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
章言无锋可杀人
朝会上刚刚因为恩旨的事又是一番争吵之后,吏部提了几个新任命还是几个封疆大吏没有得到立刻同意,因为有扯皮;兵部就大同及九边的事也是说了一通,兵部认为今年的军费需要涨一些;户部也是说了请赏年末例赐的事,同时对于兵部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加军费的行为给予了严重的反对,两位尚书又是差点在朝堂上干起来。
刑部将今年各地情况报了一下,也是上了几个认为不用判斩首的案子请求发回重审,同时也是将徽王状告马文升儿子不法的案子交到天子手里,马文升被罚俸;礼部与詹事司经局以及翰林院还有国子监第一次就‘教科书’,向天子还有朝廷做出了解释,‘教科书’不会在三年之内推行,因为需要好好研究。东宫很是不满意所以朱厚照一直都是翘着嘴不高兴,表达自己的不满。
工部再次说户部欠着拨款,年头说给现在都是没有影子导致了很多工程都是不能进行,其中不乏有仁寿宫的重新工程还有宫城修缮之事,对此工部尚书徐贯在朝会指着户部尚书周经就是质问道“我工部难道不是大明工部?为何拖延拨款!现在工部承担着许多巨大工程,你这是在误国。”
朝臣嘛,不管是谁官职如何,抄家波脏水都是炉火纯青的。朝堂之上无错无对,从几位尚书的回答中就是知道了一句话,那就是“大家都是不容易。”
本来内阁还想着今年终于是没有人在年底给自己找事了,哪知道都察院左都御史闵珪就是站出来,指名道姓对李东阳还有谢迁狠狠骂了一顿,连着礼部右侍郎焦芳也是被骂。原因是李谢两人为了嘲讽焦芳,更是为了报复焦芳“不敏南人”的说法,在大明文报之上接连发了三四篇署名的文章,骂的焦芳受不了直接来到文报社当场写了一篇文章,还击两人。
一时间因为都察院以及礼部介入而被冷处理‘文报’文人之争又是被挑起,比之前更甚的是这次又是加上‘南北文人’之争,甚至诸位先贤后代都是加入加入进来了。
这些先贤后代最出名的就是‘衍圣公’了,因为涉及到南北就是有心之人强行将话题扯到‘衍圣公’家族南北宗的问题上来了。然后又是扯到了科举北榜南榜上,最后都是有人扯上了南京北京的问题上来。
文报再一次成为了战场,这加大了文报的发行量。今天的报纸可能在两天之内就是到了山东。然后在五天之内到达南京!
甚至根据都察院各地御史上报,有时候文报的报纸还没有通过驿站到达,其话题就是已经在当地士林中引起反响。
总之,几乎是整个大明的文人都是吵成了一锅粥!
为此,上次让参与调停的左都御史闵珪都是生气了。要求关闭文报,但是东宫极力反对因为大明不以言获罪!没什么好的反驳的闵珪就把炮口对准李东阳还有谢迁,因为事情是他们两引起来的。要求彻查他们,或者罢官最轻也要他们在文报上澄清或者道歉。
而朱厚照也是支持都察院的,虽然他绝不同意关闭文报。但是当南北相轻以及地域歧视的问题被摆上了纸面,上了御案之后。朱厚照也是意识了事情的严重性,牵扯太大所朱厚照一边吩咐文报对于任何涉及南北问题的文章不予发表之后,也是让出版属与司经局对外宣布因为印报纸的纸张没有了,所以文报暂时休刊!
事情惊动了弘治皇帝,这样的‘南北’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事了,已经是触及到大明官场上的某些禁忌了。比如孔氏的问题,对于南北两宗的取舍其实耗费了几代大明皇帝的大量精力才是定下,现在又是被挑起来。还有科举两榜之事,也是触及到弘治皇帝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