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当兵的日子是很苦的,对张汉卿这个应该还处在学龄的半大小伙、特别是还有纨绔资本的他来说确实是一重考验。很多人认为张汉卿一定是来镀金的,有些人在私下里带着有色眼镜来准备看笑话。最明显的主是汤玉麟,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张汉卿说:“大侄子,要是吃不住累了,干脆歇脚就是了。你天生就是带兵的料,用不着跟这些当兵的泥里来雨里去的。”

师的将领都兼讲武堂的教官,所以这位汤教官的话很有蛊惑性。若不是张汉卿对他一贯有警觉,估计看不透他明着关心背后藏着的幸灾乐祸。他既已坚定信念,岂会轻易被别人翘动心扉?

张作霖也在时刻关注他。真没想到,这个小六子做事情来还真有一股子狠劲!他从来都没有打着自己的旗号为其获得半点轻松的主意,非但如此,还时常主动加码,要在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有一次野外战斗演习,学员要全副武装。背负着几十斤重的装备,进行跑、跳、跨跃障碍,对十六岁的“公子哥”来说,实在不是一件易事,用找罪受来说也不过份。演习完进攻、防御、追击、退却等科目后,还要进行野外露营及“阵地彻夜”。时值盛夏,蚊虫骚扰,咬到人之后奇痒无比;太阳奇毒,练武场上暴晒不死也要脱层皮。别说是露营,就是操练,手、脚和脸上也像猫咬一般,张汉卿硬是咬牙坚持下来。待到天明,指挥部又命令跑步向省城“转移兵力”,落伍者甚多,甚至一些老行伍也未能落全。但张汉卿不但没有掉队,还帮助其他学员完成演习。

成功通过这样的多次近乎残酷的训练,张汉卿赢得了包括老将新兵在内的全体人员的敬重:这个少帅,不简单,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当然,少帅的亲和力是赢得众人团结的重要因素,无他,这年头能够放下架子与群众打成一团的高干子弟凤毛麟角。平时张汉卿在讲武堂的学习是非常刻苦的,自觉遵守校规,尊敬教官,团结同学,刻苦训练,从不搞特殊化。所以,在入校一个月后,张汉卿就因为表现优异而被任命为班长。

这个班长,张汉卿是相当珍视的,因为这是他在军界凭自己的本事挣得的,远不是那个什么少校帮办的职衔可比的。在当了班长之后,他独创了两项突破,奠定了后来奉军成为现代中国军队的楷模。

首先是推广了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叫做“三三制”。班分成三个战斗小组,由班长、副班长、小组长带领,每个战斗小组有三个人,在战时相互接应。

三个战斗小组呈箭镞式进攻队形,每名士兵任务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行动时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组组成一个战斗班,呈“散兵线”队形展开,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

虽然好像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这可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要知道,“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解放战争,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那可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在这个时代,世界强国的最强陆军还在欧洲战场上把线列步兵战术发挥到极致,这种号称“排队枪毙”战术在索姆河战役中达到**。由德军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一天就打翻了

万英法联军,无数有带头冲锋传统的英国贵族被打成绝户,从此,陆战的舞台上再无大规模线式冲锋。

但在中国,漫天遍野式进攻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洗礼。现在,张汉卿只是把二十几年后的东西提前拿出来而已。但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当一次演习对抗中张汉卿带领他的班扛住了对方一个排的进攻并从容退出时,观战的

师高层都动容了。

随后对这种战术的研究表明,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虽然相比于西方乃至于西洋人,武器配置上的短板限制了中国军队在火力上的成就,但就基层战斗力的提升而言,无疑在这个时代是能够领先的。

为了表扬张汉卿的成就,这套战术后来被命名为“张氏战术”。张作霖亲自拍板把这套“张氏战术”推广到全部

师,并成为奉天讲武堂步兵培养的标准战术动作之一。不久后,由此衍生出在班组战斗队基础之上的“三三制”步兵排战术也在全军得到普及,简简单单一个战术创新,使得一个普通排的控制范围达到

米,奉军的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

不是没有人置疑,以张汉卿这位“学龄”不足的年轻军校生而言,未尝经历战事,他如何能够闭门造车搞出这么个很军事化、很贴近实战的东西来?有些人难免心里想,这是张作霖要捧他的这位长子而私相授受的,毕竟以老张的军事经验,或许能够创出这么个东西来。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才子

最才子

华西里
最才子简介: 这是一个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区别的年代,同时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你有绝世才华,无论什么出身,都能依靠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越古人几百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的先知先绝,自然多智近于妖。 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让主角登上这个时代的文化颠峰。至于八股时文,科场仕进,不过是主角闲着无聊时的举手之劳。 这本书写的就是在一个略微有些不同的大明朝,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现
其它 完结 208万字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我是海陵王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简介: 李牧之重生于千年前的大月氏贵霜贵族,恰逢张骞出使西域之旅..... “此匈奴单于的头,可做我的饮器。” “吾兄汉武帝,能否借霍去病一用?” “吾弟,干什么?” “罗马,安息,还有那身毒地大物博,我去给他们借点钱财花花。”
其它 连载 107万字
水浒争渡传

水浒争渡传

斯蒂芬·铁
水浒争渡传简介: 林冲怒目,豹头环眼,晁盖发威,铁塔身形,吴用捻髯,狡计多出,公孙轻笑,按剑松纹,刘唐赤发,动如奔雷,三阮横舟,堪比阎罗。 我的心腹在哪里?穿越到倒霉蛋王伦身上......杜迁?宋万?朱贵?只能自己救自己!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唯我独相

唯我独相

原力纳豆
唯我独相简介: 【【2016星创奖?历史”征文】参赛作品】 皇帝说我是应梦良臣,恩师说我是运气爆棚。首辅大人,我并不是想跟你作对,我只是喜欢你的位置,想要你那“半天子”的外号而已。 书友群:416749384,纳豆经常半夜在线,有空可以进群聊聊天。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