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咸阳距邯郸

里,嬴政的命令两天多的时间就递到王翦手里。

之所以要“两天多”,是因为进入赵国境内后就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

毕竟刚打下来的地盘,流窜的赵兵和盗贼比较多,尤其夜路不好走。

万一要是把秦王的命令弄丢了那就是连坐家族的大罪。

所以进入赵国境内就需要骑兵护送,有骑兵护送速度就慢了。

王翦收到这命令后就皱起了眉头。

秦军也是兵力不足。

只赵国一家就让秦军伤亡惨重,这么玩下去还怎么对付其余四国?

魏、齐、燕这几国还好说,还有一家幅员辽阔兵多将广的楚国呢!

不是还有楚人叫嚷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吗?

所以这部队不省着点用怎么行哪?

然而这是秦王的命令,王翦也不敢不从。

迟疑了下只得依令攻城。

一时间麻衣火弹成片成片的朝城内抛射,兵士黑压压的往城墙涌……

改良投石机的技术已交给王翦,王翦大军自然连夜赶制将投石机更新换代。

不过几日时间,邯郸四周就到处都是新式投石机。

由于其它三面城墙较低,投石机可将麻衣火弹抛射到城内更远距离。

然后秦军就乘着火弹的威势朝城内攻去。

然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时的赵军也变聪明了。

他们事先将城墙百步范围内的房屋尽数摧毁并将易燃物清空。

往内延伸的房屋也是隔上数十步就拉倒一间以免火势蔓延。

其实,杨端和猛攻北面那晚秦军确是很有机会破城的。

那时赵军还没准备,火势一起不只是给赵国军民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纷乱救火的百姓以及倒塌的废墟还阻止赵军往城墙增援。

也就是兵士、箭矢、擂木等守城必备的补给运送都受到了影响。

只要秦军持续攻城一段时间,赵军的抵抗就会越来越弱,用不了多久秦军就会破城而入。

谁想那陈隗会在这关键时刻告密,把杨端和吓得赶忙收住了攻势。

也就是说,其实是陈隗给邯郸续了一段时间的命。

隔了一段时间到现在,再用火攻就没那么好的效果了,尽管这回是四面同时进攻。

沈兵身为砲师右工师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亲自上阵指挥,这事由左工师负责。

沈兵要做的,就是在后方看着。

身边围着几个全副武装的亲卫。

为首的亲卫叫仞,他从被编入砲师成为沈兵的亲卫起就始终板着个脸。

沈兵还以为这家伙天性不苟言笑,所以也没在意。

后来才知道这家伙是不乐意……

砲师工师亲卫?

仞的目标是快意恩仇、驰骋沙场。

在后方保护不需要保护的人?

仞不自觉的将目光投往正密密麻麻攻城的秦军兵士。

那才是他的梦想,那才是他的归宿,那才是他应该在的位置。

他手里握着的应是青铜剑而不是令旗……

仞的职责之一就是盯着后方的将台,其上有一面指挥砲师的令旗。

将台下什么命令,仞就用手中的令旗将命令传达下去。

这本是沈兵该做的事,但沈兵连照着样子挥旗都担心会出错,现在有“更专业”的人代劳又何乐而不为?

沈兵当然没注意仞的想法。

这并不是因为仞只是一名伍长,也不是因为他只是二级爵上造。

而是沈兵根本就不认为有什么人会向往前方的战场……除非是脑袋进水了还差不多。

这只怕就是不同时代的鸿沟。

所以沈兵以为仞应该为编入砲师而庆幸,事实却是仞正为此闷闷不乐。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铃铛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简介: 大铃铛书友Q群:429537593 欢迎加入 重生到秦朝末年,眼看秦始皇就要东巡而死于途中,李肇决定先从秦始皇身上赚些快钱,再远离这个地方,殊不知,秦始皇竟然能听到他的心声,给他封爵封官,将他绑定于大秦。 秦始皇说:“你敢溜,没收你千万财产。” 李肇害怕了,说:“陛下,我不溜了,我愿意给你养生品,助你延年益寿。” “给你出谋献策,改变大秦即将灭亡局面;给你现代化
其它 连载 253万字
我到明朝开特区

我到明朝开特区

宸翕
我到明朝开特区简介: 骚年! 见到我天朝上民,还不献上你的膝盖!
其它 连载 210万字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黄石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简介: ; 好汉不吃眼前亏!奶奶滴!老子就喜欢做乌龟!魏小宝发出感慨,毅然被招安。 做了清国的芝麻小官,每天混日子,不料飞来艳福,被清国公主看上,成就一段小宝与建宁的佳话...... 老子就是强盗出身,咋滴?不服吗? 莫名其妙做了现成驸马,跳梁小丑摇身变成国家栋梁,三言两语玩转朝廷,粗鲁语言顿时风靡朝廷上下,兼又有绝世美女真情投怀送抱...... 天啊,这是啥世道!小小山贼玩转世
其它 连载 115万字
唐朝九千岁

唐朝九千岁

霜之小漠
唐朝九千岁简介: 苏阳有幸见到了一名传说人物。 明天的新太子,两个月后的新皇帝,未来的天可汗。 女皇武则天的公公,玛丽苏男主Pro Max版,大唐外挂第一人。 比《薛定谔的猫》还早一千年《贞观的史书》发起者,帝国最强の天龙,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前,假宦官苏阳正式踏上了大唐之路。
其它 完结 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