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准备出征 II (第2/2页)
青风小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句”赵泽回答。
“哦,原来是那句啊,很多人都说喜欢那句话”范仲淹平静地说道。
“那大人你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我的意思是朝堂之外”赵泽继续问道。
“这个嘛,喜欢做的事情倒是不少,唯弹琴是某的最爱”范仲淹颇为得意地回答。
“是这样啊”赵泽觉得范仲淹还不是那么古板的人,挺浪漫,还会弹琴。
“是啊,那赵侍郎平时喜欢做些什么啊?”范仲淹反问道。
“嗯!”赵泽想了想,然后告诉他“以前,下官很喜欢开飞船,听音乐,后来到了这就喜欢上了骑马,至于别的一时没想到”
“开飞船?”范仲淹忽然停了下来,“是不是浮在开封府上空的那个庞然大物啊?”
“正是,正是”
“嗯!”范仲淹点了点头,心说某倒是很想知道赵泽你是如何造的那飞船。
十月十八日,汴梁皇宫。
陕西路农民暴动的消息传进了京师,如一颗石子投进了水中,荡起层层涟漪,权力之争开始了。
以枢密使夏竦为首的军方参谋人士,连夜起草了一份对策,在早朝时呈给仁宗过目,在他们的计划中,想让坐镇陕西路秦州的安抚使韩琦老夫子主持大局,并调集各州县兵力全力平乱。
主帅是韩琦,这是铁定了,可是里边的领军人选,大家都想用自己的人。
按照常理枢密院只管制定作战计划,领兵打仗的人选都出自“三衙”,即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司。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张宏、黎遂就是殿前都指挥使司的人,结果如何败了,这让仁宗大发雷霆,对殿前都指挥使司的人很不满,更别指望会有人愿意冒险推荐他们,那样很不理智。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侍卫亲军马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司的人了。
虽说是为国选将,派出去打仗平寇,可是这关系到朝中一些人的利益,比如范仲淹想影响军队,让他这个未来的丞相在军中树立威信,以减少新政推行的阻力,虽然西陲守土这几年,他立功无数,但是他毕竟是文官,要想一直影响军队就得找一个能打能冲,还能背黑锅的人。
而赵泽正是范仲淹中意的不二人选。
鉴于张宏、黎遂兵败,枢密院觉得不可能只派一支军队,所以赵泽也只是其中一员。
夏竦的目标不仅是一个枢密使,他还想做丞相的位置,所以也需要再积累地威望人气,而推荐一得力的将官外出御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他看来,侍卫亲军马都指挥使司下的宣节校尉呼延守勇就不错,不但年富力强还很有胆识,应该不会有问题。
呼延守勇是老将军呼延灼的后代,夏竦选他也没看走眼,&#
;.&#
;
h.因为在庐州的一年多日子里,呼延守勇的弟弟守信就在那里,弟弟什么样,哥哥也差不了,所以夏竦老大人才会选他。
好了,两个领军的人选出来了,还有一个需要陛下决定。
这个不是旁人正是入内侍省都知李舜举,他亲自跟仁宗请求愿意为陛下领兵平乱,仁宗觉得他忠心可嘉便满口答应了。
以上三个领军人选的确定过程,看似没经过什么太大的波折,其实暗地里不知争吵了多久,甚至多少遍,最后拿到台面上的只不过是结果。
就拿赵泽来说吧,朝堂外,文彦伯就劝过范仲淹让他推荐狄青,因为狄青在边关十几年,战阵经验丰富,可是狄青是范仲淹一手提拔起来的,万一在大山里出了点闪失,他的损失可大了,不像赵泽,就算出了事,也不必担心,至少范仲淹还没有觉得赵泽会对自己构成什么威胁,所以,就找到了他,毕竟人家还破过扬州,己方的伤亡微乎其微。
至于,枢密使夏竦能够推荐呼延守勇,也是经过一番周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人选已经确定,只等来日,幕僚人员全部到齐,兵精粮足,便可则吉日登坛拜将,准备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