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s24fzj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父亲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后,袁野军深深感受到家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每逢农忙的时候,袁光福总会开车送化肥到洪湖乡及周边乡镇,他总是留下两袋化肥,一袋自己用,一袋给王淑兰家,这或许是张淑芬的安排,也或许是袁光福这个女婿有意回报丈母娘的关心,想起那几年他没有在家的时候,王淑兰经常过来帮忙,毫无怨言,自己给丈母娘贡献几袋化肥,也是理所当然。
化肥对农民来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彼时的农民温饱尚未解决,兜里缺钱的很,哪里敢去买化肥这些,全靠猪粪这些农家肥来追肥。即便你有钱买化肥,也需要去乡上供销社排队,有时排队都还买不着。如今王淑兰不用花一分钱,不用去排队,就有一整袋化肥可以使用,怎能不让人高兴呢。
每每有人问她化肥从哪里买得,她都会笑呵呵的回答“我哪里有钱买得起这些哦,都是我那大门客(女婿)买了送到马家坝,让我去马家坝挑会来用就是。”
王淑兰是个菩萨心肠的女人,见女婿如此照顾自己,解决了农业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庄家收成有保障,自然是高兴不已。见到袁光福总是袁二哥袁二哥的叫个不停,搞得他无言以对,只得嘿嘿的笑着。
袁光福不仅帮家里买化肥这些农资,还会时不时的往家里捎带一些土特产,有的是单位过年过节发的福利品,有的是他跟随领导出差,对方单位给他的一些土特产。他一个人在单位,是舍不得吃的,就利用出车的时间,将这些福利品捎带回袁家塆。乡亲们时不时看见他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笑呵呵的往家拿。这些土特产又可以让袁野军美美的吃上一段时间了,想起这些,他总是情不自禁的露出甜蜜的笑容。
当然,袁光福往家拿的不光是大人的东西,也有袁野军专用的东西。每年六一儿童节过后,他都会收到父亲带回来的礼物,有时是文具盒,有时是卡通水杯。袁野军非常喜欢那个卡通水杯,它看起来像一只兔子,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绳子就从里面穿出,袁野军可以将杯子挎在肩上,不用担心丢掉。水杯上头有一个旋转盖子,旋转开后别有洞天,原来里面还有一个盖子,盖子上有个小孔,吸管从小孔伸出,便于从杯子里吸水。
这么高级的水杯,整个灵堡村只有他一个人才有,关键是非常实用。袁野军学着电影里面的军人,将水杯随时挎在身上,在袁家塆招摇过市的炫耀,时不时的还打开盖子美美的喝起水来,又会惹来一群好奇的小伙伴,围着袁野军看个不停,有的还用手摸摸那个杯子,感觉有什么不同。
看着小伙伴们围着他转,眼睛充满着好奇,一股自豪感在袁野军心中升起。
袁光远是灵堡村的时尚先锋,没有通电前,他就买了一个录音机,装上
节一号电池,播放歌曲,搞得他家里莺歌燕舞,像个歌舞厅一样。只是录音机光靠电池提供电力不可靠,一个小时不到,录音机就会出现断卡现象,袁光远只好把录音机收起来。
灵堡村通电后,袁光远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播放,每天晚上,当他劳动一天回到家里休息的时候,他就会搬出竹椅,将录音机拎出来摆放在凳子上,接上电源线,放入磁带,美妙的音乐就会在小院上空响起。袁光远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听歌曲,听完后再翻面听另外一面的歌曲,这种磁带可以反复播放,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袁光远不会唱歌,这并不影响他的欣赏水平,市面上流行着邓丽君、韩宝仪、张帝、汪明荃等港台歌星的磁带,他都有。尤其是邓丽君的歌曲,曲调舒缓,音质细丽,演绎着一派江南水乡的乡村风情,很受人们喜爱,这要是在以前,还是被当做靡靡之音被禁止播放的。
每当音乐响起,录音机唱着《粉红色的回忆》、《外婆的澎湖塆》等歌曲,张淑芬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起来,她甚至还要求袁光远不要更换磁带,一直播放这些歌曲。
电视也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袁野军第一次看电视还是在田家湾,那时候听说要演《西游记》,还是一部神话故事的电视连续剧,吸引着无数小孩好奇的眼神,他们得到消息后,不顾大人的劝阻,一溜烟的跑去看电视。田家湾还没有人买的起电视机,袁野军只好跟着大伙跑一两公里去池塘塆看电视。等他和小老表赶到的时候,屋子里早已围满了十几个等着看电视的小孩,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先抢占有利地形。好在电视放的高,并不影响外面的人观看。《西游记》终于开始播放,场面一下子变的鸦雀无声,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看着电视。里面的人物神出鬼没,千变万化,孙悟空经受着刀砍火烧,依然是法力无边,看的人们脑洞大开,原来神话故事是如此的神奇。可惜当天只播出一集,而且还只有半个小时,看的人意犹未尽,袁野军和小老表过了许久才念念不舍的离开池塘塆。
就这一集《西游记》播放后,好久都没有再次播出。
从此,看电视成为农村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抢占有利位置,他们在白天的时候都会守住自己的座位,还要在座位上面做记号,免得别人把他的位置挪走。下午吃了午饭后,就在周边玩耍嬉戏,即便是玩耍的时候,眼睛也时不时盯着位置,大人安排他们去做一些农活,则会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暂时离开,随即三下五除二的快速做完,太阳一落山就匆匆忙忙赶回家里,任凭大人在地里责骂他们,因为太阳一下山,就是看电视的高峰期,许多人就会围着电视看,要是去晚了,好不容易占的座位就会被别人抢走,就没有好位置看电视了。
其实农村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多两个小时,集中在晚上八点到十点的黄金时间段。农民不像城里人上班,讲究什么早九晚五,每天八个小时,他们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除了在家吃饭外,其余时间都在地里忙碌,只要是天还亮着,他们就不会收工回家。晚上回到家里洗洗漱漱,吃罢宵夜就上床睡觉,养足精神好第二天天一亮就起床继续干农活。哪里还有心情看电视哦!
其实天天围着电视看也没有什么好节目,农村只能收到四川台,中央电视台都无法覆盖,四川电视台还只有一个公共频道,这个频道还要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服务,承担着科学普及的任务,这些节目农村人断然不会坐下来认真学习的。为了更好的传播效果,电视台也根据人们的作息时间和兴趣爱好,合理编排电视节目,每天晚上的黄金档时间播放电视连续剧成为收视率最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