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人,得加钱最新章节!

武昌。

自兴汉军举义攻占武昌以来,叫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最凶的其实是一个降官。

此人就是最早投降兴汉军的宜昌学政王昂。

自降兴汉军以来,王昂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大义,正统。

其认为满清入关以来屠我赤手百姓,改我衣冠,断我文明,使我华夏大族沦为奴隶愚昧之人,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清廷的政策,从而唤醒广大愚昧无知的百姓起来共同推翻清廷。

由于王昂是第一个主动归降的清廷官员,因此被兴汉军统帅顾师道委任为湖北布政使。

可能也是千金马骨的意思。

王昂上任之后,立即在湖北动员百姓割辫蓄发,另外推行汉服汉冠,以此标明兴汉政权的正统性。

为此湖北布政衙门颁布了《汉人冠服制》、《汉人冠服图》,要求各级官员主动带头穿戴汉官服饰,并恢复从前汉人礼仪,将清廷加之给汉人的诸多陋习一一摒弃,并焚毁大量清代编撰的史料书籍。

为此有些走火入魔,连清廷给各地童生的教材《弟子规》都给禁了,《康熙字典》也改名为《洪武字典》。

更规定各级衙门公文凡出现清廷字眼,一律用“鞑子”、“胡虏”代替,同清廷的文狱完全相反,不知是王布政曾受文狱之苦,还是纠枉过正。

然而由于满清占领中国长达百年之久,百姓莫说知道汉服了,就是连前明知道的都不多,因此尽管兴汉军本身是明朝遗民组织,对明朝时期的汉人衣冠文明保存完整,但由于清廷的“汉奸”妖魔化宣传,使得湖北百姓除了少数社团分子、投机分子对兴汉军亲近外,大多持怀疑抵触态度。

同时由于湖北之地数十年未有战火,虽吏治腐败,但百姓尚能温饱,如此自是没有推翻清廷的动力。

所以,王昂推行的恢复衣冠新政在民间并未引起大的共鸣,仅武昌等大城市的街面上有汉服重现景象,其余地方依旧是过去穿戴。

倒是强制割辫蓄发取得不少成效。

为了让百姓主动割辫,王昂竟是下了严令,命人于各地广贴布告,称“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大势已去,复汉即将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朝之民。

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同满洲鞑虏,必置重罪。”

只是布告张贴开始,效果不甚好。

原因是百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今若割辫乃是对父母不孝。

另外就是很多百姓认为留着辫子虽然丑,但要是把辫子割了自个就成大光头,那样看起来更丑。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清廷统治百年,辫子在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认为自有人类之始便有辫子传承,今若割去乃是毁损祖宗传承。

加上有一些不看好兴汉军的乡绅暗中散布谣言,说要是割了辫子大清兵再来,就会统统砍头,结果自是令得百姓响应割辫者屈指可数。

针对这一情况,王昂一开始采取的是利诱手段,即在各地交通要道、城门关卡处设下免费饭菜,只要百姓愿意割辫,就能凭借割下的辫子享受免费饭菜,另外还可以领三文钱。

这个办法有一定效果,不少穷人为了这免费的饭菜真的来割辫,可不少人是一边吃饭一边哭的,并且在走时死活要把自己辫子带回去,说什么这样就算自己将来死了,也能让亲人在自己入殓时将其放入。

各地关于割辫的信息反馈到武昌这边后,王昂立时知道光是利诱不行,于是请求军队协助强制割辫。

“今湖广光复已数月有余,辫子仍未除净,而百姓尚有心怀犹豫,踌躇不剪者,是满贼之丑俗犹存,于我汉人声威有损。”

兴汉军统帅顾师道当即下令各部配合地方剪辫,在军队介入下,各地这才开始大规模剪辫。

毕竟跟命比起来,辫子也不是太重要。

但不少地方士绅尽管被强制割辫蓄发,也仍以“长毛”诅咒兴汉军,说“长毛”断然长久不了。

不过随着兴汉军势力越来越大,连大清的定西大将军都给打死后,士绅们态度明显有了一些松动。

不少人私下说到“长毛”时,不再如开始那般恶毒攻击,反而会感慨几句,说什么昔年我汉人不尽是长毛?

割辫的成功让王昂信心大增,为了捞取功绩,在兴汉军站稳脚步,他又建议兴汉军高层前往显陵祭拜,以表明兴汉军政权乃明朝后续,为华夏正统所在。

显陵乃前明嘉靖皇帝生父朱右杬的陵墓,初以亲王规制葬于松林山,嘉靖时改制升格,山称“纯德山”,陵曰“显陵”,庙号睿宗献皇帝。

也是除两京外唯一的一座明帝陵。

此次拜谒活动是明朝遗民百年以来第一次祭祀前明皇陵,因此上下十分重视。

王昂以顾师道名义撰写《祭明显陵文》,写道:“……满清乘间入据中夏,嗟我帮人诸夫兄弟,迭起迭碚,至于百年有余...”

