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记忆中的童年 第3节 (第1/2页)
木子转身就是隔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节
(新家的院子)在院子右手的第一间房子,住着一位四川哥哥,放学后我们就全跑到他屋子里玩,我,洋洋,艳艳姐,刚刚,明明,四川哥哥很热情,又是给我们讲故事,又是给我们变魔术,为了表演空手掌吸扑克,他偷偷用大头针扎穿手掌上的皮,把扑克牌插在上面。我们觉的很神奇,就想办法找他的漏洞,结果我们发现了他手掌上扎的针,我们得意的哈哈大笑。我很佩服他,不是因为他的魔术变的好,而是他真的不怕痛吗?他还会吹笛子,没事就吹,我们坐在凳子上静静的听,他还教过我,我可以吹响,我有一段时间也想学吹笛子,但是兴趣过了,就过去了。后来没什么玩的了,他就给我们发明玩具,把一种双叶片的小竹蜻蜓系上绳子,然后插在笛子的空管里,然后猛的拉绳子,小竹蜻蜓就飞上了天,能飞很高,我们要到大门口的空地上去玩,院子玩不开。一不小心飞到房顶上,我们就傻眼了,还得找根长竹杆挑,那时候什么玩具都没有,却能玩的很开心。过了一年多,这个哥哥搬走了,从此再没有见过他,原来还记得他的名子,可后来时间太长,连名子也忘了。但那段好玩的日子,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院子左边的第一间平房住着刚结婚的李家小儿子两口,那时候他们才刚结婚,窗户上还贴着大红的喜字,床上铺着大红色的锻子被面,一团喜庆。但不知为什么?他们老是吵架,喋喋不休。每天中午,月铃叔叔都会和洋洋他爸人端着一大碗干拌面,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下棋,很认真的样子。有时候面都凉了,他们依然端着碗只顾下棋,他们吃面的碗大的跟小盆似的,这样的碗叫“老碗“,有时候他们甚至端着盆吃,我老忍不住想笑。棋盘上的象棋很大,是我见过最大的象棋了,很旧也很破,有的棋子还贴着胶布,应该有些年头了。我有时也会蹲在旁边看,所以从那会儿开始,我也学会了象棋的基本走法,马走日字相走田,车走平路炮翻山。过了不久,月铃的女儿芳芳就出生了,屋里更热闹了。艳艳姐姐家在右手第二间房子,对面是我三姨家。艳艳姐很热情,我们刚搬过来时,她老来我家玩,给我讲这讲那的,介绍院子里的邻居。她妈也很好,给我们家帮了不少忙,艳艳姐还有个弟弟叫:钢钢,钢钢很可爱也很乖,走路一蹦一跳的,脚脖上的红绳子系了个铜铃当,一走路叮当叮当的响,很好听,远远的听到铃当响就知道刚刚来了。艳艳她妈很勒快,也很能干,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家人的衣服都换的很勤,一天三顿饭也做的好,天天不重样,日子过的很红火。
房东老两口住我家对面,是个四方小院子,对面有两间很破的土房,房东爷爷一个人住在里面,老太太则单独住在院北角的另一间屋子里。老两口关系很紧张,天天吵架,也不知道为什么?老爷爷很瘦,但腰杆挺的很直,穿着黑棉袄套着中山装,还穿着一条黑棉裤,腰上别了个烟袋锅,没事就抽两口。老爷爷很节俭,生活很简单,经常还会拾一些酒瓶纸箱什么的攒多了卖钱,儿女们经常功他别拾了,他很强倔,不但不听反而骂人,用浓重的陕西话骂;嘴里嘟嘟囔囔的,没完没了。老太太很富态,戴着一对金耳环,走路不紧不慢的,一双小脚是旧社会缠的,每次走到我家门口,都要和我妈说上几句话。有时候家里包了饺子,老看太太会开玩笑说:“这饺子包的真好!像一个个小白猪一样!”妈妈就会给她也捞一碗,老太太高兴的很直说:“谢谢!“。洋洋家住院子紧里面正对着的三间大瓦房。里面住着老三一家,老三有一儿一女,女儿叫洋洋,儿子叫明明。