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野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冒辟疆大声说道:“强收商税,勒令上交积亏盐税,与民争利,压迫商户,加重民众负担,破坏江南的安定生活,这不是乱政是什么?我们江南士子要团结起来,大声为民疾呼,坚决反对朝廷乱政!”

“一派胡言,朝廷不收税,如何养军卫国?如何维持朝廷运转?不收商税,难道还要再加收农税?

现在天下农民暴乱此起彼伏,就是农税过重,农民交不起税、吃不起饭,就极度容易被煽动造反。

反之,江南的商家大贾,有多少人家财万贯、生活奢靡,难道正常的税都还可以不交吗?”许东听了这些狗屁不如的观点,怒而反驳道。

“你是什么人,竟然鼓吹加重商户税赋,肯定是阉党残余。”冒辟疆毫不犹豫地开始扣大帽子。

“这就是你们东林的风格吗?不赞同你们就扣帽子!这就是你们说的要广开言路吗?广开言路的核心就是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许东淡然说道。

“好!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就凭这一句,这位公子也可以留名士林。”陈子龙到也是个真性情,见到名言警句便忍不住夸赞。

“税收是国家立足、朝廷运转的根基所在,现在朝廷军饷都发不出,边疆将士无心备战,所以鞑子才能长驱直入我中原腹地,残杀民众,强暴女子,掠夺财物。

我们江南今天还能够享受和平、歌舞升平,不是江南人天生命好,而是北方边疆和百姓替我们挡住了鞑子兵锋。如果大家都不交税,朝廷无以为继,挡不住鞑子,我们这好日子还能过多久?”许东接着说道。

“我们也不是主张不交税,而是提倡要减轻税赋,不得乱派加征。这才符合儒家所追求的藏富于民、与民休息的天道。”陈子龙回复道。

“那我来问你们,儒家主张以民为本,东林也一向关心百姓生活,那我们士绅不纳税,将税赋负担都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导致不少地方百姓不堪重负、民乱频发,这是否合理?”许东问道。

“优待士绅这是大明祖训,没有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精神引领,国家何以为之,朝廷何以立足?与之相比,区区税收优待又算的了什么。冒辟疆又跳出来。

“太祖为了让士子能够安心读书,是定了一些优待政策,但要求是很严格的,免税的范围是很小的。

现在都这么执行吗?士绅大族家里别人投献的土地都免税吗?太祖定了二十税一的税率,整个江南去年就交了几百两的茶税。难道江南一年就卖了不到一万两的茶叶?

这些都免税了,全国还有多少田地是在纳税的?难道整个大明朝所有的税负都要压给斗升小民?”许东毫不客气地驳斥道。

“苛待士绅、横征暴敛,巧立名目、大发其财,这些都是阉党的主张,我看你就是阉党的余孽。”冒辟疆再次上来扣帽子。

“阉党阉党,崇祯初年,皇上铲除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停矿税、废厂卫,东林等清流盈朝,请问诸位国事是蒸蒸日上,还是每况愈下?

现在小小辽东鞑子都能在京师附近横行,农民军不断攻城掠地,这是谁的责任,还能把帽子扣到阉党上?

我听说你们复社主张求真务实、反对空谈,这我也很赞成。但求真务实就是以人划界吗?

被你们划为所谓的阉党,他们所提的政策都是错误的?划为了清流,所提的意见就都是对的?

党争不息、相互攻讦,你提倡的我就反对,你反对的我就赞成,只看派别、不问是非,这就是现在朝廷最大的问题所在。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超级大国之未来

超级大国之未来

梦似回忆
超级大国之未来简介: 创世新元纪年,人们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平行宇宙理论……但发现的同时人类爆发了生化病毒,人类能存活吗?与此之中宇宙的远处也有一双眼睛在看这一个国家……谁与争锋,超能领袖,绝世天才—超级大国!
其它 连载 0万字
大晋司马衷

大晋司马衷

澜沧听雪
大晋司马衷简介: 西晋司马氏以禅让得天下。司马炎上位之初,一改魏之奢侈,矫以仁俭,重农桑,广纳言,很有一番开国的新兴气象。然好景不长,因王朝各种矛盾的日益积累,西晋迅速走向腐败...... 大肆分封诸王、广设州郡、流民四徙、外敌侵扰、世族林立,农民生活苦不堪言...... 吴国尚未平定,更为要紧的是王朝的继承人司马衷据说是个傻子......
其它 连载 16万字
聚宝盆中的大明

聚宝盆中的大明

呓梦痴人
聚宝盆中的大明简介: 崇祯三年,一块石头破开时空带来了一个四百年后的有趣灵魂。 从此后,大明点亮了一颗古怪的科技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即便如此,大明仍凭借这块石头以及它的操控者,炼钢炼铁,制造枪械、舰船,内惩不服,远征四夷!
其它 完结 109万字
大唐腾飞之路

大唐腾飞之路

青岛可乐
大唐腾飞之路简介:   “萧寒,你金子掉了!”   “不要了,我这这么多,懒得捡……”   “萧寒,匈奴又来了!”   “别管他,来进贡的,不老实,立刻大嘴巴扇他!”   “萧寒
其它 连载 808万字
封侯

封侯

高月
封侯简介: “战场上得不到的,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建炎四年的富平之战,是宋金争夺陕西乃至西北的战略决战,宋军惨败,宋朝的战略重心转为保卫四川。 数年后的宋金议和,西部最终以大散关、秦岭一线为界,陕西和西北尽失,皆种因于此。 当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富平之战中苏醒。 一切都不一样了。
其它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