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后勤问题 (第1/2页)
终极侧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纳根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到来。为了表示我对您的敬意,这支
年版礼品手枪请您笑纳。”已经想通的徐杰转身从橱柜中取出一个礼品盒子递到了汉纳根手中。
“徐先生太客气了。”汉纳根也懵了,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能让刚才还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徐杰居然变得如此客气。不过呢,本着有好处不拿是笨蛋的指导思想,稍微推辞了一下,汉纳根还是接受了徐杰的馈赠。
“我想问阁下一个问题,阁下认为,北洋陆军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徐杰谦虚的问道。
“后勤体系,北洋陆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建立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陆军后勤体系。一旦出国作战,例如去朝鲜,落后和低效率的后勤补给体系绝对会对陆军战斗力构成致命打击。”汉纳根一针见血的指出道。
“果然不愧为是陆军行家,一句话就说中了问题的关键。”徐杰心中暗暗赞叹道。其实与人们一般认知不同。北洋入朝参展的陆军战斗力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差,甚至就是后来被人讥笑为懦夫的叶志超选择败退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在平壤会战中,叶志超并不是因为胆怯而撤退,据史料记载,清军在
月
日白天的战斗中,和日本军队打的基本上是势均力敌,而真正的溃败是在
日夜从平壤撤退时被日军伏击而引起的,既然白天可以打平手,按说叶志超不至于在没有外因的情况下选择撤退。而且叶志超是跟随淮军宿将刘铭传起家的嫡系,打仗素以骁勇初成,不至于在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仓狂出逃。而真正的原因就只能有一个。叶志超已经弹尽粮绝了。
当年徐杰在翻阅史料的时候查到了以下几组数据,出处是掌管盛军军械给养的邱凤池提供的,当年,驻扎平壤的盛军一共接受了如下的军械,
炮
发,
磅炮
发,加特林机关炮
发,枪弹
万发。而这些库存弹药在经过
日激战后还剩多少呢?
炮
发,
磅炮
发,子弹
万发,而加特林机关炮则是
!而
日的战斗消耗呢?子弹
万发,炮弹
发(注加特林算速射炮,其弹药消耗不算炮弹)即使考虑到盛军出发时
名步兵,每名步兵携带的
子弹,
门火炮每门携带
发炮弹。在经过
日激战后,全军弹药只剩子弹
万发和
发炮弹。也就是说,剩下的物资连一天也不够用,不撤,怎么办??(相比较而言,日军在平壤战役中消耗炮弹
发,子弹
万发。当然了日军炮弹消耗主要以
级别的野炮和山炮为主,子弹消耗确实比清军少得多。说清军乱放枪也是有依据的。)
如果说仅从邱凤池的记录是一家之言的话。日军的记录更能说明问题,平壤会战结束后,日军缴获
行营炮
门,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