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侧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施拉格又一次失败了,他的撤退的功夫在实战中再一次得到了磨练和提升。和上一次在意大利的表现不同,这一次他撤出的部队显然要比上次多一些。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华夏部队兵力不足。如果单纯论逃跑的功底的话,他应该是同盟国将领中最优秀的,因为自从

战结束后,他指挥的战斗结局都是逃跑。”当巴比伦行动结束后,美国人的《时代周刊》以一种嘲讽的语气这样评价这位奥地利将军。不过实际情况如何,并不是一本杂志几句话就可以说清的。华夏内部对奥匈军团和整个同盟国此次战斗的表现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

整个战役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自然是华夏和德国人在南线爆发的战斗。华夏装甲力量比德国人更强,而且编制更为合理,单纯依靠陆军就可以应对绝地大部分情况,无论是坦克战、攻坚战还是炮战都表现的游刃有余。虽然在某些战场上会吃些亏,但是总体而言依靠优势的装备,华夏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是高于德国的。但是高的也有限。德国人依然可以拖延华夏陆军的进攻,并且依靠较为充裕的步兵力量来防止突破口的扩大化。

于是过于倚重装甲力量而步兵不足的华夏部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尖锐的装甲矛头可以撕开对方的防御,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步兵来扩大裂口,并且及时的包围对手。于是这样做到结果就是。华夏装甲部队屡次击溃对手,但是对手利用华夏突破后短时间的停顿可以将残破防线上的部队撤离,然后重新整合填到下一道防线。然后华夏继续突破。德国人再次撤离重整。华夏可以不断击溃对手,但是却无法趁势吃掉对方的重兵集团,虽然在南线的战斗中摧毁了德国人大量的技术装备,但是德军人员损失不算太大,满打满算损失了不到

个师。

“从效率上来讲我们的战术并不高明。德国人理想的战术是装甲部队突击,然后后续的机械化步兵分割包围对手,并最终歼灭对方的重兵集群。但是可惜的是他们的装甲矛头不够锐利。往往在进攻的时候就已经折断。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的装甲部队几乎包办了一切。突破用坦克,分割用坦克,最终吃掉对手还是坦克!装甲单位毕竟有限,却要承担几乎所有的任务。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兵力不足。但是我们确实缺乏足够的步兵单位。也许现在战争规模并不大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依靠少量精锐的装甲师来获得胜利,但是随着未来大规模战争的爆发,装甲部队的比例一定会下降。战争需要的不仅仅是精锐,还需要大量的普通部队。”在战后的总结中,彭毅较为客观的评价了双方的战法。而这也引起了徐杰的注意。

徐杰穿越前就不是陆军。对陆军的了解比较有限。他使用了大编织来保证陆军师级单位的战斗力。并且使用机械化步兵师作为装甲部队的补充,这两点是好的,但是同时却对步兵师并不是很关注。在意大利小规模的陆战中这个问题还不算明显,毕竟战争规模小。但是在伊朗战争中。这种情况就开始明显了。相对于步兵师来说,装甲部队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大量坦克对耗油和部件的消耗让华夏补给能力已经有些捉衿见肘。

甚至于参谋部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个装甲师的消耗能供给三个摩托化步兵师。原因就在于后者没有那么多的坦克和装甲车,步兵机动也是靠卡车和装甲输送车。轮式车辆的造价和耗油明显低于履带车辆。对付已经被分割的敌人使用摩托化步兵师显然更加经济。同等供给下战斗力也会比较高。毕竟在对包围圈内部的对手发动进攻的时候,一个装甲师绝对比不上三个机械化步兵师。因为后者的火炮和步兵数量要远多于前者。而坦克在消灭包围圈的残敌时并不比火炮好用多少。坦克的作用是机动性和突破坚固防线,站桩输出并非其所长。

此时的华夏是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这没错。但是对面的德国也不是鱼腩。参考一下历史上

战的交战规模,双方单纯陆军都要好几百万。没有哪国的工业可以让这几百万陆军都变成装甲师。无论如何都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如何用有限的资源组织一支高效的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战争同时在伊朗和印度展开的话,那么延绵数千公里的战线显然需要大量的步兵进行防御。所以华夏必须加紧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的建设。

此外,随着兵力的进一步增加。单纯的师级单位已经无法支持一个方向的战斗。即使对方比你弱,即使你使用的是近

万人的大编制。但是终究不够用,这次战争的末期,田勇的表现不佳就是一个例子。所以为了完成某个战役任务,那么必须以军甚至集团军的规模来编组下面的部队。某一个军必须具备独立完成某个区域战役任务的能力。根据陆军部门的建议,华夏决定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构建新的装甲军。作为战役级别的编制。

