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向日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终,扶苏还是选择了劝说周使,以满足屈原对旗帜次序的要求。

一定要委屈一边的话,为了让会盟顺利进行,扶苏当然只能选择委屈周国了。

如今的周王室就连最后那点号召力都已经荡然无存,作为旗帜的作用也已十分微薄,相对于楚国的重要性,委屈一下周国似乎并无不妥。

其余各国使节眼看扶苏都同意了,也便都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屈原便得偿所愿地将楚国的旗帜往前又挪了一位。

受此大辱,姬凖愤然离席,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只是表达些许态度而已,根本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了。

安排了屈原这个最大的刺儿头,之后的商议便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各国都不敢,也都没有必要再给扶苏找麻烦。

于是最后的结果便只与之前所料的那样稍作变动,以昭、楚、周、赵、魏、卫的顺序定下了与会六国最终的位次。

第一个问题解决之后,会议还要讨论的,便是会盟中的议题。

此次六国会盟,最主要的目的当然还是表面上昭国提出的,要与楚国结盟的意思,不过其他各国也并非都只是观礼而已,他们在这次会盟中也都有着自己的诉求。

霸主政治在春秋时代代替了越来越无法调节诸侯间矛盾的周王室,起到了维持中原政治稳定、限制无节制的军事竞备的作用。

而随着时代走向了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关系愈发残酷的战国时代,由于国家之家的战争目的已经从单纯的争霸转向了吞并,霸主政治便已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有实力争雄的国君们也放弃了称霸,外交政策也转向了功利性质更强的合纵连横。

这对于小国来说是毁灭性的。

以二战时的例证来说,就是苏联与**德国之间放弃了争霸,转而达成了和约,这对波兰来说当然就是毁灭性的。

因为外交政策的转向,春秋时代几乎每年都有好几场的会盟,到了战国时代就变得稀稀拉拉了很多。

上一次著名的会盟,还要追溯到使蔺相如名流千古的渑池之会。

对比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会盟就能很明显的看出,在战国时代的会盟中,参与者往往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几家,而小国的君主是没有资格在中原政治上获取话语权的。

然而此次武关会盟,始皇帝却一反战国时代会盟的惯例,反而邀请了国力大衰的赵、魏,以及并不比周国强大多少的卫国,大有复古春秋的意味。

其中释放出的政治信号令各国都心中嘀咕,但都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能够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体现存在感的机会。

扶苏认为这是始皇在发射烟雾弹。

然而为了配合始皇做戏,扶苏仍然很是耐下心来,与各国使节仔细推敲。

直到皓月升起,终于敲定了几项重要的议题,令各国使节都略表满意。

只是在安排妥当,宣布散会之后,扶苏心中却总觉有点不对劲。

仔细探究之下,这般不对劲都是来自于屈原莫名的找茬。

屈原看似光风霁月,但从楚宫辩论中不知不觉就给扶苏下了套的情形来看,这位屈子并非一个意气用事之人。

相反,能够带领新党稳压郑袖、靳尚与老旧贵族一头的屈原,怎么看都是一位谋定而后动的一流政治家。

这样的人,不能够用看待一般人物的眼光去对待,因此他的所作所为都绝不是表面上看来那么简单的。

对于屈原应该如何看?

把他当成一位写诗写得很好的甘茂就行了。

那么再想一想,如果是甘茂在如今的情形下,突然提出要更换座次、旗帜位置这样近乎无礼的要求,他的意图会是什么呢?

扶苏一时想不太通透。

如果甘茂这么容易就能被人看透意图所指,那他就不是甘茂了。

“公子又要去练剑了吗?”

“嗯?”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明末1642

明末1642

荒夜剑客
明末1642简介: 现代青年柳亚夫,本在一家机械加工厂加工中心上班,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公元1642年秋的扬州。 面对满清即将入关,然后多尔衮颁布“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剃发令,他决心抗清。 伴随着穿越的,有一把精密的专业级游标卡尺。 两年后的扬州城外,他利用游标卡尺创造了一个精密工业基地。面对多铎的满清铁骑,他提着一把手工击针枪,怒向砍来的淌血屠刀。
其它 完结 23万字
隋末夺鹿

隋末夺鹿

牛角的二师兄
隋末夺鹿简介: 隋大业九年,裴璟站在辽东城下,进退皆是死局。 此时,大隋薄暮冥冥已黄昏,世家贵族磨刀霍霍向天下,草原异族野心勃勃往南来,乱军民匪剑戟森森立山头。 裴璟站在大隋的尸体上,环视天下,大声呼喊着:“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 这皇帝,我裴璟是当定了!
其它 连载 220万字
明左

明左

鹤城风月
明左简介: 老旧的王朝摇摇欲坠,新生的思想方兴未艾。 北方的草民奋戈一击,南方的烟柳歌舞升平。 异族的铁蹄肆虐中原,西洋的阴影步步逼近。 手握着二十万大军,饮马长江边,却可耻地做了民族的叛徒。 如今重来一次,不想华夏重复同样的悲剧。 唯有奋起,用铁与血为中华民族开拓出不一样的未来。 这是混乱的时代,也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 我叫左梦庚。 我爹是左良玉。 再回首, 我要让这历史…… 左转! 书友群
其它 连载 8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