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后杨浩一说出他真正的想法,他这次来是有目的的,这几乎是在为杨氏家族百年基业做重大投资,“老夫和你杨君一样,哪里会是施恩望报的人?老夫今日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我吴越社稷的长治久安而苦心斡旋啊。老夫坚信,只有杨君你,才能真正继承武皇帝的遗志,将‘横扫华夏、一统六合’的大业一举底定!”
杨添宇也知道杨浩一是一心一意投靠到他这边来了,杨浩一今天的投资会为杨氏家族百年兴盛打下基础。一边在口头上向杨浩一谦辞不已,一边却将幽亮的目光远远投向了窗外,心底倏然冒起了一股怪怪的滋味:我杨添宇本有用兵若神、运谋如鬼之奇才,而且朝野上下尽人皆知,到了今天却不得不靠着“裙带关系”来谋取军权,真不知是该当可悲呢还是该当可笑啊!
杨浩一自知年老体衰,不久于人世了,他在有生之年还得做成最后一件大事,盛元四年五月,在太尉杨浩一的极力“撮合”之下,杨添宇的长子杨小帅迎娶徐谦的长女徐徽为妻,从此杨氏家族与徐氏、郑氏等吴越朝宗室连成了紧密异常的亲戚关系。杨添宇通过这条由姻亲关系编织而成的“渠道”,源源不断地获得了来自吴越室宗亲明里暗里的各种支持和助力。
此事做成之后,杨浩一终于算是功德圆满,可以对得起自己的这一生了,过了半个多月,一代谋略奇士、乱世“智囊”之杰杨浩一在京师底邸溘然病逝,享年七十七岁。身为尚书仆射的杨添宇率各部卿僚领衔上奏,呈经郑泽亲笔批准,追赠杨浩一为“肃侯”之谥,并荫封其子杨穆为吏部郎。
正是因为杨浩一所做的这最后一个决策,果然确定了他杨家百年基业的长青,他的子孙后来在吴越朝纷纷荣显贵达:他的嫡孙杨模曾任吴越惠帝时的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之职,食邑三千户,以尽忠于吴越而著名;他的曾孙杨胤亦任吴越惠帝时的黄门侍郎,位居列侯;杨胤之弟杨龛历任凉州节度使、秦州节度使等职,踞为方面大吏;杨胤从弟杨疋担任吴越愍帝时的骠骑大将军,封为酒泉郡公。
一个家族是否满门荣华富贵,起源都是本族前辈当年的英明投资,杨家这一切丰硕的回报,实际上都与当年杨浩一潜心暗助杨添宇谋取兵权终于得手而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且,因着杨浩一的缘故,杨添宇也对他的族弟杨逵高看了一眼,在后来的政治攀升历程中一直着意拉拢杨逵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自从与徐谦家族结亲以来,杨添宇就与他走得比较近,没事总在一起喝茶谈天,这天午后又在杨家的花园里闲聊,他俩一边谈着,一边进了湖心榭台坐下。
杨添宇时刻忘不了找机会向徐谦提参与军事工作的想法,提自己不方便,就从提儿子开始,“对了,宇有一件事情要和伯仁你谈一谈:小帅从小就爱好练兵习武,立志想当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名将。他近来一直很想去军界开一开眼界、增一些阅历,我一直拗不过他,又瞧在他一意为国建功效力的份儿上,也不好拂了他这股志气,就只得允了,但是要将他送到哪里的军旅去锻炼,宇却一直没想好。”
杨小帅毕竟是徐谦的女婿,自己女婿有参军的志向,老丈人能不支持吗?“哦?帅儿想来军旅中锻炼?好!好男儿就应当志在天下,以才立身、以功扬名!这样吧,他也不用乱想去哪里锻炼了,就陪在我的身边先做一个从事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