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无恤之前向鲁城要求的粮、帛、军械、车马、药品、乃至于疡医等,季氏和孟氏全部应允,已经陆续运抵中都。&#

;&#

;&#

;&#

;&#

;&#

;&#

;&#

;&#

;伴随而来的还有鲁侯第三封催促赵无恤南下的简册,虽然语气依然婉转,但依然能从中看出他的焦虑。

至于季氏、孟氏?他们迫切希望赵无恤快点和盗跖两败俱伤,区别只是季氏不希望赵无恤势力彻底消失,最好是实力削弱一半好让两家相互扶持,而孟氏的公敛阳则巴不得无恤败亡。

所以,当子路彻夜兼程从阳关赶到中都时,赵无恤正安排从各处汇集过来的兵卒们列队集结,准备即刻南下。

子路先火急火燎地冲进城探望孔子的伤势,见他并无大碍后松了口气。随即被孔子训斥了一通,说他不先向小司寇复命却先来办理私事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子路这才连忙赶到南门处,与赵无恤见了一面。

“由来迟,有罪!”

碰面后,赵无恤打量了下子路,见他穿着沾了不少尘泥的武士装扮还未换下,精神有些疲惫不如往昔,眼中却更增添了几分自信。

子路在阳关的使命完成得十分漂亮,他抵达阳关没多久,已经逃进灌邑的阳虎也派人过来了,谁料被子路留下截留的人斩杀于城外,绝了阳关宰的退路,不得不重手机看小说哪家强?手机阅读网归鲁国治下。

于是赵无恤便夸赞道:“何罪之有?子路单身出使阳关,虽无子贡、子我的妙舌生花,但以你只以无宿诺的名声就使得阳关宰愿意盟誓投降。答应永不叛鲁,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单单这件事,就能和当年坠绳出城。逼退楚军的宋国华元相提并论了!”

华元,是一百年前的宋国执政,宋文公十六年,楚庄王派行人出使齐国,经过宋国时故意不借道,以试探宋国是否会屈从于楚。华元认为这是对宋国的侮辱,将宋当做附庸傀儡对待,于是便毅然杀了楚使,引发了楚庄王伐宋的战争。

那场仗一打就是数年。宋城粮尽,但性格执拗的宋人却尤不投降。直到撑不下去了,华元才在夜里潜入楚军营,一路无人察觉,直到楚国司马子反的大帐中,登上子反之**,亮出二尺白刃喊他起来。

面对子反的骇然,华元说:“寡君派我来把宋人的难处情况告知司马,敝邑已经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地步。尽管如此,若是想要吾等宋人与楚国结城下之盟,宁可灭国也不愿!但汝等若是能退兵三十里,体面地结束战争。宋国将唯命是从!”

司马子反害怕,就和华元订下盟誓,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之后宋国果然按照允诺服楚,华元凭借自己的勇敢和诚信结束了这场惨烈的战争。

率直的子路从不掩饰自己的情绪。闻言后一路上的疲惫尽去,面露喜色。

赵无恤用华元来夸奖子路这次立下的功劳。的确恰如其分。首先,阳关宰是阳虎残余叛党,有徒卒近千,若是和灌城东西呼应,为祸泰山南麓,就相当于在鲁国北境打开了两个缺口,保不准齐人便乘虚而入了,这当然不符合赵无恤的利益,他的纵虎之策就会变成一个养虎为患的笑话。

所以他才让子路去冒险一试,阳关宰也是个执拗的军人,一向听不进巧言**,对子路倒是极其信任。既然子路以鲁侯、三桓的名义说了会保他们的命,还会让一切保持现状,自然就允诺了,何况还有赵无恤交给子路的东西在起作用。

“也是多亏了司寇从阳虎处得来的阳关虎符,彼辈才相信阳虎已败……当日我听到中都被围困的消息后慌乱不已,再次忤逆了司寇还请司寇惩处。司寇救下了中都,救下了夫子和众弟子,子路虽然不才,却有七尺之躯,二尺之剑,可以上阵杀敌!这次南下击贼,还请司寇带上我罢,我愿意为司寇赴死,好报效此大恩!”

说完子路竟然伏地下拜,对赵无恤施以重礼。

聊到这儿,赵无恤却是想起了一件事情:子路这次劝降了阳关,立下的功劳不可不赏。足够从行人署区区还人一路升到邑宰、邑司马的级别了!

阳虎倒台后,他的党羽也树倒猢狲散,不知有多少邑职位空缺,想孔子和少正卯这样提前洗白的聪明人实在太少。不过无恤猜测,若是让子路自己选,他一定会在孔子请辞后担当中都宰一职位,鲁城里的孟氏、季氏肯定不会反对。

若是那样,就会跟赵无恤倾向的人选宰予发生冲突。

面对这件新冒出来的麻烦事,赵无恤立刻便有了个好主意,他说道:“子路的功勋不可不赏,我身为小司寇虽然不参与任免官职,但却可以举荐。鲁国有这么一处地方,它是千室之邑,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内外交困之下,急需一个人去主持军务,重振旗鼓,子路可愿意为之?”

