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清晨大军开拔,李隆基亲率百官于长安城外摆下御驾仪仗,为哥舒翰设酒壮行。一时间旌旗招展,角鼓喧天,惹来一众京城百姓围观。

哥舒翰的中风蒙圣人御派太医官调养,稍有好转。此刻着重铠在身,再番叩谢圣恩,一碗御赐壮行酒只干了一半便觉不适,但众目睽睽之下,只能强饮下去。好歹撑到上得马去,将一众百姓的欢呼叫好声撇在身后。

太医嘱不可长途骑行,行出数里后,哥舒翰已支撑不下,只好钻回辕车里躺着休息了。

同行出征的王思礼亦是一身戎装骑在马上,远远地望着哥舒翰愈发笨重的身形,吃力地下马上车,不禁回想起当年那个叱咤青海湖畔,千军万马之中颐指气使的身影,如今这般果真有些英雄末路的悲凉感。

想当初陇右军势力初到京城时,自己也曾主动与杨国忠结些私交,所做一切确实只为哥舒翰能一路封王拜相,自己虽甘做马前卒,但到了如今,又已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毕竟眼下局势已变,自打安禄山以“清君侧”之名起叛军,朝中倒杨一派重又得势,而太子一方又主动找上门来,以新君之恩相许,哥舒翰已然日薄西山,可他王思礼仍在风浪之间,也是时候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作为朝廷大部援军的陇右军抵达潼关后,按照部署,王思礼作为马军都将,本部兵马一分为二,大部留守关内,另以小一部轻装骑兵趁黄河水枯冰冻之时,过风陵渡于河北岸扎营为哨,以防叛军绕河攻打潼关侧背。

为确保洞悉敌情,王思礼下令每隔一个时辰即派出一单骑前出刺探,即时回报敌人动向。

当日晚,从灵宝西塬回来的探马报说,安禄山次子安庆绪三日前率三万兵马自陕州大营出发,以骑兵为主,沿河直扑潼关而来,前锋已过灵宝,快则明日晌午前便可抵达潼关。

形势已然紧迫,王思礼听后却镇定不语,且等河北岸的另一路探马回来。因潼关关下便是黄河,枯水时节河床抬高,靠岸处便可行人走马,渭河与黄河在此处交汇,而黄河又正好在这里拐了个直弯向东流去,故而位于拐口的风陵渡极为重要,平日可做通商运货之用,但一到战时便是埋在潼关关侧的一处隐患。

好在北岸探马终于回报,风陵渡以东未见有叛军踪迹,顺流而下,直到二百里开外才发现有小股军马渡河的痕迹。

王思礼这才一握拳,倏地站起身,对众将说道:“本将军听闻,那安贼之子安庆绪虽武艺了得,但不善用计,眼下率大部骑兵自陕州奔袭而来,其势甚急,必求速战!”说着他环视了一下四周,见众将皆深以为然,接着说道:“本将军心中已有退敌之策,这便去向翰帅请回军令来!诸将各自回营造饭,让军士们吃饱了睡个好觉,明日一早寅时出发,随本将军去截他安庆绪的后路!”

王思礼亲自来到哥舒翰帅帐中,上报紧急军情,并将退敌之策一一陈述之后便请命出战。不料,却被以步军都将李承光为首的一众将军说成是想抢头功想疯了!

众人争执不下,还好哥舒翰不糊涂,听分析地有理有据,力排众议,当即下令按王思礼之策调度,诸将径自回营整军备战,严守各城关隘口,又令别将庞忠引精骑兵五千,待王思礼截断敌军退路后出城夹击,誓要生擒安庆绪!

军令之下,兵士们各自备战,神情紧张,又多少有些手足无措。只因大军仓促征调,不少人原是京师周边的游民,根本没打过仗,只在大军开拔前训练了一阵拉弓射弩而已,对军中的规矩根本不甚清楚,全靠一些老兵们口口相授。

说也是巧,夜入子时,北风愈劲,彤云密布的天空竟飘下鹅毛大雪来,关内关外不出半刻便一片银装素裹,白宇茫茫。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从战火年代穿越而来

从战火年代穿越而来

江南白狐
从战火年代穿越而来简介: 我,王抗,来到了一个更加陌生的地方——刺激战场 啊这......
其它 连载 4万字
三国之天下一统

三国之天下一统

辣么刘
三国之天下一统简介:
其它 连载 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