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会稽郡,禹杭邑,南征署。
这一个月来,将离和越通还有一众将领对南征事务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准备工作与南攻策略已经相当完善。
十万大军要乘船走海路登陆闽越,虽说航程时间不长,但是要以船为营,作为从海岸线向陆地发动进攻的支撑点。
而禹杭则作为南征的大后方,从海路不断往前线送去粮草和兵士。
这样的部署直接解决了物资运输的难题,也不用分散兵力专门来运输粮草。
但十万王师不比越氏水军,他们缺乏行船经验,也没有长期在海船上生活过。
所以大军抵达禹杭的头一个月里,大家都在分批训练,练习在船上的生活。
越氏受王命造船,要求全力协助王师南征。
南郢拨了钱,嫁了公主,还给越通封了个定海将军,他们就在三个月内倾尽所有可以动用的人力造出五十艘专门运送士伍的大船。
越氏水军本就有五百艘船,但体量较小,平时他们在海上都是十几人一艘,硬塞的话,平均每船最多只能容纳一百人。
而后建的大船,每船可供五百人同时生活,若单单是运输,士伍们只是站在舱里和甲板上,那这个数字就可以达到一千人。
船舱内部空间很大,运输船没有特别的设备,全是用麻绳编的吊床。
吊床上下连接分五层,也就是说一张吊床的面积中、纵向编排了五张吊床,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禹杭江口是一片广袤的泥沙浅滩,船队停靠在禹杭入江口外五十里海域杭州湾,士伍们上船后首先要学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攀爬吊绳。
然后是熟悉水性、旗语、船上集结的鼓点以及与越氏水军的磨合。
船的吨位决定了它近岸的距离,就算大军坐船抵达了闽越沿岸,为了不搁浅,也只能把大船停在很远的海面,然后就像抢滩登陆那样,换舟上岸。
上岸的舟虽然体积小,但也能满载五十人上岸,这种舟的建造非常简单,对熟练水事的越氏人来说毫不费力。
一百艘登陆舟跟随大船待命,届时将分批往返大船,将船上的兵卒和物资送至海岸滩地。
然而相比抢滩,南征大军则是要从容的多。
登陆舟分四批接连交替运兵,这样可以保证士伍运输的不间断。
尽管同时登陆的人数不过千余人的一个部,但闽越人都是分散的部族,即使在海岸有侦察兵,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聚集足够抵抗的兵力。
而且他们简陋的武器在面对这样距离的敌人时几乎完全没有威胁,每条登陆舟都配有十名弓弩手,五名拉长弓,五名射大弩,完全可以保证登陆士伍的安全。
士伍们在登陆后听所属校尉号令整队,在海边等候大军集结,大约半日即可有四个营两万人的兵力上岸,然后逐步向内陆推进扎营。
就在这个方案初步成形之后,前去闽越海岸侦查的越氏水军回来了。
他们带回几个很合适的地点,不知地名,与禹杭相距三至十的航程。
闽越海边多嶙峋小岛,岸边多山岩,还有一路长进海里的丛林,非常便于敌人隐藏、埋伏,怎么看都不适合大军登陆。
而探子回报的这些地方,均视野开阔的海湾,浅滩一马平川,近岸没有丛林遮挡。
其中一处,对面有一座不小的无人岛与之遥遥相望,距海岸大约两刻航程,小舟环岛需要半日,照这个面积来算,估计可以屯兵过万。
将离当即决定将这个无人岛作为大军集结的一个跳板,可以把船上士伍运至岛上扎营,作为运输船支撑点的一个延伸,至于其他登陆点,则按原计划进行,届时几路同时向内收进。
等准备工作一切落定,将离麾下的裨将贺岩上报王师士伍水性已成。
将离下令全军明日出征。
……
时值季冬,南方的深冬并不算寒冷,只是海风湿冷刺骨,连火气最旺的大汉也耐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