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连七八日,羽林卫从前方带回的探报都是哥舒翰已亲率大军二十万出关外寻敌主力决战。直到初九傍晚,圣人如前几日一样,早早地用了些御膳,就在紫宸殿里眼巴巴地等着来人保平安。
照例是每日申时三刻,东城门的城门官就能看见远方燃起的平安火,一路报到大明宫内最多酉时正,定能看见殿外的中人小跑着进来禀报平安火已燃起,最晚至子时左右,前方快马就能带回完整的最新军报。
可等了足足一个时辰,仍不见来人报平安火,圣人有些坐不住了,额头上直冒虚汗,只听高力士在一旁劝道:“大家莫急,兴许是给耽搁了。哥舒翰大元帅亲自领兵出战,官军又数倍于贼寇,断然不会有失。”说着吩咐内侍去尚食局端一份冬蜜汤来御前。
“不用了,朕没心思喝汤。”圣人摆摆手说,“阿翁,你让思艺来,他腿脚快,跑一趟东城门看看究竟为何。”
高力士答应着去安排了。好不容易等到袁思艺一路气喘吁吁地从东城门回来,圣人已是焦虑不堪,起身急问道:“快说,怎么样了?”
袁思艺气还没顺过来,一字一顿地禀说确实未见平安火,但他已传令让城门官派人出城去打探,说完仰着头谄笑,意思是想让圣人夸他机灵做得好。
可圣人却一下子泄了气一般,瘫倒在御辇上。他心中似是有了不好的预感,招手将高力士唤至近前,无力地说:“去请杨相国和韦尚书即刻进宫来。”
杨国忠和韦见素应召前来,一番御前答问之后,杨国忠的意思很明了,自从哥舒翰驻兵不出以来,他便暗自开始筹备退路,如今移圣驾入蜀地避祸已是唯一出路。圣人不是第一次听他提起此说,此刻仍是犹豫不决,毕竟弃都而走实乃最后选择,在此之前他仍抱有坚守长安抗击叛军的幻想。
直到第二日一早的群臣早朝之上,圣人盛着龙袍,用略带颤抖的声腔问道:“众位爱卿,当此国难之时,有何拒敌保京师长安之策啊?”
堂上阶下,百官驻立,个个皆俯首沉默。昨日未见平安火的消息早已在百官之中不胫而走,一时间廷上竟无一丝响动,静得出奇。圣人难掩心中悲恸,竟当着众人放声痛泣起来,哭得像个寻常百姓家的老人一般。
这时杨国忠站了出来,大骂安禄山无耻小人,国贼巨奸,他早就预言过此人要反,可满朝上下竟无一人信他!众臣也只好诺诺应对,再没有人多说一句。
忽然殿外传有探马回报军情,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珠屏息凝听。当听到报说潼关已破,二十万大军已不见踪影!百官内竟有数人因惊惧而失足跌倒,场面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圣人几乎昏厥,在高力士等人搀扶下勉强送回寝殿,其余朝臣一哄而散,各自奔走而出。
这下算是彻底乱了套,叛军攻破潼关,圣人几乎被吓死在朝殿之上的消息在坊里间传得炸了锅一般,本就惶惶不得终日的长安人心,如今已临崩溃边缘。
此刻,在家中布置喜宴的独孤也听说了消息,万万没想到才过了几日,形势陡转急下竟到了如此地步。但一切也如预料之中在一一应验,他心里清楚长安城接下来将面临什么。他把阿兴叫来叮嘱了一番,让他带着秀娘和季周即刻便动身往香积寺暂避,若听闻叛军往长安来,便径入秦岭取汉水南渡。
阿兴担忧少主安危,劝他一同离京,独孤没有答应,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不能走,因为千金还在这里。
当天独孤便送走了三人,还未停当下来,郡王府来人传令,让他即刻往京师禁军衙门陈玄礼将军处报到。他匆忙收拾之下便动身前去,一抵达禁军营地,听说的第一个消息便是圣人亲口下诏——他要御驾亲征!陈玄礼将军一番慷慨陈词,号召众将士必怀护君救国之心,可他心中明白,数点一下人头,城内外的禁军加起来还不到五千人,拿什么去亲征十五万的叛军?
直到被通知翌日寅时出发,独孤仍然不知到底要去向何处。他心中忐忑,去郡王府想面见李俶,却被告知王爷早已往大内多日未归。独孤猛然想起数日前收到的王思礼手信中只一个“回”字,此时想来,难道是他已料到潼关早晚必破,让自己离京回营?可问题是如若潼关破了,长安城外势必一片混乱,哪里还有军营可回?
时近寅时,东方的天边已微露一丝鱼肚白,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独自在太极殿前徘徊,久久不忍离去。
四十多年如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年少气盛的小都尉,跟着同样年轻有为、胸怀天下的圣人,就在这大殿的白玉石阶下诛杀了韦氏、安乐公主及驸马武延秀等人,开创了李唐新的盛世。历经整个开元天宝,如今他已入花甲,圣人跟前的名臣良将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他陈玄礼永远披甲仗剑立于圣人身后,忠心无二。
眼前巍峨堂皇的殿楼承载了他四十多年风雨坚定的信念,一想到不日便要弃之于胡族叛军之手,往事历历在目,不觉已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