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祯盘算着如何处理军中的事情,火器的推广于改革势在必行,但却不一定是先在,最少在这个冷兵器统治世界的时代,大宋如此出色的火器依旧是个大杀器。

而这种大杀器岂能轻易示人?

只要有这东西便可让大宋立于不败之地,在历史上火药是蒙古人入侵西方世界的时候才传入西方的,在此之前火药的秘密还只有东方帝国才知道。

尤其是硝这种火药必须的元素,早在唐末宋初的这段时间里,硝也由中国传到大食是和医药、炼丹术的知识一起而往的,当时的大食人称它为“中国雪”,而波斯人称它为“中国盐”。

他们仅知道用硝来治病、冶金。

而自从赵祯登基以来,就再也没有硝通过丝绸之路流入西方世界,赵祯把火药的秘密守护的非常好,并且在大宋用火器屡屡克敌制胜后,大宋的朝堂也一致把这秘密继续保护下去。

先在领先于火药的烈性炸药出现,以及做适合作为火枪装药的无烟火药火棉的出现,大宋上下更是把火器当作了镇国之宝,这是上天赐予大宋的神器,岂能外泄?

火棉制作的无烟火药必须妥善保管,但这事却不影响兵工厂的改造和储备问题。

大宋的火枪普及率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一支乾宇二年造在军中最少要被将士们实用千百次,而这千百次却有可能是不同的人使用。

大宋的士兵不一定人人都有一支火枪,但在军中却必须人人都要会使用火枪,以免在战时需要临时顶替的人。

会用和精通时两码事,但在火枪这个问题上却差距不大,精通火枪的人能杀人,会用的人也能杀人,剩下的就是准头和效率的问题了。

改革不是赵祯一个人的事情,皇帝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操办,但却要上心,一旦皇帝上心了,下面的人自然不敢懈怠。

离开高大的宫城,对于大宋的皇帝来说都城就是自家的后花园,出宫早已是寻常之事。

主要是因为太祖太宗都不是出生天潢贵胄,至于真宗皇帝…………刘娥可就是他在大街上看中的。

赵祯积极的发挥老赵家的传统,坚决不在宫中憋闷着,一定要把皇帝平易近人并且时常出宫观察百姓疾苦当作是大宋的祖宗之法。

好的事情当作祖宗之法自然没有问题,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也不会不符合时代的国情,所以这些正能量的东西赵祯是从不吝啬的。

时间长了,宫门的禁军,门外稍近一些的百信也就自然而然的习惯了,见惯不怪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神都城的百姓也早已习惯,没准那一天自己家门口就会突然出现大宋皇帝的仪仗也说不定,以至于天性喜欢关扑的大宋百姓会用皇帝关扑。

把神都城按照东南西北和内外划分成各个区域,就赌皇帝仪仗会在晚上回宫的时候出现在哪一个区域。

这本是大不敬的罪过,但在北平府的官员把人抓了,罪状都定下的时候,赵祯下旨把人放了,对待娱乐生活本就不多的百姓不能太过严苛,至于帝王威严……你若是真的有威严就不该担心这些所谓的“大不敬”。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才子

最才子

华西里
最才子简介: 这是一个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区别的年代,同时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绝世才华,无论什么出身,都能依靠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越古人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的先知先绝,自然多智近于妖。 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让主角登上这个时代的文化颠峰。至于八股时文,科场仕进,不过是主角闲着无聊时的举手之劳。 这本书写的就是在一个略微有些不同的大明朝,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现
其它 完结 208万字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简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汉武帝,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给他们借点钱财花花。”
其它 连载 107万字
水浒争渡传

水浒争渡传

斯蒂芬·铁
水浒争渡传简介: 林冲怒目,豹头环眼,晁盖发威,铁塔身形,吴用捻髯,狡计多出,公孙轻笑,按剑松纹,刘唐赤发,动如奔雷,三阮横舟,堪比阎罗。 我的心腹在哪里?穿越到倒霉蛋王伦身上......杜迁?宋万?朱贵?只能自己救自己!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唯我独相

唯我独相

原力纳豆
唯我独相简介: 【【2016星创奖?历史”征文】参赛作品】 皇帝说我是应梦良臣,恩师说我是运气爆棚。首辅大人,我并不是想跟你作对,我只是喜欢你的位置,想要你那“半天子”的外号而已。 书友群:416749384,纳豆经常半夜在线,有空可以进群聊聊天。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