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黄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赤壁之战后,先是三国鼎立,后有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来来回回四百年间,搅得整个中原地区民不聊生、鸡飞狗跳。

这期间,大批汉族百姓从北方南迁,或僻入山野或依附豪强,使得整个国家的户口迅速减少。

而隋朝承袭北朝的经济制度,以人头与土地相结合,赋税的征收和徭役兵役的发动都是以户为单位,以人头为核算起点,要想知道确切的赋税额,其前提必须有确切的户口数,可是从南北朝以来,政府所掌握的户籍数,与实际户口情况极为不符,隐漏非常厉害。

造成隐漏的原因大致是:有些家庭的户籍,仅报丈夫,不报妻子;有些家庭虚报年龄,或老或小,避开丁男(国家年龄达到法定赋税徭役年起征标准)年龄段;有些游手好闲者,荡逃在外;还有的便是自甘为奴,成为大户人家的附属,税赋由大户人家出面包揽。

所以,开皇初年时,整个隋朝户口仅三百八十万户,隋文帝一看这个情况可是不成的,都特么逃税国家还要不要搞下去了,于是想出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两项影响深远的政策。

开皇五年,隋文帝采纳尚书左仆射高颖的建议,令州县官吏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此为“大索貌阅”。

然后将百姓三百家到五百家编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经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并济写成定簿,即称“输籍之法”。

通过这两项政策,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大业二年全国的户籍增加到了八百九十余万户。

总之一句话,就是人民可着劲儿的想方设法逃避税役,官府也可着劲的查索逃税的百姓,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用,到了大业五年的时候,隋朝的国力几乎达于极盛,全国一统,仓廪充盈,工役大兴。

然后善于谄媚的官僚裴蕴,还不失时机地向好大喜功的杨广提出建议,在搞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阅实户口,说不定还能挤出一些人口来,杨广既能动用百万劳力营建东都,开凿运河,要调用众多吏职搞一次全国性的大搜索查户口自然不在话下,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大索貌阅。

并立法规:凡是某地户口有一人不实,当地长官削职;若某人检举出某家隐匿一个丁男,可以此被纠之家代替输缴赋役。

此法规颁布后,结果二次“大索貌阅”共计增加丁男二十万三千,增加人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

因此,当大业十一年二月的这道要求百姓迁徙城居,令各郡、县、驿、亭、村、坞全都筑城,实行堡垒政策的旨意下达以后,自然有人猜测,这未必不是给第三次“大索貌阅”做准备的预防针!

那么,为国家查索隐瞒的人口,肯定是好事,但偏偏又搞什么“徙民城居,田地就近给授”却是动了各地大户的利益,想要居中找一个平衡的话,自然也就需要一些开创性的思维,好好动动脑筋了!

那么,令狐恒这娃到底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不过他的暗示却是非常的明显,那就是可以在这些浮客、良户的身上动动脑筋,但至于最终的结果,反正只要让他完成了朝廷下达的徙民居城的命令就好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余宋

余宋

庚新
余宋简介: 这是一部美到凄婉的画卷,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时代。 宣和元年,我悄悄地来。 我愿背负世间所有的骂名,留住这个最美的时间。 我叫高余,一条在时间长河中漏网的小鱼,我将搅动风云,玩出来一个璀璨的明天。 对了,大家都称呼我做‘小高衙内’。 ++++++++++++++++++++++++++++++ 一直在尝试一些新的写法,一直想要写出不一样的作品。 嗯,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写出让大家满意
其它 连载 94万字
黎明浴血

黎明浴血

八一兄弟
黎明浴血简介: 1949年夏,解放大军挥师南下,湘西北石城县的几大土匪天王卢宗汉、舒巴子等人被宋希濂拉拢收编,试图继续与人民为敌。解放军连长覃天随部队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化装侦察,顺利拿下石城,并奉命组建剿匪大队,同几大天王和保密局特务苏银巧等人展开生死较量……
其它 连载 24万字
开局亮剑狙神

开局亮剑狙神

小小土豆子
开局亮剑狙神简介: 张小虎一觉醒来穿越到亮剑里,开局一枪盲狙击暴了坂田脑袋,却被王铁柱一炮轰掉鬼子指挥部抢了功。 苍云岭炮火硝烟战场上,刚穿越过来的张小虎吓得胆战心惊,神仙走位与盲狙抢法,击倒下一个又一个带队的鬼子军官,获得了李云龙赏识,做了他最强警卫士兵,又稀里糊涂成了狙击神枪手…
其它 连载 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