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是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廷想了想,手指在床沿轻轻敲打了几下。

“一石大概多少斤粮食?”

“这个每个地方的都不怎么一样,按照朝廷规定的,一石应该是四钧,一钧是两斗,一石也就是八斗。”

李廷听着这话,脑仁都有些疼了。

“谁问你这个了,一石是多少斤粮食?!”

“哦,这个意思啊,一斗是二十斤,八斗也就是,也就是,额……”

“一百六十斤!这么笨呐。”

辛无谓有些惊奇的看着李廷说道:“少爷,您还会算数之法呢,您不是什么都忘记了吗?”

“这个也叫算数?

算了,不说这个了,一石是一百六十斤,一个麻袋八十斤粮食,装满两个大麻包刚刚好。

五千石,一万个麻包!等一等,五千石?这不可能!”

辛无谓有些疑惑的说道:“五千石粮食,一万个麻包,这算得对啊,这个数我还是会算的,这有什么不可能的?”

李廷将枕头下的册子拿了出来丢在了桌子上。

“这是肃川的民册,里面写了肃川有多少户人,我刚从李越的书房里拿出来的,上面明确有记载。

肃川和咱们江南不能比,这里地广人稀。

去年普查的人口,人口二十六万七千余户,共计约一百一十多万人。

而肃川有二十三州府,六十四县衙。

一百多万人均摊下来,每个县衙里只有四千多户人家,一万五千多人。

四千户每家人开垦十亩地,每亩地出粮一百五十斤,才多少?不过近四万石粮食。

根据朝廷律法,每户粮食出三抽一,也就是一亩地出一百五十斤,收五十斤的税赋。

而这五十斤税粮里,三分二要登记造册,送到州府衙门,而后统一送往户部,上交国库。

剩下的三分之一送到县衙粮仓,作为公济粮,用于发放县里的士子补助,以及县衙开支,修缮县里的道路,或者其他开支。

如果之前说的都没有用完的话,余下的一部分作为储蓄,来年作为余济粮上交国库,这也是县官的政绩。

但是如果遭灾的话,余济粮就要变成救济粮散发出去,谓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几年肃川年年遭灾,别说余济粮了,就连上交国库的公粮都交不上来,民众们死的死跑的跑。

县衙里怎么可能还会存着五千石粮食?

就算没有遭灾,四万石,一抽三,再抽三,也不过剩下三四千石,县衙可也不能留下五千多石粮食!

连这种满打满算都不可能的事情!这造谣造的没谱了!”

辛无谓迷迷糊糊听着李廷的分析,可是他一点没听懂,只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少爷,您说的都对,那咱们怎么办?”

李廷看着辛无谓还有些懵懵的样子,满意的点点头,自己曾经上数学课的时候,也是这样啊,光头老师当时关爱智障的眼神,到现在他都记忆犹新,没想到现在自己也能这样。

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爽!

“行了,这种事情别人不知道,但是县里的县丞,文案也就是师爷,还有衙役们肯定都知道。

可是他们都没有任何辟谣,衙役更是将人直接软禁了起来。

这背后肯定藏了一个幕后黑手。

我们再想一想,灾民是从威城出发的,而威城县令又被软禁,一下子线索就很明晰了。

看来这个威城县令肯定有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啊。”

辛无谓挠了挠头,然后迷迷糊糊的说道:“少爷,您吧唧吧唧这么多,就最后一句我明白了,是要杀了这个威城县令吗?我现在就去。”

说着辛无谓就要转头就走,他感觉今天好懵啊,少爷好厉害啊,好像比之前什么都记得的时候还厉害啊。

李廷急忙拉住了辛无谓喊道:“你干什么?!”

辛无谓目光呆滞的看着李廷:“不是要对威城县令动手吗?”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智圣东方朔

智圣东方朔

秋风瑟雪
智圣东方朔简介: 如果梦境可以穿越 如果宝剑可以化身为人 如果马邑之谋成功了 如果……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
其它 连载 18万字
大唐风云三百年

大唐风云三百年

笑谈大唐
大唐风云三百年简介: 我这里要讲的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唐代历史。故事从公元617年开始,到公元907年结束,一共二百九十多年的大唐历史。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没有虚构,没有讹传,只有真正的历史,那些真的人,真的事。史料的来源主要是《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官方正史,用时间和事件把人物串联起来。本书中记载的人和事情都
其它 连载 12万字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

D.T.A.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简介: 末日中,最令人恐惧的,并不是那些成群的丧尸,而是无尽的绝望,你无法想象刚刚和你谈笑风生的,转眼间,就会变成躺在地上的尸体…… 手动标签:末日、生存、召唤、战争。
其它 完结 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