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缆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毋庸置疑,虽然赵舒在文官体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威望,饱受皇帝的尊重,但论到信任,朱谋才是第一人。

首先,在身份上,朱谋属于曾经的郃阳王一脉,往上推一百年,与朱谊汐是彻头彻尾的一家人。

就像是朱猛,坦率地来讲,他的能力只能算是正常以上,主要突出就是稳重,以及大开大合,与尤世威、陈永福相比,战功上处于下风。

但在勋贵之中,他仍旧处于第一国公。

没办法,人家是宗室出身,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封王的,活着封王,但皇帝却没有。

而在能力上,朱谋虽然只上过几年的宗学,但从小就流浪在街头小巷,做过账房,混过学徒,可以说对于民间的利弊了解颇深。

而在这上面,虽然赵舒是举人身份,但赵家在代州一直是诗书传家,你可以说赵舒是心怀才百姓,但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

朱谋则不一样,他是感同身受。

坦率的说,就是赵舒属于那种堂堂正正的人物,而朱谋则属于正奇相合。

例如在对待战争上,皇帝一力推行,赵舒则有意读书人倔强,明面上一直在后勤保障上属于支持的态度,但私底下则经常性的劝导。

即使知道无用,但仍旧不肯罢休。

朱谋则不一样,他会完全尽心尽力的贯彻皇帝的战略,即使困难重重,他也会说服自己去完成。

一个是百分百的尽力,一个是百分之一百二,这完全不同。

也正是因为如此,内阁成员的老态化逐渐严重的时候,赵舒、王应熊等致仕后,朱谊汐第一个考虑的,就是把朱谋拉到内阁。

当然,皇帝之所以如此的肆意,无外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稳定,大明已经完全处于爆发阶段,人口、赋税、军队,已经处于巅峰时期。

例如,北方十省,除了安西、甘肃外,其余各省已经完全自给自足,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的补贴,甚至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四省,更是缴税大户。

建国初期那种北方一片狼藉,人口十不存一的状态,已经完全消失。

在这样的打鸡血时代,一个完全能够执行他命令和思想的内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毕竟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内阁。

稳重已经不合时宜了。

最明显的就是汉初对匈奴的忍让,待到汉武帝时,已经完全不合适了,反攻报仇成主流。

当然,在皇帝看来的稳重,但在文臣们看来,依旧是冒进。

思维方式不同。

内阁部门中,除了朱谋外,堵胤锡、阎应元等名臣,也是构成未来内阁的版图。

虽然内阁的存在感比较高,但可以肯定的说,九部尚书们的能力却不下于他们。

无它,执行部门,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能力,以及上下沟通能力,根本就坐不稳。

吏部雷声大雨点小,但五军都督府则是雷声小,雨点大。

都督府十司,为首的军政司,共有百余名官吏任职,而因为买卖官位之事,直接下去了九十来人。

可以说,整个军政司,几乎是人人参与,谁也不落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抄家的时候,从这群人家中总计抄出三十来万块,看上去不多,但这可是现钱。

一些家产,如土地,商铺等,价值不菲。

其总额,约莫百万块。

经过严刑拷打,这般卖官,进行了三年左右。

这些人甚至很聪明,他们明白像是巡防营指挥使引人注意,所以卖的很少,主要靠人情请托,再加上钱财才按下。

而像是三老

这样从九品的小官,一来数量大,二来品阶低,不能引起注意,所以大范围的散卖。

「一个三老,百块银圆。」

朱谊汐看着供词,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不知道应该说价格高,还是价格低,但士兵们应该是追求甚多。

因为按照俸禄,百块银圆,五六年就能抵消,剩下的是纯赚。

而购买名额的人员,也不出所料,基本是地方士绅,以及一些勋贵们的关系户。

谁还没有几个穷亲戚?

舍弃百来块银圆,就能博得美名,照顾人情,可谓是大赚。

无论是文官,亦或者武官,乃至于地方士绅,基本都参与其中,丝毫不觉得有异。

没办法,三老名义上入了品流,但却是最低的从九品,根本就没有上升的空间,只能一辈子待在乡下,任由衙役驱使。

属于低贱的不能再低贱的浊流。

也正是因为如此想法,所以没有人觉得买卖而羞耻。

朱谊汐则沉默了。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

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量的民间士绅,官吏因为卖官之事,绑定在了大明的战车之上,这对于统治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因为士绅阶级属于地方上的富裕层,再加上民间流行的以邻为壑,厚待乡民的传统,使得其威望极高。

当这些具有威望的人全部认同大明时,民间所谓的造反,根本就没有发展土壤。

就像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买官鬻爵之事不绝于耳,甚至朝廷光明正大的去卖,明码标价,例如李卫。

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那些有钱而无文才的土豪们,将全心在大清,不会理睬那些天地会,亦或者反清复明组织。

没有读书人参与的造反,根本就成不了大事。

例如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只能横行一时,根本就后继无力。

同时,这些有钱人将会与读书人形成竞争关系,从而让汉人极度内卷,一个官位后面四五个候补。

官员们则满心思捞钱,对于皇权根本就没有威胁。

最明显的是,在明朝,地方上知县大部分由举人、监生充任,堂堂的进士则十不存一。

而在清朝,就连进士都得候补,虽然是老虎班,逢缺必补,但是也要等,花钱。

进士的含金量极大降低。

「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

朱谊汐呢喃着,想起满清的操作,着实让他哭笑不得。

你可以说乾隆好大喜功,乾隆禁锢思想,贪财好色,但人家的统治艺术,手腕,已经处于巅峰状态。

又能捞钱,还能稳固统治,加强皇权。

一时间,他竟然有些恍惚。

到底应该改不改呢?

「只能加强补丁了。」

朱谊汐沉声道。

对于地方上的三老位置,巡防营和京营,形成了竞争关系。

在数量上,两者不相上下,但巡房营属于地头蛇,天然的就处于优势地位。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学习科举,施行分肉政策。

既,原本的三老中,乡老主持诉讼教化,由地方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曹林能够主持分配的,只能是乡长、乡警。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才子

最才子

华西里
最才子简介: 这是一个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区别的年代,同时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绝世才华,无论什么出身,都能依靠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越古人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的先知先绝,自然多智近于妖。 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让主角登上这个时代的文化颠峰。至于八股时文,科场仕进,不过是主角闲着无聊时的举手之劳。 这本书写的就是在一个略微有些不同的大明朝,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现
其它 完结 208万字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简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汉武帝,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给他们借点钱财花花。”
其它 连载 107万字
水浒争渡传

水浒争渡传

斯蒂芬·铁
水浒争渡传简介: 林冲怒目,豹头环眼,晁盖发威,铁塔身形,吴用捻髯,狡计多出,公孙轻笑,按剑松纹,刘唐赤发,动如奔雷,三阮横舟,堪比阎罗。 我的心腹在哪里?穿越到倒霉蛋王伦身上......杜迁?宋万?朱贵?只能自己救自己!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唯我独相

唯我独相

原力纳豆
唯我独相简介: 【【2016星创奖?历史”征文】参赛作品】 皇帝说我是应梦良臣,恩师说我是运气爆棚。首辅大人,我并不是想跟你作对,我只是喜欢你的位置,想要你那“半天子”的外号而已。 书友群:416749384,纳豆经常半夜在线,有空可以进群聊聊天。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