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廷诏令一下,接连着几个杀无赦,整个汴梁忙起来了。

没人懈怠,抛开这是积德的好事,就是朝廷的那几个杀无赦,也让他们不得不收起混日子的心思。

也算是及时,在这个时代,朝廷这次的反应绝对是及时的。

甚至汴梁城洞窟里的那些城狐社鼠还没来得及动手,整个汴梁城已经是军卒遍布了。

而曹高等六家家主,再接到太子殿下的那份所谓告黎民百姓书时,也极力配合。

考虑到整个汴梁都处于哀伤中,直接让府里的下人出动,挨个里坊,免费送发蹴鞠快报。

里坊的管事忙着,可总有好事者,便承担起广而告之的职责,不停的在坊间宣读,宣读蹴鞠快报刊登的告示。

而同时,太子殿下呵斥相公的过程,也被人惟妙惟肖的流传开来。

再结合朝廷诏令的颁布并张贴……诸多的百姓,在哀伤之余,都会朝着大内的方向拱手叩拜。

有人说,大灾大难之前,最能看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或许这一次的京师地震,算不得大灾大难,但赵曦还是看到了整个人性美好的一面。

相公们在议事结束,没有一个人回家,在颁布告示之后,便直接分区域走访全城,以了解整个汴梁的灾情。那怕是宋痒也如此。

而太学,欧阳修在接到诏令的一刻,并没有单纯的停学。而是让太学的士子们组织起来,先是帮助入住太学的百姓,然后带领着士子,直接到朝廷招募志愿者处报名。

就是不懂救灾,但吾等可以为百姓打一碗粥,扶一下老人。

赵曦担心的哄抬物价并没有发生,或许是杀无赦的作用。

所有反馈回来的信息,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

最让赵曦惊讶的是,这刘毅……这刘毅居然代表商贾,向自己老爹奏请,请朝廷容许商贾可以在汴梁城设粥棚,以补充朝廷照顾不到的地方。

这小子居然成了商贾了?

也是,估计内苑食品厂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说是奏请,更像是献好来了。

谁又拦着你施粥了?也就刘毅这个憨货,被人捧的找不着北了。

这是好事,就是相公们也没有拦着,甚至还真给了诏令。

内苑能做的,也仅仅是收起了花红柳绿的服饰,一个个都素衣装束,以表达与黎民共苦,连伙食都改成素食了。

随着急递出汴梁的,还有太子殿下拟订的十条。这是要诏令天下,成为所有灾情处置的永例。

这也算是赵曦第一次对国朝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时候,最闲的人,反倒是赵曦父子俩。

朝朝堂倒是没有放衙,可整个朝堂的官员全出去了,都在救灾的一线忙碌,日常的公务全停了,就连奏折都没有递上来的。

这官家和太子,可不就成闲人了。

赵祯几乎是在枯坐,呆呆的坐在垂拱殿里。

有点乏,可总觉得自己这时候休息不合适,一个称职的帝王,这时候是该与民同感受的。

所以,他就硬撑着。

赵曦也就去护卫营转了一圈,又在内苑看了看……

“爹爹……”

“曦儿,可无碍?”

“无碍……”

父子俩相对无语。

皇城司的奏报倒是一直没停,可屁事没有,所有的工作都在秩序中推进。

奏报时那些赞誉,也不知是他们添加的,还是百姓真的这般。开始听着舒心,到后面都麻木了。

“爹爹,要不乘辇驾出宫?孩儿与护卫营伴随……”

多久了,赵祯都忘记自己多久没出去巡城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才子

最才子

华西里
最才子简介: 这是一个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区别的年代,同时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绝世才华,无论什么出身,都能依靠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越古人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的先知先绝,自然多智近于妖。 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让主角登上这个时代的文化颠峰。至于八股时文,科场仕进,不过是主角闲着无聊时的举手之劳。 这本书写的就是在一个略微有些不同的大明朝,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现
其它 完结 208万字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简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汉武帝,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给他们借点钱财花花。”
其它 连载 107万字
水浒争渡传

水浒争渡传

斯蒂芬·铁
水浒争渡传简介: 林冲怒目,豹头环眼,晁盖发威,铁塔身形,吴用捻髯,狡计多出,公孙轻笑,按剑松纹,刘唐赤发,动如奔雷,三阮横舟,堪比阎罗。 我的心腹在哪里?穿越到倒霉蛋王伦身上......杜迁?宋万?朱贵?只能自己救自己!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唯我独相

唯我独相

原力纳豆
唯我独相简介: 【【2016星创奖?历史”征文】参赛作品】 皇帝说我是应梦良臣,恩师说我是运气爆棚。首辅大人,我并不是想跟你作对,我只是喜欢你的位置,想要你那“半天子”的外号而已。 书友群:416749384,纳豆经常半夜在线,有空可以进群聊聊天。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