的身体太差了,得养养才能生孩子。
张二娘听说女儿的第一个孩子小产了,就只能偷偷的哭,好在也听说了,廖家对大姐还是很好,虽说小产,还是给做了个半月(生了孩子的,坐月子是坐一个月,家里条件好的,是在家休息四十多天,小产的,条件好的坐半个月的月子,条件不好的,还得去干活还要被打骂!)。
主要是廖家的人多,都是些男儿,家里的洗浆缝补的事,都是大姐做,大姐夫的母亲身体也不是很好。大姐夫的最小的弟弟还是大姐带着呢,说才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