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德国未来攻击机 (第1/2页)
终极侧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说德国人的战斗机选择在强大的历史惯性下几乎保持原样,那么在攻击机方面同样存在这一的问题,之所以维持历史,其中最终的原因之一还是德国陆军的需求,即德国陆军需要高强度高精度的对地支援火力.而德国空军也认为一款攻击机是否成功的根本决定因素由一下几条,第一,能否提供足够的火力掩护地面进攻,第二,就是能否从对方密集的对空火力下生存.至于其它的方面则被放在了次要方面.而这也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德国的
斯图卡攻击机可以说是死神般的存在,而当制空权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则果断被对方战斗机打成了狗!
斯图卡这飞机经典吗?答案是肯定的,
稿轰炸机直到战争末期其强悍的攻击力都是毫不逊色的,最大外挂
的炸弹.可以在中轴挂
级别的炸弹,或者在机翼各挂一发
级别的炸弹.而且超大的稿角度给予了这款攻击机相当强的攻击力.在战争初期确实发挥了重达的作用.论攻击力和载弹量上,
要比同时期的伊尔
强多了.更厉害的是,
的某一个改进型还可以挂载鱼雷,如果作为舰载机的话,那就是世界上第一款稿轰炸和雷击两用的攻击机了[长风文学].][
]..徐杰个人也认为
的性能比伊尔
强.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制空权在你手里!最大速度才
出头的
要是没了制空权.碰上一个鸡蛋都是被扫下来的结果啊!
容克公司提出的稿轰炸机设想即历史上的
设想在德国空军的招标中大放异彩,并且根据德国空军的要求,这款稿轰炸机至少可以搭载
炸弹进行稿轰炸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升级潜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德国对地攻击机的发展脉络将和历史上一样,但是就在这时候,一个意外出现了,或者说也不能成为意外,而是德国陆军发现在华夏攻击邓尼茨的俄军以及协约国在西线的后期战斗中经常使用大量的攻击机搭载
.
机枪或者
机关炮不断在空中盘旋,反复扫射地面的目标.虽然
机关炮威力有限.但是攻击几乎无防护的步兵和汽车还是够的,正因为协约国这种持续性低空火力压制,导致了德国运输单位和轻防护目标的严重损失.
经过对比德国人发现.稿轰炸机的炸弹威力确实大,用来摧毁坚固的掩体和火力点确实好用,但是炸弹这东西扔一次就没了.如果一波攻击没奏效,那就彻底赔了.需要回去重新挂弹.即使摧毁了对方的支援点.但是对于随后对方源源不断的增援部队和残存的步兵杀伤力有限.而加装了小口径的低空攻击机却不一样,他可以长时间的盘旋在目标区域上空,猎杀轻装甲目标,同时拖住对方的行动.在这点上俄国的伊尔
就有优势了.伊尔
的
加农炮每门最多备弹量高达
发,而
加农怕也有
发的备弹量,比斯图卡的
炮备弹量多多了,当然穿甲性能还是不如大炮鸟的
炮.
&;即使我们的攻击机无法摧毁对方的坦克,但是只要我们能把对方的步兵和后勤车辆摧毁.那么他们的坦克也无法前进一步.&;在一次和空军的会议上,一名空军军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同时他也提到了想用小口径机关炮或者炸弹摧毁坦克实在是困难点.前者是威力不够.而后者是想要打中一个很小的活动性目标实在是困难点.非老鸟做不到啊!而实际上哪有那么多老鸟啊.而用机关炮等速射武器打卡车或者步兵就容易多了,一次打不中就打两次,反正炮弹备弹量要比炸弹多太多了.而打卡车又不用太强的威力.
这套思路有点像
战时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