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青年班组的培训还在按步就班的进行,肖远航也积极的挖掘着青年班组的闪光点,与雷锋班的共建刚刚开始,他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更是精心撰写与雷锋班进行共建的报告以及共建的情况,向分局团委汇报。
一周之后,肖远航所发出去的稿件陆续见报,第一个刊发的报纸是《辽东铁道报》,在三版共青团园地用了四分之一的版面对古河列车古黄一组与雷锋班的共建活动进行报道,并配发了三幅照片。
紧接着是《
铁道》刊发了肖远航采写的稿件,虽然篇幅不到千字,而且只配发了一幅照片,但肖远航毕竟只是冒然投稿,能给这么大版面也足见《
铁道》对此新闻的重视了!
接着《辽东日报》和《松江日报》也刊发了出来,.&#
;u
a&#
;
&#
;&#
&#
;两大省委机关报报道的篇幅虽然不大,也就是三四百字的文字稿再配发一幅照片,两报报道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是从肖远航采写的
多字的通讯稿中编辑截取的,即使这样也难能可贵了,如果没有唐婉君的推荐,估计这个报道很难登上两大省报的版面,毕竟,现在不是“
、
”学雷锋活动日。
最后报道出来的是《
青年报》,做为共青团全国最高的机关报,虽然只刊发了一幅照片外加一百多字的图片说明,但其是覆盖全国的大报,其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而松江和辽东团省委的领导,都对这份报纸十分关注,要打造省级青年文明号,必须先给团省委领导一个好印象!
***************************************************
:这一章是老曲在沈阳码到后半夜
点半码好的,也是设的定时发布,大约后天中午才能到家,谢谢兄弟们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