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溪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忙碌间,二月来临,万物复苏。

本应是农耕的大好时节,可是,一场瘟疫又席卷了整个帝国。

雒阳中枢为此,派出皇宫里的常侍和中谒者等大量官员巡视各州郡,下发医药,救治感染瘟疫的百姓。

高密县本来应该要好一些,自从高顺打压太平道后,县域内很少有大量人口流动了。只是,高顺又创办了高密蒙学,每日还有大量的青少年闻名前来,也把席卷全国的瘟疫带入高密县内。

话说这年头的医疗水平极低,全国都没几个有名的医生,都是好岐黄的方士充当医生。因此,一场瘟疫下来,有的乡亭几乎都死绝,勉强才有几人能幸免于难。

高顺收到青州爆发瘟疫的消息后,已经封锁高密县通往周边郡县的官道。即便如此,高密县境内,还是滞留了大量年轻学子。见情况紧急,他将高密蒙学里一些年长的学子征召,在县府正堂里召开会议。

正堂里,灯火辉煌。一干学子和高密县所有的官吏都跪坐与此,共同讨论遏制瘟疫扩散的大事。

高顺看了看众人,朗声说道:“诸君!此瘟疫名叫‘伤寒’乃伤寒邪气所致,被邪气侵入之人也携带邪气。邪气可通过肢体接触、说话等传染他人。因此,若是要杜绝邪气传播,必须实行隔绝感染者的制度,此事和孝道无关!”

因实行隔绝制度,让接受多年孝道教育的士人无法接受,于是才有了高顺刚才的解释。“哦……”众人闻言后,都拖着长长的尾音惊呼。见此,高顺又道:

“伤寒症其实不难治愈,用三味汤药可防可治。第一味是崧蓝汤,用崧蓝根茎熬汤可预防瘟疫;第二味是柴胡汤,用柴胡根茎熬汤,可治初期伤寒;第三味是麻黄汤,麻黄去节磨成粉末用汾酒泡成热汤,可治中期伤寒!”

“那后期伤寒如何治疗?”闻听此言后,第一次参加会议的太史慈焦急的问话。他是东莱郡黄县人,少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自然担心寡母安危。

太史慈字子义,三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将,高顺自然知道此人。却没想创办高密蒙学后,无意间把这条大鱼网来。做实师徒名分后,太史子义是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了。

一念至此,高顺遗憾的摇了摇头,说道:“本县也只是略懂《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等,对后期伤寒症也无能为力!不过,本县期望,高密蒙学中有人自愿学医,创出医家一脉来!”

太史慈闻听此言,却脸色微红的低下头。他来高密就学,却是怀着学好经典后光大门楣的抱负,哪里考虑到怎么去福泽天下万民啊!一念至此,他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高顺,从心底里认定高顺为师了。

插曲过后,高顺开始下达军令:

“是子羽、太史子义听令,你们二人跟随马达林曲长,驻守高密南部官道出入口,好言宽慰滞留此地的学子和商旅!”

“喏!”十六岁的是仪和身高已超过七尺的太史慈上前领命。

是仪本来姓氏,字子羽,北海营陵人。高顺见此姓有些奇怪,随口道:“氏字乃民无上,不吉利也!”

闻听此言后,是仪跪求高顺赐姓。话说这个年头,赐姓比起赐字号来还要重用,可谓是荣辱与共的大事。

高顺前世的记忆中虽然不知此人,但是通过这件事,他也知道是仪将来会有一番成就的。于是乎,他赐“是”姓给是仪,算是和是仪定下真正的师徒名分了。

“王叔治、刘威硕听令!你们俩跟随麴子优镇守高密之北!”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明末1642

明末1642

荒夜剑客
明末1642简介: 现代青年柳亚夫,本在一家机械加工厂加工中心上班,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公元1642年秋的扬州。 面对满清即将入关,然后多尔衮颁布“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剃发令,他决心抗清。 伴随着穿越的,有一把精密的专业级游标卡尺。 两年后的扬州城外,他利用游标卡尺创造了一个精密工业基地。面对多铎的满清铁骑,他提着一把手工击针枪,怒向砍来的淌血屠刀。
其它 完结 23万字
隋末夺鹿

隋末夺鹿

牛角的二师兄
隋末夺鹿简介: 隋大业九年,裴璟站在辽东城下,进退皆是死局。 此时,大隋薄暮冥冥已黄昏,世家贵族磨刀霍霍向天下,草原异族野心勃勃往南来,乱军民匪剑戟森森立山头。 裴璟站在大隋的尸体上,环视天下,大声呼喊着:“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 这皇帝,我裴璟是当定了!
其它 连载 220万字
明左

明左

鹤城风月
明左简介: 老旧的王朝摇摇欲坠,新生的思想方兴未艾。 北方的草民奋戈一击,南方的烟柳歌舞升平。 异族的铁蹄肆虐中原,西洋的阴影步步逼近。 手握着二十万大军,饮马长江边,却可耻地做了民族的叛徒。 如今重来一次,不想华夏重复同样的悲剧。 唯有奋起,用铁与血为中华民族开拓出不一样的未来。 这是混乱的时代,也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 我叫左梦庚。 我爹是左良玉。 再回首, 我要让这历史…… 左转! 书友群
其它 连载 8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