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两翼徘徊的楚军战舰立刻全横插战场,车轮手们拼命催动桨轮,力求拦在秦军身后。不给他们腾挪的空间。这招其实没什么用处,因为一旦开始进攻后的秦军将士,根本不知道后退为何物。

只见秦军舰队不进反退,仿佛一群绿了眼的恶狼,五艘围着一艘巨舰冲了上去,竟然主动寻求接舷战!

但在近身肉搏之前,要先解决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立在巨灵神舰四周四根巨大拍杆……那些尾部固定在船舷上、头部系有大铁锥的巨型木杆,是专门对付靠近大船的杀器。

只见每根拍杆旁边都固定有另一根巨木杆。在立杆顶端有一大铁环。一根碗口粗的麻绳穿过铁环,一端绑在拍杆头部,一端缠绕在战舰中央的木桩上,将那沉重地拍杆高高拉起。一旦两军行到二十丈左右,楚军士卒解开绳索,失去拉拽的拍杆便会重击而出,只要被砸实了,船毁人亡是唯一的下场。而且这玩意还可以再拉起来,再放下去。反复攻击,绝对是个大麻烦。

但对于秦军来说,这并不算个事儿。他们又一次祭出了火龙出水,这被寄予厚望地神秘武器,在之前的两次出场中,可以说表现平平,甚至是令人失望的。

这玩意儿的射程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其它武器,所以被秦军理所当然了用作远程打击武器,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有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它的挥。一是在飞行半里之后,火龙便因侧风、旋转、本身偏沉等种种问题偏离弹道。几乎不能命中目标……

二是威力问题,虽然战斗部有十五斤的重量,但刨去竹筒自重,最多也就能填充火药十斤,炸个人当然很轻松,但对坚固的战舰结构来说,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这就是今日两次火龙出水,都让人大失所望地原因……对比一下昨日初次亮相的惊艳,你就会恍然大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火龙出水根本不该用来对付大舰,它是杀伤舰上人员或一些小型船只的利器,且最好将射距控制在一里之内……除非有武成王那样的人品。

此刻双方相距不足二百丈,秦军要攻击的又是操作拍杆的楚兵,效果自然大为不同……只见一支支火龙呼啸着飞向巨舰船舷,在拍杆附近密集的炸响,把一片片操杆士兵炸落水中。虽然楚兵高举着盾牌,但根本无法抵挡火龙的肆虐,往往被直接炸成齑粉,波及周遭士兵。

密集的火龙完全封锁了巨舰船舷两侧,让楚军士兵无法靠近操作。眼见着秦军舰艇越来越近,急了眼地楚军士卒跑回甲板中央,砍断了拽起拍杆的缆绳,那

些可怕的拍杆便轰然落下……

尽管秦军早有准备,尽量在拍杆攻击范围外活动,但几十上百根拍杆还是砸中了不少走霉运的战舰。望着大铁锥从天而降,秦军舵手疯狂的转动船舵,望向操纵战舰躲开这一劫。

可那是不可能的----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铁锥连着巨木便挟雷霆万钧之势砸上了舵楼,倒霉的舵手转眼便化为一团肉酱。就连舵楼也仿佛纸糊的一般支离破碎。拍杆去势未竭,又将战舰拦腰劈成了两半……

楚军拍杆出地唯一一波攻击,便将二十余艘秦国战舰击毁击沉。若是让他们反复拍打,镇南水军真地没得玩了。

当两军主力舰队终于碰撞在一起,终于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刻。感谢火龙出水,至少压制住了楚军七成地滚石檑木。滚油火箭,让秦军将士能用不太惨重的代价,去换取登上敌舰的机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被伯赏元帅认为,一定可以带领镇南军击败诸烈地杨文宇。这位生性冷静的卓越将领,很清楚镇南军的战船太小,在楚军巨舰前就像些大型玩具……想想吧,如果士兵们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只能仰视敌船,打起仗来要吃多少亏?

而且楚军还有数量庞大的辅助舰队。前面虎后面狼,退却是不可能了,这局面足以让一般的将领打起白旗、束手就擒。

然而杨文宇不是一般人儿。他在看似无解的局面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他认为楚军船只虽然大,但机动性不好,利用自己船只的灵活性,是有条件贴上去、爬上去,一艘艘地摧毁甚至是占领它!

这并非什么匹夫之勇,他仔细分析了敌方船只的弱点,命令五艘战舰为一小队,带上火龙出水、高射床弩和一切可以打到船上去的武器。在靠近敌船后,用最猛烈地火力压制住敌军,再攀上敌船,与敌人作短兵相接!

楚军果然大为慌乱,万料不到秦军竟敢主动起进攻,多少年的水战生涯让他们将巨舰勿攀视为了金科玉律,因为那样会被居高临下的敌人揍得很惨。

但此时此刻,镇南水军的中央舰队已经分成了五十多支小分队,从不同角度围攻他的巨灵神舰!秦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楚军。任何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现在秦军有了火龙出水等一系列强大的单兵远程武器,就可以将高度上的劣势减小到最少!

