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宁府。

李晔的心思完全不在伐倭上,而是关注长安局势。

毕竟太子与裴氏的斗法关系到国本。

一举一动都影响深远,李晔不得不全神贯注。

倭国的败亡是迟早的,仅仅王审知就够他们喝一壶了,更何况还有刘知俊与顾全武。

九州收入囊中,大唐的利益便已经得到保障。

九州可与熊津道连成一片,而熊津道又与山东道、辽东道连成一片,等于九州已经嵌入大陆板块之中。

若是海航持续发展,也可以加强与浙东、福建的联系。

唐军只要牢牢占据对马岛,控制对马海峡,这片土地,便会彻底融入大唐。

后世华夏海权艰难,很大程度上被倭国海上的地缘优势锁死了。

大唐走向海洋,崖州、流求、九州三地绝不可失。

这也是大唐在海上的三面盾牌。

“昨日倭王遣派使者,递交了降表。”李巨川前来禀报道。

“倭人是要投降了吗?”李晔大为好奇,拆开倭国国书,工工整整以小篆行文。

看完之后却大笑不止,“这不是降表,而是求和之书。”

李巨川汗颜不已,“臣疏忽。”

倒也不是他疏忽,很多时候求和与乞降是一个意思,估计是哪个文吏为了取悦上级,说成是降表。

倭人的意思很简单,把九州、四国统统割让给大唐,愿意世代为大唐海上藩属,年年进奉,请求大唐勒令王审知退军。

“一定是王审知把倭人打疼了。”李巨川看完和书之后道。

倭人向来狂妄自大,肯低头认输,当然是扛不住了。

不过李晔也从这份信中看出藤原忠平的权谋之术。

四国现在是王审知吃进嘴的肥肉,李晔就是再不要脸,也不会要王审知吐出来啊。

而且王审知愿意吗?

福建的交接才刚刚展开,大唐与王审知有难得的政治、军事互信,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是会被别人戳脊梁骨的。

就好像一个男人裤子都脱了,正兴奋的时候,你强行要别人走开,不准别人爽。

这挑拨离间的计策,让李晔心中生出怪诞的感觉。

当然,如果是传统帝王,此计就相当精妙了,因为它准确命中了帝王的猜忌之心。

而且藤原忠平字里行间的意思,是可以跟大唐联手,共同对付王审知。

历史上此类事情实在太多了。

这也说明藤原忠平是个玩阴谋的高手。

“把信送王审知看看,倭人使者你去跟他谈,大唐不接受求和,只接受投降。”李晔连见使者的兴趣都没有。

跟大唐议和,倭人没这个资本。

“臣明白。”李巨川当然知道李晔的意思。

在军事上没有取得决定性进展之前,所谓的和谈不过是障眼法,说不定倭人缓过气来,还会继续跟大唐死磕。

倭国朝廷虽然腐朽堕落,但倭人民间的力量却在觉醒。

十年之后,武士阶层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之后的一百年,经过源平之战,源氏崛起,组建镰仓幕府,腐朽的倭人贵族治、政被新兴的武士阶层取代。

倭国其实也处在历史的转折期,新兴阶层在苏醒之中,所以才没有如李晔想象当中的不堪一击。

当初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的豪言,实施起来,怕是有难度了。

至少不是短期内能实行的。

就算能攻陷平安京,灭了倭王与藤原氏,只是搬掉了武士阶层头顶上的大山,倭人武士绝不会因此而投降,反而会更加激进,更加团结紧密。

李晔正在犹豫一个倭人傀儡政权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当然,以大唐倾国之力东征,可以彻底铲除倭国这个祸患。

但对现在的大唐来说,得不偿失。

大唐正处在茁壮成长阶段。

占城稻、棉花、金融革新……

辽北和漠北还在投入阶段。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南宋一代目

南宋一代目

李白才不白
南宋一代目简介: 赵构赵九同志成了咱们南宋的第一代目,也就是咱们大宋的官家,大宋的皇帝陛下。 原本一个从小接受现代九年义务教育的小赵同志,居然变成了大宋的最强者,金兀术都奉赵旧为天下第一强者。 赵旧:什么忍术什么查克拉?完全都没听说,老子修的是道家真气,养的是儒家浩然正气,行的佛家的慈悲手段,至于那些被干掉的金兵,全是道祖他老人家的指示,这锅我赵某人不背。 这是一个大宋官家将道家发扬光大的故事。
其它 连载 99万字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西楚霸王战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简介: 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京,满清扣关,一不小心重生为崇祯皇帝,随身携带着无限兑换系统,朕能怎么办?兑换武器就是干。 大明的坦克,航母,战机,潜艇将纵横在地球之上,大明的宇宙飞船,星际战舰,将纵横宇宙!
其它 连载 21万字
大夏十三太保

大夏十三太保

李奉先字孔明
大夏十三太保简介: 这里有!魏武帝曹操,秦始皇嬴政,汉太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渊,成吉思汗铁木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还有大夏的李思(主角的爷爷)。 你有你的千古名臣猛将,我有我的十三太保,大家好,我是李孝诚,且看我如何 与一众英雄豪杰会猎天下。 千年豪杰,史上猛将,会聚一堂,争锋沙场,论天下谁是英雄? 成王败寇,裂土封侯,强中之强,王中之王,尽在大夏十三太保
其它 完结 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