一个装甲军将拥有

个装甲师和

个机械化步兵师。同时还将有若干装甲军直属单位,比如说军属炮兵、军属独立重装营等单位。甚至还会有一些直属的空军单位。根据情报现实,德国人的一款比历史上的虎豹还要优秀的重型战车已经接近投产,虽然英美等国对此表示怀疑,但是熟知历史的徐杰相信这个情报的准确性。这一次华夏没能碰上德国的钢铁野兽,但是不代表下一次就能避免。

多吨重的重型战车想要配给装甲师恐怕有些太过了。所以徐杰的意思是现看产量,如果产量不够的话就组成类似德国

战的虎式重型装甲营这种强化单位配给装甲军。如果产量够的话再将部分车辆配属到师。

“下一次,当我们再遇上德国陆军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拿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对手。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优势的装备上。德国人并没有拿出最优秀的装备。”在给彭毅的回信中,徐杰一方面肯定了对方的意见,另外一方面则按时华夏要对德国可能拥有的装甲优势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在随后的报告中,彭毅也提到了奥匈军团。施拉格的表现并不像媒体上说的那么不堪,实际上,如果不是华夏留有最后一支预备队并且配合强大的战略空军进行攻击的话,那么最终鹿死谁手还难说呢。根据战后华夏的推演。如果没有战略空军的介入,施拉格甚至可以通过逐次抵抗成功的撤回出发阵地。即使在华夏全力施为的情况下。

个奥匈精锐师最终也有一个半师的人员逃出升天。当然,他们的重装备几乎全丢了。如果不考虑装备因素的话,施拉格手下精锐的奥匈军团的战斗力并不比南线的德国师差。理论上要比美国军队强上一些。

施拉格的指挥能力并不差。如果让他在德国或者华夏这种一流强国的军队中任职的话,他会做的很好。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至少能做到稳妥。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到底。如果不是他强悍的意志和行动力的话。已经溃散的奥匈军团根本不可能回到基尔库克。在空中有上百架重型轰炸机攻击,地面有追兵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不管如何,华夏总算打赢了这次战役,虽然损失也很大,按照彭毅的说法,我们几乎丢光了

个半伊朗装甲师和半个俄国军团以及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假如我是约翰威克

假如我是约翰威克

过程的家
假如我是约翰威克简介: 假如我变成《疾速追杀》里的“约翰·威克”,我绝不会向“高台桌”摇尾乞怜!我将让那些自以为是、伤害我朋友和家人的家伙连做梦都害怕梦到我! 没错,这就是一篇化身“约翰·威克”血战杀手世界,比憋屈的第三部《疾速备战》更加惊险刺激畅快的枪战爽文!
其它 连载 1万字
终极商人

终极商人

村头乞丐洪七
终极商人简介: 圣僧,此去西天十万八千里地,买个飞机吧。 什么?你恐高? 那么我推荐你这辆越野车。 什么?晕车? 猴子,你过来,一棒子抽晕他! QQ群: 562672322
其它 连载 60万字
经济大清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经济大清简介: 这一年,美洲土着经受着残忍的掠夺,大清沉醉在康熙盛世中,俄国的彼得大帝东征西讨,英国光荣革命峥嵘初现! 这一年,一个累死在工作中的小审计员穿越到了大清皇子——胤祚的身上。 一片小小的蝴蝶翅膀能否吹动大清的资本主义战舰扬帆起航? 朱三太子打算反清复明?胤祚说:“推翻大清可以,但只能采用君主立宪制。” 沙俄要犯我边境?胤祚说:“给它经济制裁,把他们制裁回原始社会去!” 朝鲜吕宋日本等
其它 连载 248万字
明帝国

明帝国

黄昏前面
明帝国简介: 曹越穿越来到明末的崇祯十四年七月,正好赶上了悲壮的松锦之战。松山城被满清建奴军队团团包围,作为一名军中将领,是逃跑还是跟着洪承畴死守松山,然后血溅沙场,为国捐躯? 曹越不想死,更不想当建奴的俘虏,既然来到了大明,即使自己是挡车的螳臂,他也要努力抗争一次,在这个山河破碎的年代,以热血谱写一曲驱逐鞑虏,复我大汉山河的壮歌。 热血与信念,铸就铁血的军魂,马蹄踏处,皆为华夏之国土,一个无比
其它 连载 85万字
生存争夺之战

生存争夺之战

夏日凉白开
生存争夺之战简介: 天马星,一颗人类居住的星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星球内部矛盾需要转移,天马星人开始了向外星球的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与自己相同的科技文明星球,也遇到了修真星球,还有...... 他们结合对方的优点发展自身,也发现了来自自己星球内部的阴谋......
其它 连载 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