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侧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较为宽大的单层大机库中运作。
关键问题是,这东西的重量实在是太大了!
战的飞机定位和补给可都是靠人力的,尤其是定位,每架飞机都是靠人推到指定位置的!一架
不装弹药和燃油自重就有
.
吨,这么重的东西想要推到指定位置实在是有些费劲!尤其是当一艘航母上有一个中队的双发飞机需要起飞的时候,带给整备人员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什么?你不信?好吧,咱们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大家都推过车吧,一辆朗逸的空重不过
+千克!而即使以轻著称的零式
式战斗机的空重都有
多千克,等于一辆半朗逸!而一架
等于
个半朗逸的空重!加上近
吨的内油和
.
吨左右的弹药、副油箱、润滑油什么的。这个起飞重量直逼
吨多了!要是完全靠人力推动的话确实太费劲了!)
对于这个情况,德国人的解决办法是打算把小型汽车弄到航母上,大众甲壳虫和桶车都是热门候选车种,这两种汽车本来就很小,马力也够用所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代航母整备车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德国人发现双发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如果以德国用商船改进的长达
米的大型航母为例的话,从甲板后部释放一个中队的双发飞机并没有什么困难。
(这点并不奇怪,历史上的海基版实验蚊式飞机在搭载
发鱼雷
个
加仑邮箱的情况下,总重量高达
.
吨。如此的重量在
节的甲板风情况下,滑跑距离也不过
米左右。当然,蚊式飞机的发动机功率比较大,最大出力高达
马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海面上不可能没风。而
虽然发动机功率有限,但是起飞重量却很低。加上油料和
吨的炸弹也不过
吨出头。)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以
双发飞机为基础改进的舰载机在德国海军的大力推动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随着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破和一次次的陆上和舰上试飞实验的进行。德国人在经过研究和总结后认为以现有航母搭载一定量的双发飞机是可行的。但是想要完全依靠双发飞机提供战斗力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双发飞机的起降距离毕竟比较大,一般攻击机
米左右就可以重载起飞,而双发飞机的重载起飞距离至少在
米以上!如果全部使用双发飞机的话,&#
;.u&#
;
u.&#
;那么整个航母战斗群起飞的攻击机数量必然少的可怜!
“即使是
万吨的大型航空母舰其甲板长度也不过在
米到
米之间。从
米开始布置双发飞机的话,那么最多可以容纳
到
排,而每排最多放置
架,那么实际上可以起飞的飞机数量不过
到
架。加上前面约
多架的战斗机,实际起飞数量不过是
到
架。这对于一艘长达
米的大型航母来说数量是偏低了。更何况这一切都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可以动用的双发飞机数量只会更低。所以,我们必须带上单发攻击机。当然,为了保证单发飞机也可以伴随机群以较高的巡航速度前进,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降低载荷,提高速度,另外一种就是换装发动机或者进一步优化机体设计。”在一次海军例行会议上,一名负责技术的官员这样说道。
这一刻,木桶原理又一次展现了它的强悍,德国人费劲力气也不过是解决了部分攻击机的巡航速度问题,而整个编队的巡航速度依然不算高。除非德国人愿意舍弃为数众多的单发攻击机,否则的话,他们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感谢书友的打赏~~~,以及书友王白石、小神、旭日中华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