老三老婆很精明能干,嘴也能说,老三则不爱说话总是对人笑味咪的,很好相处,就是他教会我下象棋的。他是开拖拉机的,是那种很难开的手扶拖拉机,老停在大门口,我老爱坐在上面玩,学着开动的样子,扶着车把,嘴里学着拖拉机开动时的声音。我整个人压在车把上,能把车头翘起来。老三看见了也不说我,任由我们一帮小娃们玩去。老三很幸苦,起早贪黑的拉活,经常回来时,天都黑了,脸上总是像抹了油一样又黑又亮,但见人的笑容依然灿烂,让人感到很多切。他烟瘾很大,嘴上时常叨着根烟,是那种很便宜不带过滤嘴的金丝猴香烟,本地出的。而我爸那时抽的是带过滤嘴的
猴,而且是窄版的,能贵一些。洋洋她爸有时会躺在车底下修车,旁边放个铁盒,里面用机油泡着各种拖拉机配件,他穿着一件油污的工作服,一手黑亮的油,脸上也蹭着几道油印,即使是这样,他嘴里依然叨着一支烟,熏的自己的一双眼睛眯的更小了。
院子的大门是很厚的木头门,里面有两道门闩,从里面插上,外面开不开,如果有人回来的太晚,就要使劲拍门上的门环,门口的几家人谁听到了,就起来开门。一个院子,七八户人家几十口人热热闹闹的,就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生活井然有序,平淡而无奇。
(山泉水)。刚搬到店子街时,院子里还没有通自来水,吃水要到不远处的水塔去挑,每次都是我和爸爸去挑水。水塔是村上自建的,引的山泉水储存在水塔里。接水的人很多,回回要排很长的队,大人们都忙去了,留下小孩子看桶排队,快排到时才回去叫大人。水塔是圆形的水泥塔,顶部像倒加的炒锅,下面有个出水口,上着锁,小孩子们都喜欢从旁边的台子上爬到水塔顶,坐在上面看着底下的人接水。接上水后,爸爸挑着水往回走我则跟在后面。有时候我也会提个小塑料桶,接上一桶水往家提,走走歇歇,家里有个大塑料桶,挑回来的水都倒在塑料桶里,用水的时候再用瓢滔。我依然不爱喝开水,直接用瓢滔着喝,水很甘甜,清凉解渴,比自来水好喝多了。后来没多久院子里就接进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去挑水了。但那座水塔仍然留在那里,保留至今。
(看电影)记不清我第一次看电影是什么时候了。搬到店子街后,村里经常放电影。一有电影,小孩儿跑的最快,奔走相告,很快大家都知道了,都拿着大椅子、小凳子跑去占地方。放电影的地方很多,有时在大队院子,有时在大树底下,有时又在大路中间,有的时候还要跑到四队、二队去。总知一放电影,不管男女老少,全都到齐,村里也算是万人空巷了。那几年看了不少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神鞭大侠》,《红高粱》,《黄河大侠》,《少林寺》,《血战台儿庄》,《画皮》~~~~~~~!每次看电影的场面也很壮观,银幕前坐的满满的,最后边的人都站着围成一圈,屋顶上,墙上,树上,拖拉机上,砖摞子上,连窗台上都坐满了人。大人的叫声,小孩子的哭声,找人的呼声和年轻人的口哨声连成了一片,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电影一开始,吵闹声安静了许多,大家都在认真的看电影,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小卖部的生意可好了,买烟的,买瓜子的,买零食的,络驿不绝。店主也顾不上看电影,只管招呼生意,脸上也乐开了花。电影一放完,大家都拿着凳子回家,只剩下几个不知疲倦的小孩还在追逐打闹。原本干干净净的地上此时扔满了瓜子皮,果皮,烟头和烟盒。不知谁家小孩的鞋也丢在了地上,真是一片狼藉。那个年代,全国各地放露天电影的,都是这番景象,令人难忘。大家都很期盼放电影,于是就有了很多骗人的恶作剧。比如有人骗我说放电影呢!《夜幕下的熊》和《月亮照白墙》。其实《夜幕下的熊》就是晚上大队院子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外号叫熊的小孩站在院子里,这不是夜幕下的熊吗?《月亮照白墙》顾名思意就是院子什么也没有,只有月亮的光照在白白的墙上。这两个电影骗了不少人,我就在其中。现在想想,还挺幽默挺有创意的。
