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六 交给老师 (第1/2页)
肥美的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晚上六点,材料系研究生新生被组织到一起参加《材料工程实验室安全与管理》课程,地点在第三教学楼
教室,莫文琳、许秋、孙沃排排坐在一起听课。
授课老师是系里的一个老教授,王少先,他的头发已经花白,年龄看着有
+。
王少先许秋还是有所耳闻的,是材料系刚建系时就进来的元老,资历非常老,不过他在学生眼中存在感并不强,因为教的课程是比较晦涩的专业选修课《
射线衍射学》,修读的人并不多。
不久前材料系里挂出一条公告,王少先教授被任命为材料系的“安全主任”。
这个“安全主任”的职位以前是没有的,算是响应国家号召而新设立的一个职位。
简单来讲,就是负责材料系里各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也就是唱白脸的。
因此,需要一定的资历才能镇得住场子,如果选个
多岁的青椒学者,肯定难以服众。
另一方面,干这个活儿也会得罪人。
比如,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长江”或“杰青”的实验室,因为出现了安全问题需要关停、整改。
如果是没有帽子的青椒学者来负责这事情,为了防止被秋后算账,他大概率没有勇气朝“长江”、“杰青”开火,而是会选择视而不见。
当然,这种事情要是被爆料出来放在网上,这个青椒一定会被各路键盘侠们群起攻之。
可所谓知易行难,大多数人在网上可以对各种社会事件指点江山,真到了自己处于矛盾境地,多半也会做出和当事人一样的,“委曲求全”的选择。
目光回到课堂上,这届材料系六十多民新生全员当场。
原因嘛,也很简单,这个课是要点名签到的,而且辅导员鲍伟,以及材料系几个副系主任都在场旁听,谁敢不来呢。
于是,六七十号人坐在一起看
,
上放映着一些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视频、图片、文字。
王少先拖着长调:“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近期……国内实验室……发生的……事故情况。”
“这是前不久刚被报道的一例,位于松江大学园区的东伐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一名学生受轻微擦伤。”
对于这次事故,许秋也有所耳闻,不过这个事件的热度也没维持多久,相关报道就在各个群聊里转发了大概六七天左右,然后就销声匿迹了,他依稀记得最后调查结果是“学生操作失误所致”。
互联网的记忆都是有限的,只要不是
这种级别的事件,其他大多数当时看起来是“天大的”事情,只要不持续报道,时隔三年又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起来呢。
王少先有些催眠的声音继续响起:“往前追溯,
年
月
日上午
时
分左右,清北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事故原因为没有意识到氢气有泄漏,高温实验引发氢气爆炸。”
死人了,那么这事还是挺严重的。
不过许秋之前并没有听到或看到过报道,可能清北大学的公关做的比较好吧。
一般高校里发生实验室事故,轻伤、重伤比较常见,直接造成人员伤亡的例子相对比较少一些,因为通常做实验室时,危险的试剂用到的剂量都比较少,或许有慢性毒性,但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直接危害。
也就是氢气这种东西比较特殊,因为氢气是气态的,一旦发生爆炸,火焰会瞬间蔓延到整个空间,造成大面积的高温与冲击波,人还来不及逃生就直接被地图炮给轰死了。
“
年
月
日下午
:
分左右,苏城大学物理楼二楼实验室在处理锂块时发生爆炸,苏城消防调集
辆消防车参与救援,无人员受伤。”
“
年
月
日下午
点左右,位于北四环学院桥东南方向的北大医学部中心实验楼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但烟雾弥漫整个大楼,多名被困楼内的人员从三层窗口二层平台疏散到楼外。”
“
年
月
日下午两点左右,金陵大学鼓楼校区化学楼
楼发生甲醛泄漏,约
名师生疏散。三辆警车和四辆消防车紧急赶往现场。事故中不少学生喉咙痛、流眼泪,感觉不适。”
“……”
“
年
月
号,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实验楼二层的一个实验室失火,没有人员伤亡。”
虽然老教授讲课的效果一般般,但新生们在看过
后,多多少少还是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将来被挂在安全教育
中作为范例。
王少先讲完
后,辅导员鲍伟接替了他的位置,轻咳一声说道:“我来介绍一下实验室安全考核的方式,以电子试卷的形式进行,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各自有
、
和
道题目,每题
分,答对加
分,答错分两种情况,一种得零分,一种倒扣
分。”
听到有些题目答错要倒扣
分的时候,台下一片哗然。
鲍伟解释道:“倒扣
分的题目并不多,共计
道,都是属于那种绝对不能答错的类型,所以不要担心。考核的满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