被秦军战舰死死围住,笨重的巨灵神舰哪里也去不了,再加上船体太大,可供攀爬地地方太多,面对着从四面八方蚁附而上的秦军士兵,舰上的楚军按下葫芦起来瓢,打退前面的攻击,侧面又爬上来了。打退侧面的进攻。后面又爬上来了……可谓是顾头不顾腚啊。

秦军很快攀上了其中几条巨舰,与舰上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寻到空隙之后。杨文宇亲自率领八艘战舰包围了楚军的旗舰,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一千精锐秦军背负着兵刃,手脚并用往船上爬去。然而楚军地旗舰战力卓,上面的兵卒皆是身经百战、悍不畏死之辈,冒着矢石将一桶桶牛油羊油贴着船舷倒下去,原本可以抓住的地方顿时滑不留手,秦军士兵噼里啪啦落到了水下。

齐军又将牛羊油扔到秦军舰船上,使其甲板打滑,士兵脚底不稳,射击的精度大大减低,对船上的威胁也小了很多。

杨文宇又组织几次进攻,反而被缓过劲儿来的楚军射手击退。见进攻严重受阻,他立刻放弃了俘虏敌军旗舰打算,命令士兵将一罐罐火油桐油用抛绳扔到楚军旗舰上,准备将其焚毁了事。

湖面上杀声震天,烟雾浓浓。肉搏战愈打愈烈,到处飘满了木短、断桨、大量的死尸和落水的伤兵,炽热的空气中充满了消炎和血腥气味,碧绿地洞庭湖水已经变成了可怖地黑红色。

我们不禁要问,.

&#

;&#

;

&#

;向来应变迅的楚军舰队,怎么这次地反应如此迟钝?因为他们的上柱国大将军已经伤重昏迷了。其实在一开战时,诸烈便从高处落下,伤了内腑、折了臂膀大腿,为了稳定军心,他让人把自己扶起来,再把佩剑当拐棍拄着,勉强站住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里到外的疼痛感让他几欲昏迷,但强大的意志力告诉他,现在是国运攸关的时刻,一定要保持清醒。上柱国大将军就这样半昏迷半清醒,一会昏迷一会儿情形的勉强指挥战斗。

方才秦军靠上来那会儿,就正赶上上柱国昏迷,等他再一次醒过来,秦军已经爬上七八艘巨舰了。----------------分割-------

今天就先这个五千的吧,其余时间要用来修改新书,和尚是个好和尚啊,其实这几天已经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专心写书了……

另外,声明一下,本书中所有的舰艇也好,武器也罢,都是在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最晚也就是明朝中叶的样子。有人要问了,难道明朝就有火箭弹?触式水雷了?答案是千真万确的。不信可以百度一下火龙出水和海底鸣雷是什么东东。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联薪火传

抗联薪火传

老哲
抗联薪火传简介: 是谁在漫漫寒夜中点燃了一枚火种,在十四年间虽然有时大火燎天有时只是火星点点,可是火种未断永远相传! 是哪支部队以四万没有支援没有补给的武装在白山黑水间与几十万日本侵略者缠斗,最后只剩下区区几百人?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支队伍叫抗联! 别人都叫他雷小六,他从十六岁加入抗联,当抗战胜利他已人到中年,可是已经没有人知道管他叫雷小六了,因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已魂系白山黑水间。 抗战老
其它 完结 629万字
北朝汉月

北朝汉月

元祀
北朝汉月简介: 为什么要写北魏,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南朝承汉晋,北魏开隋唐。而按照西方史观,大汉与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就连北魏末年攻下洛阳的陈庆之,逃回南方之后,也感慨于北方人文之盛,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而当时,北方屡遭大乱,南方的梁朝正处于南朝四代中的文化极盛时期。 我觉得,这样一个朝代,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孝
其它 连载 71万字
烽火江山情

烽火江山情

斯莫龙
烽火江山情简介: 一场意外,让周廷琰重生在了民国,这一年也是中原大战时期,这场大战也彻底的改变了他本想安逸的过着少爷的生活。 本书以真实人物与战争场地为背景改编,讲述抗战的十四年内,发生在皖南一带的故事。
其它 完结 21万字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风口上的珠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简介: 李源穿越到影视融合世界,以军艺退校生的身份前往702装甲步兵团报道。 别人都是在操场上挥撒汗水才能慢慢成长,李源只需要写写歌,当一名文化搬运工就能变强。 高城:“钢七连是702装甲步兵团王牌连队,请到我们钢七连来吧!” 李源:“你有什么能教我的吗?不去。” 袁郞:“老A是真正的王牌特种部队,能进入老A的全都是真正的兵王,到我们老A来吧。” 李源:“你们那么弱还叫兵
其它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