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杉X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局长理顺职级不批,郜铣冰理顺职级也不批,因为检察院法纪局办案过程中不和地方党委保持一致,这是随之而来的事情。
为此,省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兼编辑部副主任果逶来过一次,试图把郜铣冰借调到省院编辑部工作,基层院不放,事情无果而终。
五月初,市院转批下来一封举报信,要求彻查。
信中反映本院反贪局二科一名干警,以办案查账为由,多次到某企业“勒拿卡要”,对单位领导旁敲侧击巧立名目勒索财物,搞得企业乌烟瘴气,人心惶惶无心工作。
王检把郜铣冰叫到办公室,把举报信交给他,安排本院纪检部门介入调查。
郜铣冰拿着举报信回到办公室,思索起来。“从哪里入手呢?查廉政弄丢一个王小晶,查本院干警,显然比廉政分量要重,查廉政是团队作战,查本院干警是单枪匹马。不管他,来个星小目对局,抢占先手。”
郜铣冰填写好调卷通知书,来档案室调卷,档案管理员翻看案卷目录,没有找到此案卷宗,说明没立案。只好硬着头皮到反贪局找关局长,可必定是查他的手下,不太好开口。
郜铣冰敲开关局长办公室房门,关局长坐在办公桌前翻阅《检察日报》,见郜铣冰进来,起身指着办公桌左侧沙发,两个人一同坐下。
关局长毕业于某大学法律系,院党组成员,反贪局长兼政委,这在全省基层院干部任命中是独一无二的,为人正直,爱憎分明。
他领导下的反贪局和叶局长领导的法纪局是本院两个拳头,两个人都因业务能力强,政治觉悟高,深受检察长器重,郜铣冰在省院刊物上发表的几篇报告文学,素材均来自反贪局关局长侦破案件经过。
郜铣冰把调取案卷通知书拿给关局长,凭关局长的敏感,意识到本局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有违纪问题了。他沉思了一下,给综合科打电话,让把相关案卷送到院纪检组。
无奈地摇了摇头,对郜铣冰说:“这个案没成案,立不住,只有初查卷宗,干警在办案过程中如果有问题,首先是我当局长的没把队伍带好,放松了对本局干警的纪律约束,要处理先处理我。当然,如果问题不十分严重的话……”说到这里他把话停住了。
关局长的话虽然不多,话里的意思很明确,郜铣冰理解他的苦衷,人多,素质差异大,队伍不好代。
“队伍建设不抓,看似个别人行为,对检察院整体社会形象影响较大,任其放纵发展,终归有犯罪那一天,想挽救为时已晚,悔不当初,哪里还来得及呢。”
想到这里,郜铣冰说道:“我先看看卷,有问题需要处理时,要上会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再说吧。”别无他法,郜铣冰只能采取如此策略。
回到办公室不久,反贪局综合科便安排内勤把卷送了过来,郜铣冰接过卷,在调卷记录本上签了字,开始审阅案卷。
检察院自侦案件分两个阶段,即初查阶段和立案侦查阶段。
初查阶段指办案人接到案件举报线索后初步调查阶段,通过对获取证据进一步调查核实,符合立案条件的立案侦查,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便放弃侦查了。这是个很专业法律知识问题,在这里不再赘述。
恰恰在初查阶段,办案人员大有文章可做,一旦确认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符合立案标准,便意味着涉嫌犯罪了,依据相关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在当时社会,腐败猖獗,买官卖官极其盛行,几乎是普遍现象。
社会某些特殊群体对检察院反贪局的惧怕程度和反贪局干警手中的权力是完全成正比的,因为他们有权决定某些人还能否回家过年。这是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情是普遍联系的,矛盾是具有两面性的。在检察院声威大震的时候,也为个别办案人创造了另外一种方便条件。他们利用当事人畏惧心里或夸大其词,或有案不立,从中为变相贿赂领导赶网,甚至为自己获取好处,借机创造条件。
郜铣冰审阅案件初查记录的目的,就是查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接触了哪些当事人,有没有反复接触没必要接触的人,文章往往出在不该接触私自接触、该接触不接触或反复接触没必要接触的办案过程之中。
当时社会最时髦的术语叫“寻租”,这种行为叫“寻租行为”,这种现象叫“寻租现象”。
通俗的说法就是:借办案之机,利用职务之便,出卖法律,收取贿赂。