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折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关于第二卷和第一卷当中那个五年的时间跳跃,当初在**连载的时候曾经专门插了一个解释进去,不过在起点这个解释的章节最后还是删去了。所以第二卷开头的时间就是胤轩十六年中,李寂离开官场,与宰相林间非道别的场景。而前三章与下文,又是有一年多接近两年的时间跳跃。从第一卷到第二卷,确实有时间布局上的硬伤,但是,并不至于对下文的理解造成不可调和的逻辑错误。眉毛因此就没有作更大修改。

从胤轩九年北洛大比,到胤轩十七年末,其中有一个胤轩十三年的转折。青梵离开擎云宫,风司冥入伍,林间非等青年朝臣正式取代一帮老臣成为朝堂的中流砥柱,其中暗伏下胤轩帝的新政和改革。用林间非的回忆和李寂的评论这个角度来写一场剧变,是因为眉毛不愿意让这一段成为第二卷的重点,而希望它成为整个小说在之后的故事情节中需要不断关切的地方。

另外,第二卷的中心舞台是在西陵。西陵大郑宫发生的皇权争夺,与北洛擎云宫的故事作为对应的影像和比较,同样的书写显然会有重复和重点失落的问题。所以胤轩十三年的玉螭宫之变没有明写,而以林间非的回忆作为第一卷的交代,并成为后文一个长长的楔子。

大人看文看得仔细,眉毛非常感激。这里再次地鞠躬,多谢大人了。

第四段,回复大人。

“凌烟阁是唐朝挂功臣画像的地方啊!!而你写的这个和唐没什么关系的!那么念的那句诗有什么效果呢??横竖对方都是听不懂!!!”

这一段,&#

;.&#

;

&#

;

&#

;

&#

;.&#

;是柳青梵和上方未神对于北洛风氏开国皇帝风靖宇的评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眉毛不但让柳青梵引用了李贺这一首绝句,还用了刘邦的《大风歌》,将之为风靖宇的所作。希望体现“德业以成大统,功名以慰平生”的男儿心性。引用诗词是为了合乎情景表达情绪意志。“诗言志”的传统,无论作诗还是引用都以“言志”为根本。引用这种广为流传的名作,正是为了在言志达意上面不出现问题。凌烟阁是什么地方我当然不会不知道,可是没有人规定北洛的功臣纪念馆不能叫做“凌烟阁”吧?何况最后一句“若个书生万户侯”,就算不知道凌烟阁的作用意义,也能相对清晰地把握诗词的整体含意。如果上方未神连听懂这一段话的水平都没有,他还算什么太子,以后还当什么皇帝?

再者,架空历史,不表示完全脱离历史。历史对于我的影响根深蒂固,就算是自己构架出来的世界,也可以非常清楚地找到历史现实的影子。何况我的主角青梵是具有相当文化学养和丰富历史知识的人,如果要他不表现出这些,个人认为是十分不合理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谢谢大人细心读文。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不存在的名单

不存在的名单

仗剑赋歌
不存在的名单简介: 在一场涉及自身的战争开始之前,历史上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存在的。
其它 连载 1万字
领主之征服系统

领主之征服系统

飘过的猫儿
领主之征服系统简介: 刀剑与火药共鸣,在这个时代中,唯有战争与征服才能让亿万人臣服,且看主角携带着死亡的烈焰与铁蹄,踏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我来,我见,我征服! 本书将反映出真实战争的残酷性,历史和帝国从来不是神圣与美好的代言词。
其它 连载 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