(爆米花)小时候,除了吃饭,小孩子基本没有别的零嘴吃,爆米花成了我们最爱吃的大众零食,而且还不是想吃就能吃到,要碰到门口有爆米花的才能吃上。所以要听见或看见门口有爆米花的,小孩们会高兴的相互通知,特别激动。一听到消息,我就飞快的跑回家,先把脸盆洗干净,晾干,再用大碗装满满一碗大米放在盆里,拿上
角钱然,后端着盆往门口跑,早早去排队。等我跑到跟前,早已排了长长的队伍。爆米花的爷爷正满头大汗地转动着像葫芦一样躺在架子上的铁锅,不时往炉子里加些煤,右手还要飞快地拉动着风箱,炉膛里的火苗直往外窜。旁边放着一个长长的蛇皮袋子,袋口很大很硬,袋子末端用绳子扎紧了。爷爷看着表,时间一到就把铁锅转个方向塞进袋子里,然后用一根铁管别着锅盖上的一个把,用脚一蹬,手一板,嘭的一声!锅里的米花全都喷进了袋子里。这彭的一声极响,震的地动山摇,我们全都捂着耳朵,还被吓的浑身哆嗦,更有小一点的孩子吓的直哭,场面甚是热闹。这边大家七手八脚的帮忙倒进盆里让小孩端回家。那边爷爷又开始了下一锅,大家都把盆子按顺序地往前挪一挪摆好,然后到一边玩去了。天渐渐黑了下来,好不容易轮到了我,我早早拿着盆子在袋子旁边等着,不一会儿就爆好了,装了满满一脸盆雪白雪白的米花,我迫不急待地跑回家,抓上一碗香香的吃起来。刚爆好的米花最好吃,还带着温度,嚼在嘴口酥酥的,一股大米原有的香味,如果放了糖精,就更好吃,又甜又香,我一连吃了好几碗,很过瘾,连饭也不想吃了。时间长了,我才知道不光大米能爆,黄豆,蚕豆,玉米都能爆,都很好吃。后来我还发明了更过瘾的吃法,躺在床上,用纸圈个筒,对着嘴,用手抓了米花放进筒里,就像漏斗一样或着直接端着盆,把头伸进盆里,直接大口大口的吃,现在想想的确很搞笑。
(养鸽子)搬到店子街后没多久,我在妈妈商店后面的院子里拾了一只鸽子,飞不高了,嘴还是个豁豁嘴,我很喜欢小动物,就把鸽子带回家,找个纸箱子,撕掉箱盖把鸽子养在了里面,腿上还绑了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绑在沙发的一只脚上,箱子里用小盘子放了些水,还在箱底撒一把大米。第一天,鸽子光喝了些水,也不吃米,一晚上也不叫。我很着急,害怕它饿死,就捏了几粒米往它嘴里塞,它还是不吃,只是睁大眼睛东看看西看看。它的羽毛很全,但身形很瘦,一会儿站在箱子角,一会儿子走来走去,走路的时候一扭一扭的,很可爱。我很喜欢这只鸽子,一放学就坐在沙发上看着它,连同学叫我去玩我都不去。第二天,第三天,它开始吃米粒了,低着头、一颗一颗的吃。我看到它开始吃东西了,很高兴,又给它抓了一大把米,看着它吃完,盘子里的水也喝完了,我给它倒了些,过了几天,它能飞出箱子,跳到沙发扶手上。箱子底拉了很多白色的粪便,我给它换了个新纸箱,底上铺了两层报纸,以后每天光换报纸就行了。吃饱喝足的鸽子很活越,动作也很敏捷,一会儿跳到这儿,一会儿又飞到那,不时还用嘴梳理全身的羽毛,偶尔还发出咕咕的叫声,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小东西了,因为它可是我喂养的第一只小动物。没过多久,我就解开了它脚上的绳子,它似乎跟我有了感情,也不乱跑,只在沙发一角跑来跑去。我甚至带它到院子去玩,它也不飞,老在我身边转悠,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后来妈妈不想让我养,因为它老在沙发上,地上乱拉屎,但我舍不得离开它,坚持还要养,妈妈就再也没有说过什么。就这样,我一直养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它突然死了,我很难过。妈妈说这只鸽子老了,飞不动了,寿命到了。我这才明白它为什么不飞走。我很高兴我能陪着这只鸽子走到了最后。
