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飞翔篇 (第2/2页)
青风小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环州知州兼经略使种世衡,也称老种,年六十有一。
急遣长子种古带兵前往袭扰,沿归德河一线,依托背后的堡垒、城寨,不断进行破袭。
并用宋军经过改良的火鸭毒烟射向对岸,毒杀西夏筑城大军。
初期,种古的战术屡屡得手,但,西夏军的统帅,大将沧隆却是个难缠的对手,他在镇戎军一役后得到元昊的重用,几年的边关生涯,将沧隆锻炼成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将帅。
还有一点,西夏也拥有了火枪,虽然在性能上跟宋军的标准装备相差很多,但,沧隆对于火枪的运用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次出征,元昊给了沧隆三千火枪手。命沧隆步步为营蚕食环州,只要击败了老种,宋军的西部防线便会出现缺口。
一旦得手,元昊的大军便会一马平川地杀入宋军的薄弱地带,然后挥军向北一直杀到延州,与此同时,辽国的西京道守军也会南下宁边州,趁机夺取宋朝的丰州、火山军,然后进逼麟州。
这一招南北呼应,意在摧毁宋军的边关重镇,为日后的杀入中原腹地开辟通道。
赵泽的大军就是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离开了邓州,水陆并进,赶赴边关,支援环州的防御作战。
.种世衡战死
西夏大军如潮水般涌来,跟环州种家军杀得昏天暗地。
归德川上的箭雨遮天蔽日,枪炮齐鸣,喊杀声震动了四野,种世衡派出了十二路人马强渡归德川。
西夏大将沧隆亲自率军迎战,背依城寨,沿河扎下了二十里连营,防线三道,精锐悉数集中在木瓜岭至洪德寨一线,环州种家军数次强渡均告失败,死伤两千有余。
只好退回东岸,烧毁了河上所有浮桥,坚守不出。
数日后,西夏军开始反攻,一口气扫平了白马川西岸的宋军据点连拔四寨,将西夏军右翼的威胁彻底铲除,此后,开始集中全力对付东岸的种家军。
经过前边的几场大战,种世衡改变了策略,他认为只要牢牢地控制住木瓜岭至洪德寨间的河岸,就可以利用有利的地形将西夏军堵在归德川和白马川间的河谷平原,最多三个月,西夏大军粮草耗尽,自然会退兵。
与此同时,种世衡还有一招妙计,那就是联合住在环州地界的羌族酋长奴讹,让他率领族人从背后偷袭,焚烧抢劫西夏大军的运粮队,此二计策只要顺利实施,&#
;.u&#
;
.西夏军败得更快。
但,西夏大将沧隆此时也在秘密实施着自己的计策。
他在军中挑选了十名死士,让他们换上了宋军的号衣,连夜凫水过河潜入归德川东岸,并埋伏在距离宋军连营不远的山岭上,监视宋军的动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了一支宋军的骑兵队每天都会往返于河口处的洪德寨和惠丁堡间,人数在五百左右,护卫着一员年迈的老将。
按照沧隆的描述,这人八层就是环州的种世衡了。
接下来,刺杀行动开始了。
这十个死士,分成了两伙,八个人去山下拦路,两个人埋伏在山岭上用强弩瞄着从惠丁堡而来的那队骑兵。
那天,赵泽的大军刚通过庆州,由水路而来,才过马岭镇,便收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环州知州,大宋最厉害的三位边关统帅之一的种世衡,命丧在惠丁堡至洪德寨间的山岭中,身中两支涂有剧毒的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