该文将清廷统治百年时期称为华夏亡国年代,意在告戒世人,汉人重新掌权,恢复中华,就像当年朱元章消灭元朝建立明朝一样。

清湖广总督陈辉祖归降之后也提出了系列建议。

首先就是提议整顿军队,将原来各成营头的兴汉军整编为主力十二军,同时建议理清财政,强军养兵以备北伐。

财政问题是目前兴汉军最大的难题。

原先兴汉军主力只有不到四千人,征战以缴获为主,如今却扩充为十余万,且据有三省之地,不能再像从前那般攻占一地即行抄抢藩库用以养兵,反而要进行地方的实际治理,故而随着军队人数的暴涨,弹械饷粮两方面都支绌,军火缺乏,军饷不足。

此外由于战事原因,导致商业阻滞,居民受困,市面萧条,如此环境一旦外部压力过大,极容易从内部崩塌。

诚如陈辉祖所言:“钱粮处理不好,兵必反而为贼,民必起而为匪。”

顾师道过去只在金川领导遗民抗清,论地盘不过一县长,论兵员不过一参将,气节堪称天下无双,然于实际治政经验几近于无。

因此对于做过湖广总督的陈辉祖,顾师道极为礼遇厚待,仍命陈辉祖为湖广总督,又以另一降官湖南巡抚巴延三为长江经略。

也就是以陈辉祖帮助兴汉军建立政权,进行地方实际治理;

以巴延三为兴汉军攻略长江下游。

陈辉祖上任之后想方设法对兴汉军官兵厚给钱粮,确保军心士气,同时针对过去的弊政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即大规模缩减地方开支,裁撤地方无用人士。

同时在武昌设立类似筹饷的单位,称“助饷局”。

筹集的办法是派员调查,挨户劝捐,认明数目,填写捐册。

湖广境内大小商号、地方乡绅,富裕大户都在助饷之列。

重点是那些做过清朝大官的致仕官员。

如前刑部侍郎郭某被陈辉祖亲自上门劝捐,面对陈辉祖灭族的恐吓,郭某不得已捐了

万两。

不过主动给兴汉军捐钱的也不乏其人。

曾做过苏松道的荆州人刘某就主动给兴汉军捐银

万两,并对陈辉祖道如果兴汉军不对民间骚扰,不对湖广境内的退休官员迫害,他还可出面劝捐。

并劝说兴汉军万不可如当年李自成般对士绅大行拷掠,那样的话,汉室复兴恐成昙花一现。

这个刘某倒是有点真心光复汉室的想法,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不便也不敢如陈辉祖这般公开归降。

陈辉祖也不难为刘某,同意其的要求,再三要求驻防荆州的兴汉军不可扰动士绅。

于是在刘某的奔走下,荆州的清廷退休官员和地方士绅一共为兴汉军捐了白银

万两,粮食万石,另筹集棉衣万余件。

除劝饷外,陈辉祖又重建了府、州、县三级衙门,还劝说了不少避祸的清朝官员出来做官,加上清点藩库,统计缴获,又得银数百余万两。

其它钱粮照常征解,土膏照捐照常开办,厘税盐税一律照旧征收,所有各处公款公产,一律清查,随时提用。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一品唐

一品唐

二二卑斯
一品唐简介:
其它 连载 244万字
从在三国当土地开始

从在三国当土地开始

马儿的摩天轮
从在三国当土地开始简介: 东汉末年,诸侯争霸! 这里文臣武将各领风骚,好一个战神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 这里有战神吕布,单枪匹马,以一当万! 这里有妖孽诸葛,呼风唤雨,改天换地! 这里有天师张角,撒豆成兵,雷霆万钧! 这里有曹操,刘备,孙权..... 这里有土地,聚香火...... 等等,土地? 我去,这是神话还是历史? 陈锋魂穿汉末,凭借土地符箓,从一村土地开始,聚香火,建天朝,集气
其它 连载 28万字
兵锋无双

兵锋无双

沧海煮成酒.yw
兵锋无双简介: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两个职业,男人和女人各占一个。 女人卖肉,男人卖命。 有人称呼这些卖命的男人为战争猛犬,有人称呼他们军事承包商,但是这两种人也会用同一个词来描述这群人,雇佣兵。 各种各样的雇佣兵回到都市泡妞的故事传开时,这些男人对我说,嘿,你不能老让我们和烂货呆在一起。 于是,2016,让雇佣兵,重返战场。书友群398386135
其它 连载 134万字
十国战图

十国战图

一了伯和尚一
十国战图简介: 五代十国末年。 神州板荡,狼烟四起,田地荒芜,荆榛蔽野,民生苦不堪言。 汴京城的郭荣,才登九五,就争朝夕,要用诸般颜色作将来。 草原上的萧绰,薅羊毛,拾牛粪,直腰之际,双眸中尽显峥嵘。 这是名臣武将云集的时代: 有才比诸葛亮,策胜隆中对的王朴。 有史上最牛岳父符彦卿。有号“无敌”的金刀杨业。 有策马纵横的北地双大王耶律休哥、耶律斜轸。 有向训、曹彬、潘美、王全斌、王景、刘仁赡、林
其它 连载 80万字
孤岛风云

孤岛风云

乌鸦与麻雀
孤岛风云简介: 革命、政党、阶级…凶杀、绑架、黄金大案… 边缘化的跨性别者、侦探、舞女、流浪汉… 看似边界清晰,却又犬牙交错、正邪难辨… 妄图复辟的白俄军团、日谍机构井上公馆、决意收复山河的东北军、军统前身蓝衣社、中共特科… 汇聚在鲜血与玫瑰同在的租界里进行着殊死决杀!
其它 完结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