(养狗)小时候我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狗。我从小就对狗情有独钟,不管大狗还是小狗,我都喜欢。搬到店子街后,同学范红伟家养了一条狗,我一放学就到他家去看狗、爱的不行,那条狗不是很大,灰色的,很温顺。我一到他家,这只狗就摇着尾巴跑到我跟前,围着我团团转,在我脚上嗅嗅,手上嗅嗅,刚开始我很害怕,把手举的高高的,后来熟了,就不害怕了,用手摸它的头,然后顺着摸它的毛。它伸着头让我摸,很舒服的样子,我捏一块馍喂给它,它很快就吃掉了,我一连喂了很多它都吃完,就好像吃不饱的样子。有时候我从家里带了些臊子肉来喂给它,它吃的更香,我很喜欢看它吃东西的样子。从那会儿开始,我就特别想养一只狗,想的睡不着觉。我给妈妈说了我想养只小狗,妈妈不同意,说:“连人都养不活,还有功夫养个狗?家里哪有地方”我的希望破灭了。有一次,我去商店玩,店里的一个姐姐知道我喜欢狗,就把家里的狗牵来让我玩,那只狗很大,是只狼狗,耳朵是竖起来的,我高兴极了,摸摸它的头,摸摸它的尾巴,这只狗也很温顺,不咬我。也不叫,我试着牵它去玩,它卧在地上不起来,我使劲拽绳子,它才免强走上一两步,我那会儿小,也拽不动它,后来那位姐姐教我了个办法,用饼干引它,果然很管用,我便抓了一把鸡蛋饼干,走一段往前面扔个饼干,它就乖乖的跟着我走。那天下午,我和狗狗,玩的非常开心,很难忘,那是我第一次牵狗去玩。后来又看了一部关于狗的电影《狼牙、公主》讲的是两只警犬勇救主人的故事,看完后我又感动又激动!从此更加爱狗了,我做梦都想养上一只那样的警犬。没想到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那天我在姥姥家玩,二舅要报销车费,票据不够,让我去汽车站拾点公交车票。我便领着表妹媛媛高高兴兴的去完成任务。终点站废票多,我们直奔火车站,快到时要过一个铁路函洞,里面没路灯,很黑,但两头的阳光能隐约照亮一段路。我在低头看路时突然发现了一张叠成两叠的钱,我迅速拾起来装进兜里,我感觉是张“老头票”,那个年代最大面额的钱是拾圆,正面印着毛爷爷的头像,所以那个年代都管这样的拾圆钱叫老头票,叫的很亲切。我心里一阵狂跳,又不敢表现出来,怕让别人看出来,所以我就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照常去车站拾了很多车票,然后一路奔回姥姥家。一到家我迫不急待地掏出拾来的那张钱看,果然是一张老头票。我激动的四处张扬着,那会儿,我还不太懂什么叫“拾金不昧“。那个年代,钱还很值钱,拾圆钱能买很多东西呢。我高兴地交给了妈妈,并以功臣的姿态提出了要给我买一只小狗,妈妈推三阻四的最后还是答应了我的要求。就这样,我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一只很小很小的狗狗。狗狗很小,刚能站立,眼睛还睁不大。我找了个鞋盒子,给里面铺上旧衣服,就成了狗狗的窝。我又找来一个瓶盖,装了些水,放在窝里让狗狗喝。晚上,狗狗隔一会儿就叫一阵子,声音很小,呜呜的叫!我老不放心,从床上爬起来去看它,它浑身发抖,像是很冷,我就找来些旧布,盖在它身上,这样能好一点。第二天,一放学,我就领着几个同学来看狗狗,狗狗很可爱,雪白雪白的,脸上有几块黑色的斑点,小脸胖嘟嘟的,细细的尾巴摇来摇去,站在窝里,四条腿不停的抖动。我不知道该拿什么来喂它?同学们都说:“它太小了。吃不成饭,只能喝奶。“我翻遍家里,也没有奶粉,只找到了一袋麦乳精,我用温水化开了一些,喂给它,它嗅了嗅就用舌头舔着喝,!我把狗狗端到太阳底下晒太阳,狗狗的眼睛被阳光照的睁不开,院子里洋洋她爸从门口过,要看看我的狗,说着就用手抓着狗脖子后面的肉把狗狗提了起来,我心疼的直叫,害怕狗狗疼。洋洋她爸笑着告诉我说:“小狗娃都是这样抓的,没事!“这我才放心了。
