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中国海军而言,在核时代初期,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获取核武器,而是获得运载与投掷核武器的工具,特别是后者

要知道,在核武器诞生之后的五年里,能够投掷核武器的只有重型轰炸机

这一局面,直接导致空军成为了唯一的战略军种,即只有空军拥有对敌国进行核打击的能力

显然,这种局面对中国海军极为不利

一九五一年初,军事改革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即陆海空三军司令部撤消,正式组建总参谋部与参谋长会议

这一年,冯承乾正式退役,由顾祝同出任中国海军参谋长,以及首任参谋长会议主席

按理说,在军事改革之后,军人的影响力将大幅度降低只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军人依然拥有很强的影响力

说白了,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是如此,参谋长会议主席拥有很大的权力在顾祝同等二战中的元勋退役前,参谋长会议不但是总参谋部的实权机构,还是国防部中最有权力的机构,而参谋长会议主席的影响力甚至过了国防部长别的不说,在这三十年里,参谋长会议主席能直接决定军队装备的研制工程,只需要在形式上向国防部长汇报,而国防部长唯一的权力,只是在经费审核的时候向参谋长会议主席施加压力,控制装备研制的总开支至于用在装备研制上的预算是怎么花掉的则只有参谋长会议主席清楚

做为首任参谋长会议主席,顾祝同在其两年任期期间拥有很大权力

当然,顾祝同知道,这是冯承乾替他争取、或者说是替海军争取到的结果

要知道,在冯承乾退役之前,吴铁生与刘亚光都已退役,因此在军事改革最后阶段几乎是冯承乾说了算冯承乾退役的时候,已经快八十五岁了虽然大元帅的服役期限并没有受到限制,也就是终生制但是吴铁生与刘亚光退役的时候都不到七十岁,比冯承乾年轻得多按理说,冯承乾应该是第一个退役的大元帅而他没有第一个退役,就是要为海军发展做最后的贡献

可以说,在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三年的这两年,是最为重要的两年

在这两年里,顾祝同亲中文网展战略,并且亲自参与与批准了多种重大装备项目的研制工程

比如,中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第一种大型航母就是由顾祝同亲自批准的

只是,相比与常规装备,顾祝同在海军核准备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都要巨大得多

在当上海军参谋长之前,顾祝同就批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项目

这就是舰用型核反应堆,以及与之配套的动力系统

在担任了海军参谋长之后,顾祝同加大了在核动力项目上的科研投入,并且把核动力订为海军大型战舰的主要动力

正是如此,中国海军才能在数年之后开工建造第一艘核潜艇

有趣的是在研制核动力系统初期,中国海军并没打算首先用在潜艇上,而是准备用在大型航母上

主要就是,核动力能够赋予航母几乎无限的续航力

对中国海军来说,仅此一点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要知道,大战结束之后中国周边地区已经没有敌对国家了不管是在西太平洋上、还是在印度洋上,都没有能够对中国海军构成严重威胁的对手,而中国海军真正的对手,即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远在北大西洋之上

重要的是,中德的战略斗争主要集中在西半球,而不是东半球

结果就是,中国海军必须解决舰队的续航力,让舰队在远航万里之后,依然能够击败最主要的敌人

显然,战舰的续航力至关重要

虽然在研制核动力之前,中国海军就通过其他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提高大型战舰的续航力、建造加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在主要航线上建立海军基地、控制通往北大西洋的主要航线等等,但是这些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支撑舰队远征作战的后勤保障系统在战争期间极为脆弱,肯定是敌人的主要打击对象,当后勤保障系统瘫痪之后,中国海军舰队的战斗力就将大幅度下降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舰队获得足够的续航力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特种力量之兵王的崛起

特种力量之兵王的崛起

港镇
特种力量之兵王的崛起简介: 在校学生突遭横祸,从此改变一生。 一张带血照片,一段隐藏的神秘故事。 看他如何揭开这诡异的谜团……
其它 连载 0万字
墨写悲歌

墨写悲歌

墨雪假面
墨写悲歌简介: 春去秋来,曾经纵横天下的人也不过是化作冢中枯骨, 寒来暑往,不知未来大世的人也不过是妄图螳臂当车, 是英雄造就了时势,还是时间杀死了英雄?
其它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