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人有文人的弊端,特别是这种都自以为是的文人。

能在经典中衍生出自己的理论体系,都确实是大才。

这样的成就,也让他们都钻到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里出不来,没法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体会他人的论述,只是单纯的辩驳。

有人说,所有成功者都是偏执狂,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三家还没有分出个所以然来,其他学派,比如王安石和邵雍,也掺合了。

因为所有人都发现,所谓的异论而辩,那就是个门槛。

也就在开口时,有辩驳的意思,到后面几乎成了各人借官家那个不可打断陈述理论的规则,在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学说。

还不能说这不是反驳,从立论上就不同,确实不能说是认同对方的理论。

所以,整个庭辩就越来越热闹了。

从某种意义上,赵曦是倾向于王安石的理论的。

王安石没有过多的扯玄乎的概念,他阐明了道是变化之后,就大篇幅的在论述经世致用。

王安石不赞同遵循圣贤的一切,对上古先贤全盘接受。他认为道就是变化,今与古不同,冬与夏不同,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下,从经典中摘取适合当下的经典。

王安石的新学,说是一派学术,倒不如说他是在针对国朝现状而专门创立的理论。

他的道就是变。远古圣贤,汉唐大家,各有各的道,大宋也该有大宋的道。

董仲舒如其说是孔圣人的继承,倒不如说他是摘录经典,从而创造了符合当时时代的儒家学说。

一样,在如今的大宋,不管究竟道统到怎样的地步,一切都应该以服务于国朝,适应于这个时代为衡量标准。

本来赵曦以为邵雍的象数学派应该最扯淡,结果偏偏相反,真正给他惊讶的还最数邵雍的象数学说。

在赵曦的概念里,后世《周易》被人看成算卦用书,很可能就是这老小子一手造成的。

儒家以《周易》立论,到后世《周易》这个儒学的根源,反倒被看成蒙人哄人的起卦算命用书,赵曦对这老小子没一点好感。

也可能是因为这样先入为主的原因,邵雍在开始阐述时,着实是把赵曦惊着了。

邵雍是第一个把道上升到形而上的。

没多扯玄乎的言辞,直接言明道发于物而高于物,并且在他的理论里,赵曦看到了道和规则的勾连。

他的理论在某些程度上跟周敦颐以及二程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

周敦颐和二程的理论,认为道是抽象的,是可感觉而不可明言的。

而邵雍似乎要把道拉下来,说成有形之物,或者说必须基于有形之物才有道的存在。无物则无道,有物方有道,道为物之演化,物为道之根本。

这个观点除了跟张载的道为气,演化为气化分歧较大以外,其他任何一个学派,邵雍都沾了些。

就是王安石的道为变,在邵雍的理论体系中也有所论及。

赵曦有点怀疑,这老小子是不是看人下菜……

当显世的几家学派都开始掺合后,辩经的场面越来越庄重了。

对,就是这感觉,庄重。

赵曦几次向衍生公看去,看看他对这些祖宗门徒改变祖宗原义后的反应,结果,这家伙完全沉浸在整个庭辩中了。

包括整个大庆殿的所有人,个个专注着,每当一个人论道,都会静悄悄的倾听,那怕是对立观点的,也一样尊重着阐述观点的人。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才子

最才子

华西里
最才子简介: 这是一个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区别的年代,同时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绝世才华,无论什么出身,都能依靠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越古人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的先知先绝,自然多智近于妖。 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让主角登上这个时代的文化颠峰。至于八股时文,科场仕进,不过是主角闲着无聊时的举手之劳。 这本书写的就是在一个略微有些不同的大明朝,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现
其它 完结 208万字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简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汉武帝,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给他们借点钱财花花。”
其它 连载 107万字
水浒争渡传

水浒争渡传

斯蒂芬·铁
水浒争渡传简介: 林冲怒目,豹头环眼,晁盖发威,铁塔身形,吴用捻髯,狡计多出,公孙轻笑,按剑松纹,刘唐赤发,动如奔雷,三阮横舟,堪比阎罗。 我的心腹在哪里?穿越到倒霉蛋王伦身上......杜迁?宋万?朱贵?只能自己救自己!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唯我独相

唯我独相

原力纳豆
唯我独相简介: 【【2016星创奖?历史”征文】参赛作品】 皇帝说我是应梦良臣,恩师说我是运气爆棚。首辅大人,我并不是想跟你作对,我只是喜欢你的位置,想要你那“半天子”的外号而已。 书友群:416749384,纳豆经常半夜在线,有空可以进群聊聊天。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