下午放了学,我也不出去玩,一回家就把狗狗抱出来玩。我坐在沙发上,把狗狗放在怀里,用手抱着,不停地抚摸它的头,它也不动,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我化一些麦乳精,给里面泡了些馍喂它,它只把汤喝了,馍都剩在了里面。我又试着用稀饭喂它,它也只喝了一口,就不喝了。我实在不知道该拿什么喂它,那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能喂它的。就这样过了七八天,有一天早上起床,我去看狗狗,发现它不动了,身体已经僵硬了,我心里难受的很,它怎么就死了呢?我连名子还没来的及给它起呢它就没有了,早知道我就不要它了,它说不定还能活的很好,我很伤心,也很自责。我第一次养狗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养鱼)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鱼的,印象中是有一次爸爸买了几条鲫鱼,让妈妈做着吃,我看到小鲫鱼在水里活蹦乱跳的,很喜欢,就缠着妈妈留下了一条养在大水桶里,那时候,院子里已经通上了自来水,家里的水桶也没用了,那么大一个桶,就养了一只鲫鱼,我有空就要去看看鱼,再给鱼喂点馍渣渣。小鱼很乖,划动着鱼鳍在水里游来游去,吃到一块馍渣扭头就跑,动作很敏捷。我想模摸它,挽起袖子去抓它,它全身光滑,根本抓不到,鱼在水里非常的灵活,怪不得人们长说“如鱼得水“,这条鱼我养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让妈妈给做着吃了。我很不高兴,赌气不吃饭,但再不吃饭,鱼也回不来了。我就没事跑到市场的鱼摊上去看鱼,那里有很多的鱼。有草鱼,鲫鱼,鲤鱼,鲶鱼,大大小小的鱼都有,我开始对鱼有了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我在商店玩,很想去少年宫的湖里看鱼,就一个人偷偷跑去了。我穿着一身小军装,扎着爸爸从部队带回来的武装带,在少年宫的湖边看鱼。湖水很绿,偶尔有红色的鲤鱼浮上水面呼吸,湖边还有钓鱼的老爷爷在钓鱼,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鱼杆,我兴奋的围着湖边转,忽然我看到一只大红的鲤鱼浮上水面,游的很慢,就在湖边上,我一急用两只手去抓,那条鱼也没跑,就让我用两只手给捉上来了,很大一条鱼,足有二、三斤重,我想它一定是快死了,要不然,我是抓不到的,我激动的正手舞足蹈的,旁边围了一堆大人小孩在看我的红鲤鱼,我颇有些得意。正热闹着呢,来了一个公园戴红袖章的叔叔把我逮住了,说我私捞观赏鱼,要罚款,让我把鱼放回了湖里,把我领到了保卫科。我说这条鱼是自己浮上来的,游不动了我才把它捉上来的。这位叔叔说不行,非要罚款,让我叫家长。我怕妈妈知道我私自到少年官玩,就不敢说家在哪,最后叔叔没办法了,就让我作了个保证把我放了,我从保卫科出来,扎上我爸的武装带,一个人顺着经二路跑跑跳跳的回到了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