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当什么咸鱼,要有梦想好伐 (第1/2页)
肥美的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许秋下午前往张疆实验室,继续进行后处理。
独自一人做实验,时间过的飞快。
晚上八点左右,六组产物均完成氯仿索氏提取、析出、过滤、干燥、称量、装瓶等一系列操作。
包括他的
系列,四种不同侧链,分别为具有
、
、
、
个碳原子的树枝状烷基,
、
、
、
。
还有韩嘉莹在他的建议下,合成的
-
和
-
。
产率仍然比较正常,在
-
%之间波动。
……
周四、周五。
许秋给韩嘉莹安排好工作,他则继续专心写文章。
连续写了两天,到周五下午,文章已经基本完成。
这篇工作,主要是“一种新型聚合物给体材料
的设计、合成与光电应用”。
后面韩嘉莹补做了三批器件,效率最终优化到了
.
%。
文章档次,大致是二区末流,估计发个
还是可以的,这个期刊在材料领域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水刊。
大多数的期刊,比如
、
这些,年收录文章数量只有
篇左右。
而
的年收录文章数量有
篇左右,远超过正常期刊的刊发文量。
这种期刊定位就是量大,一般都是期刊公司用来回收稿件的,当作者投
期刊旗下其他高档次期刊,比如
的时候被拒,就有几率被建议转投到这里。
类似的,《自然》系列也有一个专门回收稿件的期刊,就是《自然·通讯》,
,年收录文章数量同样超过
篇。
其收录的稿件,往往都是冲击《自然》主刊或者大子刊失败的稿件。
当然,也有一些档次介于
-
影响因子的工作,会投到这里来。
像是许秋第二个工作,当时魏老师就有心投
的,但最后还是选择了
。
此外,《自然·通讯》期刊只有电子版本,是开源期刊,也就是它不向读者收费,只向作者收费,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无偿阅读、下载
上的文章。
因此,它的出版费用很贵。
一般非开源的期刊发表一篇文章最多也就上千元的版面费,而发一篇
,版面费用要上万元。
但即使这样,还是无数人对其趋之如骛。
许秋这篇文章的一作肯定是他自己,四作田晴,五作魏老师挂通讯,这些也很好确定。
那么,问题来了,二作、三作该怎么排呢?
一方面,学姐在前期实验中,带着他做了各项测试。
另一方面,学妹在后期实验中,帮他做了好几批器件,还补充了一些实验表征。
要论贡献的话,两人相当,也很难评个高下出来。
但文章有共同一作,可从来没听说过共同二作的。
不论怎么样,最终还是得分个先后次序出来。
许秋思索片刻,决定还是把二作给陈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