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 魏老师的阴晴变化 (第1/2页)
肥美的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许秋想到的方法,是将溶剂添加剂溶解到主溶剂氯仿中,得到混和溶剂,再把混合溶剂添加到有效层溶液中。
比如,可以取
微升氯仿与
微升混合,配制得到
:
的氯仿的混合溶剂。
然后,在
毫升有效层溶液中,加入
微升的混合溶剂。
这样就相当于约
.
毫升溶液中,含有
微升的,计算下来的体积分数约为
.
%。
虽然它不是
.
%,但至少是一个精确的数值。
而且,这样的做法,全程不涉及低于
微升液体的量取,移液枪量取的误差会减小很多,因为当量取
微升以上的溶液时,可以使用活塞式的移液枪头,几乎没有溶液残留,对于高粘度的溶液也是一样。
缺点自然也是有的,混合溶剂中含有主溶剂氯仿,会略微稀释原来溶液的浓度。
如果要追求完美,就需要大量的计算,规划好原溶液的浓度,以及混合溶剂的加入量。
同样,也可以通过减小氯仿的比例共混比例,来降低这个问题的影响。
比如,配制
:
的氯仿的混合溶剂,
毫升有效层溶液中,只需要加入
微升的混合溶剂,即可实现约
.
%的添加量,对原溶液浓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很显然,在共混溶液中所占比例越高,要达到同样的浓度,需要添加的量就越少。
这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斟酌了一番后,许秋决定统一实验标准,把新标准确定为“
:
的氯仿的混合溶剂,原溶液浓度提升
%”。
这样做,也许不会显著提升器件性能,但至少能够避免出现,模拟实验室中做出了高效率的器件,但是在现实中因为条件不确定,而无法重复出来的情况。
许秋重新启动模拟实验室
,参照新的标准,吩咐模拟实验人员,开始优化他和学妹两人最高效率体系的器件加工条件。
周一早上。
许秋拿到了新的数据,基于他的三代
系列以及学妹的二代
-
系列
-
受体的器件,最高效率分别为
.
%和
.
%,前值分别为
.
%和
.
%。
“提升了
.
%和
.
%,马马虎虎吧。”
“不过,再怎么说也是提高了一丢丢的,也没枉费我投入了几百的积分进去。”
对于这个结果,许秋倒不是很意外,毕竟经过这番优化,实验条件并没发生太大的改变。
效率数据的提升,单纯只是因为实验次数的增加,数据波动到更靠近边界的地方罢了。
从统计学上来看,器件效率总体上是呈现正态分布的。理论上,只要实验次数够多,哪怕均值只有
%,也可能波动到
%、
%、
%。当然,能到
%、
%的概率可能近乎为
,但
%还是有机会的。
话说回来,就算凭借运气,在模拟实验室中做出来了
%,也没什么意义。
除非在现实中也能有同样的运气,不然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退出模拟实验室,许秋简单洗漱了一番,随后到韩嘉莹楼下接上学妹,绕操场溜达了几圈,随后解决早餐,一同前往材料一楼。
九点三十五分,众人被魏老师召唤到
。
组会正式开始前,魏兴思说道:“这周四我要去一趟欧洲,你们可能也都听说了,持续一个星期的时间,下周回来,主要是去几个地方交流访问。”
“我不在的期间,实验室就交给吴菲菲负责,每天把你们主要所做的工作文字汇总给她,然后统一发送给我,有什么事也可以发微信给我留言。”顿了顿,魏兴思补充了一句:
“还有,如果这期间有国外的电话打进来,记得不要挂断,好,组会开始吧,吴菲菲你先来。”
上周吴菲菲的“氯化钙添加剂”文章已经投出,目标期刊是
,之后的话她打算重操旧业,写一篇关于“钙钛矿薄膜和单晶的研究进展”的综述,约稿了
的新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