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芝廷是尚书令,他拥有太强大的资源了,很快各种政策就落实下去。

而且新的政策不断的颁布。

跟这些政策配套的政策也陆续出台。

比如他开始鼓励乡村产业发展,政府可以贷款,可以传授技术,但基础设施马上就成了问题,农产品要运输出农村,需要良好的道路,珠三角一带交通发达的水乡不用考虑,这里之所以富,便利的交通本来就是主因。

后世广東的铁路交通长期落后,珠海这样的重要城市

年前都没有见过铁路,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广東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归结原因就在于水运便利,远洋船舶直接开进港口,直接将这里带进了世界市场,来料加工就促使这里完成了工业化。

但不是所有农村都是珠三角,不是所有农村都有便利的水道交通,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交通极为落后,牛马车道甚至都很奢侈,很多地方的狭窄土路坑洼不平,平时只能过独轮手推车。

这样的交通显然很成问题,将所有的村道都硬化,不是这个时代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但是将硬质道路通到镇子上,却是可以做到的。

尽管这样成本也很大,但陈芝廷采用了乡村传统的方式,那就是组织农民免费出工。

政府只负责采购一部分材料,石块、水泥等等,劳动工具都是农民自备的锄头镢头。

这种生产方式自然是低效率的,没有建筑公司的机械作业效率高,但问题是,周期性的农业作业,必然造成大多数农民忙闲不一,与其让劳动力闲着,不如由公局乡绅组织起来劳动,这是将无效率的劳动力低效率使用,其实反而是提升了效率。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公局系统此时起到了作用,那些乡绅干别的不成,组织乡里乡亲的农民干活却不赖,因为很多乡绅都是地主,拥有相当的管理长工干活的管理能力。

现在政府发下砖石、水泥,帮忙硬化路面,他们组织人工挖地基,填土方,大部分建筑材料甚至是就地取材的,比如土方总不会要钱。

但仅仅是这点支出,也是相当惊人的,全国各地都在大搞基建,耗用的原材料以亿计,政府每年又多出了一亿两的赤字,而且要持续三五年才能完成到镇级的道路硬化。

尽管再次增加了赤字,将每年两亿赤字,提升到了五亿,其中补贴农村企业一亿,城乡保险投入一亿,基础设施建设一亿,加上陆海军各一亿,总计五亿的财政赤字让户部强烈反对,但朱敬伦还是支持了这些建设。

因为这已经节省了超过十亿的成本,如果慢慢由产业积累的话,人工、土石都资本化,造价得二三十亿,关键是时间成本,可能需要三五十年。

这些让朱敬伦想起了后世的新农村建设,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开始大肆推行新农村建设,几年间向农村投入了上万亿的资源,不但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让经济危机期间几千万工人失业没有造成社会危机,更重要的是,砸向农村的资源,开启了一个庞大的农村市场,反过来让大批企业没有因为国际市场疲软而倒闭,避免了经济崩溃的局面。

现在世界经济危机已经爆发了。

危机是从俄罗斯开始的,因为经历了本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所以俄罗斯的危机也极为严重,当然,能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本就说明了俄罗斯的经济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她们也站在了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

年到

年,俄国铺设了

公里的铁路。顿巴斯的煤、巴库的石油、南方的冶金业都发展起来,在法国资本的帮助下,建立冶金运输联合体等法式垄断企业,经济形态已经向垄断过渡。俄国的生铁和钢产量已超过法国而居世界第四位,铁路线的长度仅次于美国。工业实力超过意大利,仅次于英德法奥匈帝国,位居欧洲第五。

其实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已经启动了快速工业革命的俄国,很可能在经历两三个工业增长周期之后,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国,他们有这个基础,人口、国土和资源都能支撑一个欧洲第一工业国。

可惜的是,俄国命运多舛,先是日俄战争被打击了一次,接着就是革命,然后是一战,接着又是革命。在革命和战争的泥潭中熬了十几年后,俄国崩溃了,错失了转型机会。

现在由于俄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欧洲国家就被拖了进来,因为欧洲国家跟俄国经济联系最紧密。俄国的发展主要是靠外国资本和进口机器、铁轨进行的,外国资本在全部股份资本中占

%以上。主要投资者依次为法国、比利时、德国。

在外国资本和技术的驱动下,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不断的转化为工业实力和资本。但同时这种增长模式,隐患也极大,因为这意味着俄罗斯经济的殖民地化。增长的时候十分迅速,危机的时候也十分严重,因为经济发展的时候,外国资本不但会持续投入,而且连利润都一并投入进来。可危机爆发后,他们不但抽走投入,连利润都会抽走。增长的时候加速增长,危机的时候加剧危机。所有都被放大了。

俄国经济危机爆发后,很快在俄罗斯有大量投资的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最先跟进,英国尾随其后。

此时全世界就只有两个国家还没有彻底进入危机状态,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

美国经济

年开始下降,市场信心开始失稳,

月,纽约股市暴跌。但很快又上涨了起来。

年和

年,美国的固定资本投资还在继续,生铁、钢和煤的产量都在增长,让人以为这场危机美国已经过去了。

中国则在茶叶、生丝等出口领域陷入危机状态,但是重工业继续投入。在铁路、港口、桥梁,以及快速启动的农村基建投入带动下,重化工业市场良好,水泥行业投资和增长持续扩大。钢铁生产规模已经到了生铁和钢材双千万吨级别,并且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在扩张。

似乎开启了庞大的北方经济的中国不会陷入危机一样。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燕北风云

三国之燕北风云

樱风夜宇
三国之燕北风云简介: 朕当初来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啊,或许只是偶然,普普通通的燕北子弟,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就父侯是朕唯一的依靠。 可朕知道啊,人呐,都是有感情滴。 “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啊,你太傻太累了,好好休息休息去吧!” “周公瑾,羽扇纶巾多么意气风发,可惜孙伯符死的太早。” “荀文若你那不变的结局还真是……唉。” “贾诩,你虽然贵为毒士,但看到你亲自造成的艺术品,你痛否?” 去地府亲自给
其它 连载 23万字
战士信条

战士信条

神奇的莫少问
战士信条简介: 一个面容沧桑的耄耋老人,手中紧紧握着一卷发光的羊皮卷。 那摩挲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羊皮卷中包含着一个陈旧的记事本。 从记事本模模糊糊的字迹,可以看到四个由黑色斑点组成的行书正楷。 笔法如刀剑纵横,赫然醒目:“战士信条”!
其它 连载 2万字
九龙夺嫡之弘晳归来

九龙夺嫡之弘晳归来

望月思盈
九龙夺嫡之弘晳归来简介: 康熙末年,内外忧困。内则九龙张目,祸起萧墙,吏治不靖,朋党倾轧;外则西北狼烟,沙俄虎视,沿海倭贼,明裔反复。一个来自21世纪的大学生邓川因为一场交通事故,意外穿越来到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这一天,也就是皇太子胤礽被废当日,令邓川苦恼的是,他附身在了胤礽之子弘晳的身上。一个自小被康熙宠爱、成年被雍正闲置、而后被乾隆圈死的可怜皇子。看父亲被废这一年刚满15岁的弘晳如何在九龙夺
其它 连载 8万字
混血八旗

混血八旗

巨兔木木
混血八旗简介:   借个时间讲个故事,诸位听听吧!   武器狂热爱好者叶果,稀里糊涂的穿越了,太平军、土匪、捻军接踵而至,对战英法联军,狂殴老毛子和小鬼子,在东北亚搞一场世界大战。   穿越就混了个地师级的村长干,一个待遇不错的穿越众,看普通人怎么力挽狂澜! &am
其它 连载 3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