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黄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次吕友从外面领回来的八户佃农,倒也不是没做过背景调查,但以吕友这种隋朝人的思维方式而言,可定不会涉及到什么政治倾向或“爱大隋、爱杨皇帝”之类的科目。

就吕友向黄小刚转述的情况而言,八户人家当中有三户之前属于新来的“浮户”,其余五户属于当地“客户”,虽然都是身家清白,但私下猜测其中不少乃是北边的逃民。

这什么“浮户”、“客户”黄小刚自然是不懂的,还是吕友细细解释了一下也才明白,这隋朝继承了南北朝以来的户籍制度,在立户定籍方面本是沿用前朝的制度,可后来杨坚发现自魏晋以后,中原地方的家族渐渐形成聚居的传统,北魏时“人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东魏赵郡李元忠,拥有家室几千家,到隋初,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荫附者都不承担赋役。

这样下来,朝廷税赋与实际的人口增长难免会出现脱钩的情况,也即是明知道下面有多少人,可在册的户籍数少,交上来的赋税自然也少,于是杨坚便搞出了检括户口的手段,名为“大索貌阅”和“输籍法”,使用“编户齐民”的借口将大家族打散,将逃亡和依附在大家族身后的农民定为“浮户”、将与大家族确定佃租关系的农户定为“客户”,然后“定其名,轻其数,使人知为浮客,被强家收大半之赋为编民,奉公上蒙轻减之征”。

这么做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使农民自愿脱离豪强的荫庇成为国家的编户,直接向国家输送赋税!

但是,到了大业朝以后,输籍制度也渐渐脱离了轨道,一般来说乡有宽狭之分,宽乡户少田多,百姓尚且可以分到足够的土地耕种,而狭乡自然是户多田少,于是地方官府便要执行调剂,将一些“浮户”向宽乡强制迁徙,但问题是被强制迁徙的“浮户”肯定是没有什么能耐的穷民,因为在本地混不开才会被强制迁徙,到了迁徙地起岂能马上风生水起,而且从各地狭乡迁往宽乡的“浮户”也不是一家两家,到了地方能不能分到土地还得看运气和个人能力,那么就会有一些人开动脑筋,以自身的种植技能或劳力为凭,与乡民佃租土地来耕作,并且承担一应的赋税和劳役,所得也是仅够家人苟活而已。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当初为什么黄小刚要求吕友去招人的时候,优先去招这样的佃户,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种田可不是一门烂大街的行当,也是需要职业技能的,而吕家村如今基本上全是老弱妇孺,职业的农夫还真没剩下几个,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你要是再去找点连地都不会种的流民回来,然后大家伙拍着脑子胡乱把地一种,岂不是白瞎了这两三千亩土地一年的收成?

黄小刚会钣金、会装修、会造航母和原子弹,可他真不会种地啊!

话说回来,吕友做的背景调查,也仅是知道其中三户乃是近期才被强制搬迁道东莱郡的北方“浮户”,还有五户则是来了有一段时间,一直在昌阳等地佃租当地乡民土地的“客户”,是听了他许诺,这才举家搬来准备佃租芦山吕家村的土地。

不过,让黄小刚没想到的是,他今日才刚刚与众人展示了一下“联合犁”的厉害,居然就有人脑筋很好用的想到了将这东西献给官府的点子,也不想想这可能吗?

难不成,黄小刚搞出的发明创造回头还给杨广做了嫁衣?

听得黄小刚当场变脸,还口出“但有祸事加身,切莫怨天尤人”的狠话,几家佃户顿时脸色都白了,他们当然都不是蠢货,在看到了联合犁的巨大威力之后,岂会想不到这等器物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的东西,如今听得黄小刚放出的狠话,自然忙不迭的满口答应下来。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余宋

余宋

庚新
余宋简介: 这是一部美到凄婉的画卷,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时代。 宣和元年,我悄悄地来。 我愿背负世间所有的骂名,留住这个最美的时间。 我叫高余,一条在时间长河中漏网的小鱼,我将搅动风云,玩出来一个璀璨的明天。 对了,大家都称呼我做‘小高衙内’。 ++++++++++++++++++++++++++++++ 一直在尝试一些新的写法,一直想要写出不一样的作品。 嗯,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写出让大家满意
其它 连载 94万字
黎明浴血

黎明浴血

八一兄弟
黎明浴血简介: 1949年夏,解放大军挥师南下,湘西北石城县的几大土匪天王卢宗汉、舒巴子等人被宋希濂拉拢收编,试图继续与人民为敌。解放军连长覃天随部队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化装侦察,顺利拿下石城,并奉命组建剿匪大队,同几大天王和保密局特务苏银巧等人展开生死较量……
其它 连载 24万字
开局亮剑狙神

开局亮剑狙神

小小土豆子
开局亮剑狙神简介: 张小虎一觉醒来穿越到亮剑里,开局一枪盲狙击暴了坂田脑袋,却被王铁柱一炮轰掉鬼子指挥部抢了功。 苍云岭炮火硝烟战场上,刚穿越过来的张小虎吓得胆战心惊,神仙走位与盲狙抢法,击倒下一个又一个带队的鬼子军官,获得了李云龙赏识,做了他最强警卫士兵,又稀里糊涂成了狙击神枪手…
其它 连载 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