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塔院佛寺 (第1/2页)
咪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京郊玉泉山。
山壁石隙,随处皆泉。
泉水甘美清澄,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美誉。
东山,山之阳,乃是皇泉,有座汤泉宫。此处常驻御林兵勇守护,泉水只供皇宫使用。
西山,山之阴,是为民泉。黎民百姓,只为生计,又怎会路途劳顿于此处汲水,是故也只有京城显贵,日日有车马往来载运清泉。
两山之间的山坳,甚是幽静。
半坡崖壁之上一座不大的寺院,便匿在冬日萧瑟的树影枯枝之中。自山脚下,依稀只能望见山影丛林间露出一截不甚高的塔尖。
塔愿寺,正是万佛寺在玉泉山的别院。
是先有塔愿寺,还是万佛寺建得更早些,怕已无据可考。
玉泉山上塔愿寺,百年前便断了香火,早已是一座寂寥萧瑟的古刹。
那一座塔,并不高,更谈不上宏伟,只有七层。
一院,一塔,便是一寺。
格局甚微,也并无几间僧舍。
顺着山壁,一排七间屋子,居中的一间稍宽敞些,门楣上挂着大雄宝殿的牌匾,立着三尊不高的佛陀塑像,已是年代久远,漆面斑驳。
立身于院落尽头的玲珑塔下,苏赫举目望去,延展于视野间,便是一派豁然开朗的天地景象。
整座京城便在眼前。
视线落在自山脚蜿蜒至寺门处的那一道山径,苏赫不很明白,如此量小局促的塔愿寺,为何这条登山之路,却煞费工夫,是由一条条青石铺就?
他细细看过,那一条条大青石阶上均细细密密的凿出横竖规整的纹路,以防晨露晚霜令山路湿滑。
他不禁嗟然,往日的信善们究竟有多大的信念与愿力,方能铺就这足足九百九十九级的石阶。
身子日渐恢复了,今日,他已在这石阶上往来两趟,虽不觉得轻省,毕竟也已有了几分体力在。此时他额际微微见汗,身在塔下,山风清冷,觉着格外的爽利。
一回头,便看到身后站着那位不知名的老妪……
她总是低着头,不见面目,发迹已是斑白。她似乎是哑的,从不言语。只一人在这塔愿寺里看护着,每日将这寺院,里里外外洒扫的甚是洁净。
此时她手里擒着一袭棉袍,不声不响的站着,只看着苏赫的脚前三分之地。
苏赫见状赶忙躬身谢过,接过棉袍罩在身上。
一抹额际,汗早已是干透了的,自己也终就意识到在这里吹着山风沓汗甚是不妥,便向玲珑塔旁侧的那间居舍走去。
老妪无声的随在他身后,径自去往自己那靠近寺门的屋子,闭了门,再无声息。
苏赫端起桌案上的粗瓷碗,欲饮之际,才发觉碗里却不是水。刚刚煎好的药,尚是温热的。
……
山中无甲子。
古刹。
旧塔。
老妪。
没有粗茶,只有粥饭。
这几日,苏赫便是如此过的。
他也近似忘了,究竟已经过了几日。
只凭自身体力,不调动丝毫内息,能连上两趟山路,苏赫已经是很满意。
每日便是运功打坐,他的丹田炉鼎在静贤师太以她那赫人的修为将养之下已是日渐稳固。一想到自己体内,流转着的是师尊今世的修为,苏赫心里便暖暖的。
师姐不惜折损真元,替他疗伤,更有龙树上人替他吊命输入的磅礴内息……
此刻,在苏赫的经脉间,三道内息往来运作,三宗均是系出佛门,不分你我,之间并无任何冲突。
只是他的经脉自静贤师太调理之后,尚有几处要窍略有迟滞,运转之际稍有阻碍,却也无妨。
是可谓因祸得福吧……他如今炉鼎重筑,奇经八脉虽尚不能融会贯通,但积蓄日久的内息之隆盛,丹田内好似有一库之水,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
他隐隐觉得,一伺经脉间那几处要紧关窍逐一打通,与武道修习一途,那便是自有一番璀璨光景。
静贤师姐的点拨,苏赫已是觉悟。
羊角癫,便是羊角癫。
他若是能自身心境清宁,便可与这盖世奇毒相安无事。毒发的苦楚,确是不堪忍受,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他自己的心神境界。
既然如此,那也是无碍。
苏赫身轻念净,近似再无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