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铁屋暗室之中亮起灯来,和始终没有灯亮起来,是两码事。

士人之行也,可以根据了亮起灯的事迹,与并不亮起灯的记载的巨大冲突,再心底里酝酿出常人难以想象、无法思考的巨大野望——他们可能会想要这光亮和温暖常驻。

当然,也有可能会想让自己成为那盏灯。

庶人之行也,就没有那么的幸运和伟大。

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呢?

大约的确是要比士人的“心”小一些。

他们或许受到了光芒和温暖的些微普惠,于是感激起这光与热来了。

于是过去的暗与冷,齐刷刷都消散无踪。

而在灯光消失,温暖不再的时候里,他们凭着一点点的对于光和热的记载、传扬与渴盼,大抵也能够撑的过去。

并且,越是环境恶劣时候,他们会越发的想念有光和热的时候。

所谓追忆末,怀念末。

大抵,根由上并非是追念那一闪而逝的暗淡且其实并不怎么温暖的灯。

在不断地追忆和怀念当中,他们约略会将世上的一切美好都集中在那灯上。

而后带着那份美好的期许,等待着下一盏暗淡的灯子亮起来,给自己带来温暖。

这中间的巨大差异,荀况始终觉得是教育和道德的差距。

不过此时鞠子洲提起,荀况并不觉得他会是单纯的阐述儒家语境之下的原因。

这个偏激且极端、冷血的家伙,势必是要给出自己的答案的。

“觉察到了铁屋暗室之中不那么冷,人们是否也就不会有那么强的,破坏掉这个铁屋暗室的想法了呢?”鞠子洲问道。

荀况点头:“这是自然的。”

“有能够往好处发展的可能性,任是谁人也不会想着破坏稳定的秩序。”荀况感慨:“破坏稳定的秩序给世道带来的灾难比维持秩序大得多!”

有明确的文字记录和传承的文明已经传续了二千年之久,古人过去的经验足够让荀况分辨很多东西。

“现实真的是这样吗?”鞠子洲问道:“若真的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现在会是这样呢?”

战争、混乱、秩序凋零、诸国林立、大地破败。

人艰难地生存着,像是缩在土里的蝼蚁。

最高贵的王者身上也看不到什么所谓的美德。

是个人都能打破成规。

孔夫子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终于在他死后成为了铁一样不可逆转的现实。

世界自己就在寻求改变!

如果,如果所有人都真的没有寻求改变。

那么分封建制的周天子,为什么会被人打翻?

荀况眼角抽搐。

他给不出答案。

或者说,当世的一切学说都无法给出答案。

问题出在哪里,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回答的。

大家一致认定的一条原因是:道德毁坏。

诸子百家都觉得,世道纷乱如此,这一条是很重要的。

只有儒家觉得,这一条是根本原因。

而此时,面对鞠子洲,荀况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个原因当成根本原因给讲出来。

因为他自己本身就不信任这个说法。

他没办法回答,因而只是叹息,脸上沟壑又深了几分。

艰难与不忍已经刻在身体里了。

“荀夫子啊。”鞠子洲仰起头:“您也知道的吧?即便是有灯亮了起来,即便是大家都在等待着下一盏灯出现,带来光与热,这铁屋暗室,它仍旧是在不断地崩朽。”

“一盏灯能够改变什么呢?”

“即便是所有人都在等下一盏灯,即便是因为等待灯的出现,已经没有人再去试图毁坏这铁屋暗室,尝试离开,难道这铁屋暗室,就真的能够长存不朽吗?”

“是的,时不时出现一盏灯,给人们一点虚假的光和热,固然是可以延缓铁屋暗室的崩朽。”

“即便是人们因着等候下一盏灯而忘记反抗。”

“即便是这灯已经成为铁屋暗室的‘生态’当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难道这屋,真的就改变了它冰冷黑暗,从生成一刻起就在不断走向衰亡和朽灭的本质吗?”

荀况冷眼:“所以,你想拆屋!”

“我只是想烧穿屋顶,把真实不虚的光和热洒进来。”鞠子洲不无遗憾。

烧穿屋顶需要一把火,或者一颗太阳。

秦王政,正可以是这把火,这颗太阳。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智圣东方朔

智圣东方朔

秋风瑟雪
智圣东方朔简介: 如果梦境可以穿越 如果宝剑可以化身为人 如果马邑之谋成功了 如果……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
其它 连载 18万字
大唐风云三百年

大唐风云三百年

笑谈大唐
大唐风云三百年简介: 我这里要讲的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唐代历史。故事从公元617年开始,到公元907年结束,一共二百九十多年的大唐历史。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没有虚构,没有讹传,只有真正的历史,那些真的人,真的事。史料的来源主要是《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官方正史,用时间和事件把人物串联起来。本书中记载的人和事情都
其它 连载 12万字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

D.T.A.
最强废土基地:新世界简介: 末日中,最令人恐惧的,并不是那些成群的丧尸,而是无尽的绝望,你无法想象刚刚和你谈笑风生的,转眼间,就会变成躺在地上的尸体…… 手动标签:末日、生存、召唤、战争。
其它 完结 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