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六 世界纪录,我来了 (第1/2页)
肥美的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晚上五点多,韩嘉莹带着五种
-
产物,踏上了返回邯丹校区的校车。
这些产物中,包括许秋的第三代
系列,各自
毫克以上,以及她自己的第二代
系列,各自
毫克左右……
韩嘉莹第二代产物的分子结构中引入了若干个噻吩单元,增加了若干活性反应位点,故而不能采用先硝基化、后硒化的方式,在
湾位引入硒原子,她的第二代产物就是最终代产物;
而许秋的最终代产物则是第三代。
当然,这里的最终代产物也只是暂时的,还是可以进一步优化、迭代的,不过那就必须从初始
开始进行改性了,相当于重新规划合成路径。
关于“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迭代产物”,许秋和韩嘉莹之前商议了一番,考虑到魏老师打听到的消息“有两个以上的课题组也在研究
-
体系”,两人最终决定:
步子不要迈那么大,容易扯到……
稳一手,先把手头的这些体系做完善,把核心工作的文章先发表了再说。
因此,这一趟韩嘉莹把合成这五种
-
分子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中间产物也都带了回来,之前许秋特意交待她,每种中间产物保留
毫克左右,现在可以直接拿这些中间产物做各种基础表征。
理论上,如果在发表的文章中包括一种新材料的合成,那么所有中间产物的基础表征,如核磁、元素分析、质谱等,都是要补充齐全的。
除非,其中某些中间产物是有文献报道过的,或者商业化的,那样可以直接引用文献,或者标注购买的厂家。
之前他们基于聚合物给体材料
系列的工作,单体材料都可以直接购买得到,因此便省去了这些步骤,只要对最终的产物进行表征即可。
而现在做小分子受体就不一样了,每个中间体通通都要数据。
其中,许秋和韩嘉莹的体系倒还好,反应步骤并不多,工作量不会增加太多。
但陈婉清的
、
体系,有十多步的合成步骤,也就是十多个中间产物,每种都要提供大量数据,工作量显著提升。
这也是她不愿意花功夫把文章写出来,然后发一篇三区的原因——费力不讨好。
哪怕是三区的文章,也是要数据齐全的,不能说文章档次不高,数据方面就可以缺斤少两,没这个道理。
五点半的校车,六点半才晃晃悠悠的驶回学校。
许秋在校车停靠点接上韩嘉莹,此时已经三月下旬,入春多时,这个时间点天还很亮,两人没有在校园公共场合里太过放肆,手牵手向材一方向溜达着。
一路上,并没有遇见什么熟人。
快到材料一楼的时候,许秋见韩嘉莹还抓着他的手,没有放开,忍不住揶揄道:“今天不怕被别人看到啦?”
“唔……”韩嘉莹偏了偏头,“师兄离开的时候,实验室里还有别人吗?”
“田晴在的,她好像在等闺蜜一起吃饭,现在不知道有没有离开。”许秋道。
“这样啊,”韩嘉莹犹豫了片刻,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撞见就撞见吧,反正我们的关系迟早也要公开的。”
“认真的嘛,”许秋转头看了看学妹的侧脸,微微发红,有点可爱,随后提议道:“我可以先去
侦查一下。”
“不用啦,之前我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韩嘉莹笑了笑,“现在已经准备好啦。”
“好呀。”许秋停下脚步,转身揉了揉学妹的头发,她也如同一只小猫一样配合着,在他的大手下蹭来蹭去。
原地停留了一会儿,继续朝实验室走去。
不多时,两人到达
门口,门已经锁上了,里面也关着灯。
“看来田晴学姐已经离开了。”韩嘉莹有些庆幸道。
“是啊,”许秋也没点破,继续道:“我们先把合成产物转移到手套箱,然后去觅食,都快七点了。”
“好哒,我也有些饿。”韩嘉莹说完,拉开书包外层的拉链,从夹层中取出一个白色垃圾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有若干个玻璃瓶,“一共
多个,包括全部的产物和中间产物,我都已经贴好标签了。”
“辛苦你啦,今天多吃点。”许秋接过垃圾袋,在交接的过程中,瓶子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就犒劳自己喝一杯奶茶吧,”韩嘉莹轻叹一口气,“哎,前些天称体重又胖了两斤,按理说每天做实验运动量也不小了,怎么就减不下去呢。”
许秋一边穿实验服,戴手套,一边上下打量了一番学妹的身材。
因为她是从张疆做实验回来,穿的比较保守,下身是牛仔长裤,全部遮住了,啥都看不见,上身嘛,就比较突出了,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我感觉你不胖呀,身材应该算偏瘦的。”这倒完全是许秋的真实想法,并没有口是心非的意思。
“是嘛,”韩嘉莹有些开心,“不过,现在已经
斤了,还是要控制一下,不然就要奔着三位数去了。”
“
米
,
斤,属于正常的好伐,”许秋怂恿道:“听话,多吃点,再长胖些,太瘦了不好的,”
“好呀,不过……”韩嘉莹歪了歪头,“总感觉是阴谋呢。”
“并不是。”许秋摇了摇头,将玻璃瓶连同垃圾袋一同传送至传送舱中,随后暗自吐槽了一句,‘不是说,体重不过百,不是平胸就是矮,怎么到她这里就失灵了呢?’
接着,他进入手套箱,将玻璃瓶分类放在他的乐扣盒中,顺便在模拟实验室中备份了一份,并让模拟实验人员摸索基于五种最终代
-
产物的器件性能。
相对于之前较为粗糙的初步探索模式,这次许秋做了一些改进:
一方面,他固定了给体的选择,只使用
、
这两种在前期实验中表现最佳的给体材料。
另一方面,他也扩大了实验条件的摸索范围,放开了对于
比例、溶剂类型、的添加比例等方面的调控,这些方面在之前都是固定死的。
总的来说,探索变得更加有目的性,也更加精细了,代价就是耗时更长、消耗的积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