子路有志向,而且志向还不小,他想要执政千乘之国,使其富强。但在听了赵无恤“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后,加上孔子的教诲,他也懂得路要一步一步走的道理,邑司马,便是通往这一理想的第一步。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他竟然也不问是哪,直接就拍着胸脯允诺了。

“得子路一诺,胜过百镒黄金!那这事就说定了,战事结束后,我便举荐你做阳关司马!”

“阳关?”子路恍然大悟,原来是那地方。

在季氏的妥协下,阳关目前可以由邑宰控制,保持原本的秩序不变。但考虑到的它是鲁国的北方重镇,所以必须安插一个能让叛军和鲁城势力都能接受的邑司马。

子路为人中正,不党不阿。十分忠于职守,他与子服何相熟悉。对季氏有搭救之恩,又是阳关叛军信任的人。有他在阳关。既能督促阳关人顶住齐国的招降和进攻,又不会平白让季孙氏收回捡了便宜,简直是个完美的人选。

赵无恤心里暗暗计算,如今孔子的众多门徒里,子贡、公西华、冉求,加上即将升职的子路、宰予,倒是有五六个因为他的缘故得到了不错的职守,明面上,他赵无恤的确是儒家最好的朋友。

但儒家的核心鼻祖孔子。赵无恤却不大想让他继续历史上的进程,无论是他上台后与齐国议和休战,还是试图增强鲁侯君权,都与无恤想要坐大、立功归晋的道路相冲突。

所以,若能让孔丘提前二十年从政治上退下来,做个在野的教书先生和博学顾问倒是挺好。赵无恤的这个心思从未有人察觉,因为这时代的人自然无法理解后世对孔子此人的复杂情绪……

……

子路深恨盗跖在中都辩论里侮辱孔子本人,污蔑孔子之政,更恨群盗伤了老师。便请求跟赵无恤一同南下剿寇。

虽然子路的加入会为军队增加一员猛将,但赵无恤并未答应他,且不提子路从离了阳关开始已经不休不眠两天两夜,拉车的马换了三次。只想早一步赶到孔子身边。就说中都作为赵无恤此次南下进剿的大后方,有子路主军,宰予主政。他也能放心一些。

被赵无恤拒绝后子路有些闷闷不乐,中都之战的事情。他也听几个师弟叙说过了。听到武卒以少击中,只花了半个时辰便将四千盗寇打的追亡逐北时。他顿时兴奋不已,起了战心。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老武

老武

笔触凌霄
老武简介: 鎏金破落均不为,只是意难平。 成王败寇浮生事,但求不亏心。 早起晚睡一支笔,痴想少年事。 空留拂尘在人间,却道世道难。
其它 连载 12万字
晋上卿

晋上卿

熙檬父
晋上卿简介: 重生春秋晋国,成为尚未发迹的魏氏家族一员,名唤魏相。 这是一个熠熠生辉的时代,也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 秦穆公遗泽未散,殊不知秦之沉沦刚刚开始。 楚庄王磨刀霍霍,正准备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上卿赵盾一手遮天,可晋侯和卿大夫们对赵氏的觊觎和反扑才刚刚开始。 小小的魏氏也身不由己的卷入了这样的一场时代洪流之中。 行差踏错一步,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不想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就只能独占鳌头,
其它 完结 88万字
大汉箭神

大汉箭神

庄不周
大汉箭神简介: 少年强,则大汉强! 这是一个侠气纵横,意气风发的时代。 胯下千里马,掌中宝雕弓,匹马踏匈奴,三箭定天山。 功名自当马上取,大汉雄风万里扬。
其它 完结 328万字
重生九次,心态崩了让世界毁灭吧

重生九次,心态崩了让世界毁灭吧

三百斤的煮夫
重生九次,心态崩了让世界毁灭吧简介: 别人家系统,创造完美男人。 我的系统开头一句话“请开始你的表演。” 结尾一句话“不够精彩请从来。” 我开始我的作死人生,做过拥兵自重的异姓王、游戏人间的剑侠、君临天下的帝王、修过仙、入过魔、出过家,尝尽人生百态。 在后来,心态崩了,不玩了。让世界毁灭吧。
其它 连载 15万字
守鼎1643

守鼎1643

寒玉阳
守鼎1643简介: 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秋,煌煌明祚在流贼和满清的连番打击之下,早已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值此鼎革之际,一个现代人灵魂穿越到了落难在广西的永明王,即未来的亡国之君永历帝朱由榔身上。 还有不到半年满清就要高举着屠刀入关占领北京,三年后攻入两广,再十五年后他就要被汉贼吴三桂抓住,用弓弦残忍得勒死。已知今世命运的他面对此危局又该何去何从? ps:本书行文相对严谨,合理考据,军事种
其它 连载 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