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
市东南县岩西镇大米村有一个偏僻的村子,未通公路,座落于群山环绕当中,村里只有一条土山路进出,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子里共有
户人家,大多都是几十年前为了躲避灾荒战乱逃离到此。
刘家屋檐下,
多岁的老汉刘代昌正教着儿子识字,从数字一到一百,再是九九乘法表,最后是认全村人的名字。
“刘平安,今天把自己名字写
遍后才能去玩!”
刘平安是刘代昌独子,年仅
岁就被爸爸强迫性教了不少知识。
刘代昌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上学只上到了五年级,家里供不起学,就跟着乡里乡亲北漂去了
打工,在
遇到了同镇子的何琴,两人算是老乡见老乡,很快熟络起来,过年回家就办了婚姻,生下了刘平安。
刘平安
岁那年,刘代昌跟着村里人去了温州,到了妹夫牟文斌的工地上打工。
牟文斌是岩西镇公社二队有名的包工头,在温州承包了好几个工地,近几年发了不少财,附近好几个村子的工地劳力都在他手下干活,刘代昌妹妹刘小容嫁给了他,也算是享到福了。
刘代昌出去后,没多久何琴就拉着刘平安,要带他去七公里外的村小报名上学,刘平安抓着门槛死活不去,嘴里喊着:“我爸爸只教我写村里人名字,没有教写老师的。”
最后力气不敌,被何琴强行带了去,这是刘平安第一次离开大米村,跟着老妈报完名,何琴掏出
毛钱在校门口小摊买了两个油饼,看着刘平安狼吞虎咽的样子,她一口没吃,说不喜欢吃。
上学那天,刘平安跟随同村的几个孩子去了学校,刘老三家的女儿刘月大他两岁,带他去认了班级后才离开。
老师进来介绍一番后,让同学们拿出了语文课本,大家不识字,老师又举起书给大家看封面,大家照着图画拿。
往后的每一节课,都是这同一个老师上,进来让拿什么书,才知道是什么课,贫穷的山村小学,总共就几个老师,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的所有课程。
就这样持续到了刘平安四年级,没有老师愿意来这贫穷的地方支教了,学校坚持不下去,最后宣布解散。
大米村的几个孩子又转学到了更远的侯里村读书,每天走山路来回
个小时,早上
点起来吃饭走,晚上
点过才到家,遇上周五放早学,能在傍晚回来。
刘平安
岁那年,从学校回来,看见院子里歪歪扭扭的放着家里那口大锅,这是何琴给他留饭的锅。
何琴吃完下午饭后还要去地里干点活,就会留一些饭菜装碗里,在锅里加点水,灶里边儿再加点小火盖着保温等刘平安回来吃。
刘平安跑到院子揭开锅,里边饭菜已经被倒出来泡在了水里,冰凉。
何琴背着背篓回来,看见了院子里那口大锅,见刘平安没吃上饭,她哭着冲进屋子质问刘平安的爷爷刘青山。
“老头子,撒气也不能撒在孩子身上啊!”
刘青山吐了口唾沫,让他们滚。
刘平安不喜欢爷爷。
何琴走了几里路,去大队借电话打给牟文斌,牟文斌叫来了刘代昌听,何琴哭着跟刘代昌诉说着委屈。
没几天,刘代昌回来了,他买了一个座机回来装在家里,让何琴有事就在家里打电话,不要跑那么远了。
然后在偏房用泥砌了一个新的灶头,让刘青山自己去那边煮饭吃,年后又跟着牟文斌出了远门。
刘青山每次都不煮饭,等何琴煮好了他才假装去起锅烧火,何琴看出来刘青山的心思,又叫刘平安去叫刘青山来吃饭,刘青山叼着烟杆子,嘴里咂巴着:“好,好。”
等何琴母子开吃了,刘青山却依旧没来,要等何琴去喊他第二次才肯来,每次都这样,似乎在暗中较劲。
……
家里装了座机电话后,附近有些村子经常有人来借打长途电话,相对于跑到大队公共电话亭,去刘家离得更近,但刘平安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从不给钱。
在大米村刘平安有一个发小,叫王学,比他大两岁,俩人一起玩泥巴长大,大了一起去山上放牛。
王学的爸妈都在上海打工,几年才回去一次,刘平安没见过他们,王学跟他爷爷奶奶住,他爷爷奶奶很疼他,跟刘平安不一样,没有奶奶,爷爷也讨厌他。
王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为了方便联系,他爸妈从上海给他寄回来一部手机,自那过后,每次一起放牛的时候,他都带着手机跟刘平安炫耀,循环播放着:“请你不要再迷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